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民间小额贷款逐渐成为许多借款人的首选。在民间小额贷款中,未成年人的贷款疑问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民间小额贷款未成年人的贷款疑惑,探讨其能否贷款、办理形式及地点,以期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提供有益的参考。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必须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表现能力。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具备贷款的资格。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未成年人因各种起因尝试贷款。以下案例为咱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
案例:盐城市中院认为马某在借条上签名时未成年,签字表现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徐某作为马某的监护人应依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能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若未成年人确有贷款需求,其监护人可以代为办理。
如前所述,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能贷款但其监护人可代为办理。监护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未成年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证明;
(4)贷款用途说明。
在未成年人成年后若其具备还款能力,可自行承担贷款责任。此时,监护人不再承担还款责任。
银行是未成年人贷款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选择银行时监护人应关注以下几点:
(1)利率:银行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有利于减低借款成本;
(2)还款办法: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还款形式可供选择;
(3)服务:银行服务相对规范,有利于保护借款人权益。
小额贷款公司也是未成年人贷款的一个途径。在选择小额贷款公司时,监护人应留意以下几点:
(1)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利率相对较高,可能造成借款成本增加;
(2)手续费和服务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可能收取高额手续费和服务费,借款人需详细熟悉;
(3)信誉:选择信誉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确信贷款安全。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不能贷款但其监护人可以代为办理。在选择贷款途径时,监护人应充分理解各种贷款方法的特点,确信贷款安全。同时民间小额贷款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借款人需提升警惕,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损失。
在实际操作中监护人应依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合适的贷款方案。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民间小额贷款市场的监管,保障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kou/1105354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