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贷款业务已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解决资金需求的关键途径。在还款期间,或许会因为各种起因造成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此时,贷款展期作为一种缓解借款人还款压力的途径,成为了许多借款人的选择。本文将全面解读贷款展期期限的相关规定为借款人提供一份详细的。
贷款展期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合同协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前,与贷款人达成协议,延长贷款还款期限的表现。贷款展期是金融机构为了满足借款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应对经济下行,对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给予一定期限的延长。
贷款展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延长还款期限,减轻借款人还款压力。在贷款期限内,借款人只需遵循协定的还款计划偿还本金和利息,而无需提前还清贷款。这样可有效减少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增强其资金利用效率。
2. 优化银行结构,减少不良贷款风险。银行在贷款期限内可借助利率优惠等手段通过延长贷款期限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银行通过对贷款期限的延长,可进一步优化结构,减低不良贷款风险增进效益。
依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合同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合同。合同期间届满后,当事人一方须要续订合同的,对方当事人有权拒绝;当事人一方须要终止合同的,合同终止。 贷款展期操作在法律上具有明确依据。
从监管规定层面1996年颁布实施的《贷款通则》对贷款展期有明确规定。尽管目前人民银行、金监总局的现行有效规章目录里不存在该文件,但部分部门(涵盖监管部门)认为该文件依然有效。
《贷款通则》第十二条对贷款展期的规定如下: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应该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展期。是不是展期由贷款人决定。申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展期的,还应该由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已有预约的,遵循协定实行。
在实际操作中贷款展期期限的规定如下:
(1)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2)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3)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年。
(4)另有规定者除外。
贷款展期期限的计算以原贷款期限为基准,展期期限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上述规定。例如,一笔短期贷款原期限为6个月,展期期限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
贷款展期期限的确定由借款人与贷款人协商一致,并在贷款展期协议中明确。展期期限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展期期限应合理,既能满足借款人需求,又不过度延长贷款期限。
(2)展期期限应符合监管规定,不得超过上述规定。
(3)展期期限应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相匹配保障借款人在展期期限内可以按期还款。
在贷款展期期限内,如借款人因特殊起因无法准时还款可再次申请展期。此时,借款人应提前通知贷款人,双方就新的展期期限达成一致,并签署书面协议。
贷款展期后利率可能发生调整。具体调整形式如下:
(1)如展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自期限延长之日起,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利率计息。
(2)如展期期限未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利率保持不变。
贷款展期经审批通过后,如涉及抵押物的,需抵押登记变更手续。抵押变更应由借款人与贷款人、抵押人共同签署相关协议,并抵押登记。
如贷款展期涉及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等担保人担保人应出具同意展期的书面意见。
如借款人在展期期限内提前还款,贷款展期期限自动终止。此时,借款人与贷款人应签署书面协议,明确展期期限的终止。
贷款展期是借款人在还款进展中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有效途径。熟悉贷款展期期限的相关规定对借款人而言具有必不可少意义。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展期时,应遵循法律规定、监管规定和实际操作,合理确定展期期限,保障在展期期限内能够准时还款。同时借款人还应关注利率调整、抵押变更等事项,以确款展期操作的顺利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