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气候类型详解:探讨其是不是属于旱区及对农业作用分析
一、引言
黑龙江地区位于中国最东北部,地处东亚风气候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近年来关于黑龙江地区是不是属于旱区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将从气候类型、降水分布、农业生产等方面实行分析,探讨黑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作用。
二、黑龙江地区气候类型详解
1.气候类型
黑龙江地区气候类型以带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风特点。冬寒冷干燥,暖湿润,春秋节较短。按照气候分区,黑龙江地区可分为大兴安岭寒带气候区、松嫩平原带风气候区、三江平原带风气候区等。
2.降水分布
黑龙江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空间分布不均。大兴安岭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约为400毫米;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约为600-8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3.气候特点
(1)冬寒冷干燥:黑龙江地区冬受古高压作用,气候寒冷干燥,气较低。冬平均气在-20℃以下极端更低气可达-40℃。
(2)暖湿润:受东南风影响,气候暖湿润。平均气在20-25℃之间,极端更高气可达35℃。
(3)春秋节较短:春秋节气变化较大春升快,秋降快。春秋节较短,分别为3-4个月。
三、黑龙江地区是否属于旱区
1.定义及判断标准
旱区是指降水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地区。一般而言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可视为旱区。
2.黑龙江地区降水情况
按照前文分析,黑龙江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大兴安岭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约为400毫米。但从整体来看,黑龙江地区并不属于典型的旱区。
3.旱灾影响
虽然黑龙江地区不属于旱区但仍然会受到旱灾的影响。特别是在春播种期间,降水不足会造成土干旱,影响播种品质。阶性干旱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四、黑龙江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雨热同期:黑龙江地区降水集中,气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冬寒冷:冬低有助于杀死病虫害,减少农药利用。
(3)光照充足:黑龙江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2.不利影响
(1)降水分布不均:降水分布不均会造成部分地区旱灾,影响农业生产。
(2)春低:春低会影响农作物播种和生长,造成减产。
(3)阶性干旱:阶性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致使减产。
五、结论
黑龙江地区气候类型以带风气候为主,不属于典型的旱区。降水分布不均、春低和阶性干旱等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黑龙江地区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抗旱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设农业和特色农业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