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诉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定罪名
一、引言
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信用卡的普及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面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表现怎样去判定罪名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了一个亟待应对的疑惑。本文将围绕起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罪名判定实行探讨。
二、恶意透支信用卡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1. 定义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指持卡人违反信用卡利用规定在明知本人未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故意透支信用卡额度,造成信用卡发行机构的财产损失的行为。
2. 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刑或是说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是说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三、起诉恶意透支信用卡罪名判定的关键因素
1. 恶意透支的主观故意
在判定恶意透支信用卡罪名时,首先要确定持卡人是不是存在主观故意。主观故意是指持卡人明知本身不存在偿还能力,仍故意透支信用卡额度。以下是判定主观故意的几个关键因素:
(1)持卡人透支前的信用状况:若持卡人在透支前信用状况良好,突然出现透支行为,可能表明其主观故意。
(2)持卡人透支后的行为:若持卡人透支后,采用逃避、隐瞒等途径,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认定其具有主观故意。
(3)持卡人透支的金额:若持卡人透支金额巨大,且与其经济状况明显不,可认定其具有主观故意。
2. 恶意透支的金额
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金额是判定罪名的必不可少依据。依照《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金额较大、巨大或特别巨大,分别对应不同的刑罚。以下为恶意透支金额的划分标准:
(1)金额较大: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2)金额巨大: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3)金额特别巨大:一百万元以上。
3. 恶意透支的次数
恶意透支的次数也是判定罪名的一个关键因素。若持卡人多次恶意透支,且金额较大,可认定其具有犯罪故意。
4. 恶意透支的其他严重情节
除了上述因素外,以下情况也可认定为恶意透支的其他严重情节:
(1)采用、等手逃避还款;
(2)利用恶意透支的信用卡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3)因恶意透支被追究刑事责任,仍继续恶意透支。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甲持有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为10万元。甲在明知本人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然透支信用卡额度,用于博。在透支进展中,甲采用逃避、隐瞒等形式不履行还款义务。甲被银行起诉,法院经审理认定甲构成恶意透支信用卡罪,判处有期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
五、被起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法律结果
1. 刑事责任:若持卡人被认定为恶意透支信用卡罪将面临刑事责任,包含有期刑、拘役、罚金等。
2. 民事责任:持卡人还需承担信用卡透支金额的还款责任,以及因恶意透支产生的滞纳金、利息等。
3. 信用记录:恶意透支信用卡会在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中留下不良记录,作用其今后的信用卡申请、贷款等。
六、结论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一种犯罪行为,对起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罪名判定,应综合考虑持卡人的主观故意、透支金额、次数以及其他严重情节。在司法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证据保证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维护信用卡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广大持卡人也要自觉遵守信用卡利用规定,避免陷入恶意透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