Post By:2014/9/12 15:44:21
田马园传说
下面是这几天想到的与田马园有关的事儿,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田马园村地处鲁西黄河故道上。这条黄河故道,自浚县古宿胥口以下,东北经濮阳西南,折北经大名东、冠县与馆陶之间,又东经高唐,折东北经今黄骅市入海,《水经注》称为“大河故渎”。因《汉书》有载,学者也称为“汉志河”。据古藉纪载,“汉志河”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因迁徒形成。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潭其骧考订,“汉志河”的形成,很可能比大禹开凿的《禹贡河》及《山海经》中提到的《山经河》还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河下游这三条河曾长期并存,互为主次。约在公元前4世纪40年代,沿岸的齐国与赵、魏等国,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两河河即断流,黄河中上游之水专走《汉志河》。之后发生过几次决口,都被堵住,河复故道。这条河道稳定了四百七十五年。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元年),由于泥沙长期堆积,成为险峻的"地上河",才无可避免地改道东徒,水去沙留,形成大河故渎,至今已存在了两千余年。伴随着大河故渎,是一条横亘数百里的黄河大堤,父老相传是奏始皇修的"跑马堤",就是官员在前头策马飞奔,后面几十万军民即时负土成堤。实际上,春秋战国(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秦军就曾经扒开大堤水淹齐国。秦国统一中国后,立即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跑马成堤”倒也符合秦始皇一贯的的行事风格。到了汉代,又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不断增修石工堤防,加高增厚,堤顶上修成林荫道,可跑马行车。因此,汉代人称黄河大堤为金堤,《史记·河渠书》有所记载。经过近两千年的沧桑,田马园村南村北的秦汉金堤依然清晰可见,浑厚壮观,见证着母亲河的变迁。这里有一个重大存疑:既然大禹治水前这里的黄河(汉志河)就存在,会不会也有河堤呢?传说大鱼的父亲鲧和他之前的共工氏都采用“壅防百川”的方法治水,就是沿河修堤,那么,秦汉金堤的前身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鲧堤”呢?
田马园这个村名与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有关。公元1004年,辽国太后萧燕燕,(我们那一带称其为萧银宗)在她的皇帝儿子携耶律隆绪,还有宰相兼男朋友韩德让的协助下,亲率20万大军攻打北宋王朝,并在冠县北40里处堆土筑起一座新城,如今称为箫城。同时,在冠准等主战派大臣大力推动下,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在 濮阳渡过黄河背水一战,大大激发了朝野军民抗战信心。经过激战和对峙,最终签订和约,史称澶渊之盟。箫太后以战逼和,为契丹赢得极大的利益,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胆略的女中豪杰。宋真宗虽然被逼签了个城下之盟,但消除了外患,赢得120余年的和平与繁荣生息,使大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对交战双方来说,澶渊之盟是以战求和的结果,也是历史上的一个足以给后人带来启迪的典型事件。
宋辽交战期间,田马园村所处的地面,是辽军歇兵溜马的处所,西边是草料场,北面是菜地。 百年后山西移民迁来时,辽军屯兵遗迹尚在。因此,这一带村庄就被命名为马园、草村、李菜等等。当时杨家将驻兵大名,(宋朝称北京)有一出戏叫《四郎探母》,演的是辽国驸马杨四郎闯关探母的故事。如果真有其事的话,就可能发生在箫城和大名之间。两地相距百余里之遥,“快马加鞭一夜还”是不成问题的。就在大堤下面不远处,上世纪50年代还留有东北西南走向的钭地,据说就是宋辽两军交战时的马道。北边有个杨招村,县里一个资料上说,是因杨六郎在此地招兵而命名;而那一带的人说,是因杨四郎在此地招亲而得名。都是传说,我宁可相信后者。
明朝洪武初年,田姓祖先跟随移民队伍从山西来到这里,见左有黄河分洪滞存的积水连绵不断,宛若青龙;右有雄浑起伏的黄河金堤,状似白虎,认为是风水宝地,便落脚建村,命名田马园。但这里沙尘暴极其严重而且频繁,田地经常被厚厚的黄沙覆盖,或连地皮带庄稼苗一起卷走。为了生存,历代先人便在村庄三面不间断地种植杨槐松柳、桑杏桃李。陆续迁来的李、赵两姓,也加入植树封沙的行列。林木把黄沙拦在村外,形成大大小小山一样的沙丘,保住了村庄和村南的庄稼地,依靠农、林、牧谋生,代代繁衍生息。我们的祖先勤劳而且具有智慧,但他所处的大环境黑暗而残酷,根本无法彻底改变家乡面貌,长期在贫困落后的生存状态下挣扎。但是,祖先埋下治沙创业的基因始终没有泯灭。终于有一天,人民得到解放了,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开始了。冠县人民在政府领导下,持续开展了50年的植树造林接力;期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606”援助项目,也发挥了关键的助推作用。黄沙漫漫的黄河故道披上了崭新的绿装,肆疟了千年的风沙终于收起了它的暴躁。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村民们在党支部书记田洪勋的带领下,平沙丘,种果树,黄河故道旧貌换新颜,圆了祖祖辈辈的治沙梦,也开始了一个新的、诱人的梦想。
要让景点有吃、有住、有玩儿,更要有文化、有故事。为此提几点建议:
1、 在村东沙岗上修个界碑广场,立一四方形界碑:
东面题字:聆齐鲁圣哲说文论武
西面题字:听燕赵贤达慷慨悲歌
北面题字:望北国骁勇金戈铁马
南面题字:看南朝大军鼓角连营
广场四周围栏上可塑图案,讲四即探母的故事,让田马园景点和箫城、大名古城挂上勾。也可讲祖先治沙建村和近来平丘发展果林的故事。讲故道的变迁不要忘记联合国项目的功绩。
2、要在村南堤顶上立“黄河金堤”碑,主要介绍黄河的变迁、大禹治水、金堤的形成。大禹治水主要治的就是黄河,这段黄河大禹时已经存在,应该是最古老的、至今存在时间最长的母亲河。这段金堤也是第一次修建的黄河大堤,第一次把黄河下游河道稳定下来的大堤,也是第一次形成“地上河”的大堤。这么多第一,它如今还横卧在这块土地上,应该具备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了。这些向题学者还在探讨,景点要展现最新成果。这里不仅是一个景点,还应该是一个教育基地。
视资金情况,应该把以上两个景点按百年大计、永久性的地方历史景观来建设。
3、关于旅游项目,只想到一点。马园一定要有骑马观光,有马拉轿车,再现古风。道路建设应从界碑广场开始,穿越果林,迂回到金堤碑。古代金堤上也是马道,为建成旅游场所,应该再拓宽些,从北到南再栽些松树。
4、现时状况、人物不要在两个景点显露太多。百年留名,点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