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招商加盟

腹部赘肉多更易得脂肪肝 六成粤籍胖子患脂肪肝

发布:2013-9-11 0:28:46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原标题:腹部赘肉多更易得脂肪肝 六成粤籍胖子患脂肪肝

  据了解,脂肪肝目前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我国第二大肝病。虽然形势严峻,但直到现在,各地仍然缺乏对于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最近,依靠一项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广东人的脂肪肝患病率有了大致的勾勒:总体成人患病率为17.2%,其中男性为18%,女性为16.7%,与上海、日本等地区普通人群调查结果相似,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腹部赘肉多更易得脂肪肝

  调查项目负责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聂玉强介绍,脂肪肝是指脂质在肝脏组织内沉积超过肝脏自身重量的5%,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病理上,则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后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根据对广东省6个城乡居民点总计4365名年龄大于7岁常住居民的调查,发现广东的脂肪肝总体成人患病率为17.2%,男性为18.0%,女性16.7%,其中绝大多数患上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15%。聂玉强分析称,这表明肥胖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紊乱,与广东人得脂肪肝的关系密切。

  肥胖者到底有多大可能得脂肪肝?调查给出了清晰的答案: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脂肪肝的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在正常人群中的患病率只有7.1%,但超重人群则达到了38.5%,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飙升到了60.6%。

  调查同时显示,体脂分布不均,特别是腹部脂肪蓄积的中心性肥胖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这意味着腹部赘肉多的人更易得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复发率高

  该项目还首次揭示了广东城乡普通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特点: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很高,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以50岁为节点,之前男性高于女性,其后女性高于男性。此外,从地域上来看,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聂玉强分析认为,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闭经,这可能会成为脂肪肝的诱发因素。而城市的饮食习惯较农村更趋不合理,从而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地带。

  从死因上看,非酒精性脂肪肝最终会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而非肝病,其中肥胖、高龄和血脂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高危因素。

  调查还显示,一旦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复发的可能性较高。从2005年起,项目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3543例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随访,发现发生率为9.1%。在观察截止终点时,有22.2%的患者有加重的情况,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以及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项目组在比较汉人和其他民族的7个候选基因后发现,汉人和亚太地区人种多数基因变异特点相似,而与西方人种差异较大。以一个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因为例,在亚太地区人种的基因变异率为3%—7%,在西方国家则为13%—23%,这表明西方人种更易得脂肪肝。

  应尽快启动脂肪肝全国调查

  “目前脂肪肝已经发展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问题,在发达国家,它的致死率排在第5位,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肺疾病和肿瘤。”聂玉强表示,在广东乃至我国,根据临床观察和该项目调查显示,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现代人更多地进食高热量、多肥腻的食物,吃过量的米饭,这都是脂肪肝的诱发因素。”聂玉强建议,出现肥胖前兆的人应该及时改变饮食结构,多进食瓜果蔬菜,而一旦发展成脂肪肝炎,则需要及时用药,并积极利用锻炼干预。

  “了解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点是防治的基础。”聂玉强表示,目前摆在眼前的现状是“虽然我国有一些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但绝大部分是基于特殊的职业人群或医院,针对普通人群的调查较少,仍然缺乏对我国农村人群和儿童流行病学的系统研究。”聂玉强呼吁,应从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对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通讯员 魏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