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宝石,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喜爱。关于翡翠在的起源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将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翡翠在的起源年代实施探析。
翡翠又称硬玉,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镁钠,硬度为6.5-7,密度为3.33克/立方厘米。据考古学家研究,翡翠最早发现于北部地区,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关于翡翠传入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
据史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关于翡翠的记载。如山海经中就有“翠山之山其上多翠”的描述。这一时期的翡翠主要用于装饰品,如翡翠饰品、翡翠器物等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开采和加工。
到了汉代,翡翠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赵充国的将领曾向朝廷献上翡翠。汉代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翡翠饰品。这一时期的翡翠主要用于制作玉器,如玉璧、玉琮等。
唐代是我国翡翠文化的繁荣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的诗句,描绘了翡翠的美丽。唐代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翡翠器物,如翡翠盘、翡翠碗等。这一时期的翡翠工艺水平有了显著增进,翡翠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宋代是我国翡翠文化的又一高峰。宋代翡翠主要用于制作玉器如玉佩、玉坠等。宋代翡翠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宋代的翡翠观音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宋代翡翠贸易也日益繁荣,与周边的翡翠交流不断加强。
明清时期,翡翠在我国达到了鼎盛。明清两代的宫廷玉器大量采用翡翠,如翡翠朝珠、翡翠扳指等。民间翡翠文化也日益普及,翡翠饰品、翡翠器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要紧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翡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翡翠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要紧组成部分。
翡翠在的起源和发展,起因有以下几点:
(1)地理环境:我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翡翠传入我国后,逐渐在各地发现翡翠矿床,为翡翠的开采和加工提供了条件。
(2)文化传承: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玉文化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翡翠作为一种珍贵的玉石,自然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
(3)政治经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翡翠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象征进而推动了翡翠文化的发展。
以下是部分关于翡翠起源年代的实例:
(1)云南翡翠:云南是我国最早发现翡翠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学家研究,云南翡翠的开采和加工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江苏翡翠:江苏是我国翡翠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江苏扬州的翡翠工艺在唐代就已经闻名遐迩。
(3)北京翡翠:北京是我国翡翠文化的之一。明清时期北京翡翠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宫廷玉器的代表。
翡翠在的起源年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汉代以后逐渐流行。经过唐、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发展,翡翠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家还看了: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feicuijian/1718110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