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城市建设
打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黄河在此蜿蜒百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东昌湖面积近5平方公里,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城内人工湖。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城市建成区内湖、河水域面积达13平方公里,占城区国土面积的1/3。明清两代,聊城因漕运发达,百业俱兴,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繁荣昌盛达400余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聊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挖掘水的内涵,做足水的文章,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
聊城坚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措施来抓,启动和实施了“三个百亿元工程”。坚持城建靓市,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开发投资568亿元,其中2010年达到241.6亿元,是上年的4.7倍。按照“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大了聊城城区规划建设工作力度,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城建重点项目并取得重大进展,市城区高层建筑、标志性建筑快速增加,大城市特色和氛围逐步形成;古城保护与改造进展顺利,中华水上古城风貌初步彰显;东昌湖风景区进一步完善,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实施了运河四期开发,形成了蜿蜒8公里的古运河风光带;旅游接待中心、体育公园主场馆、铃铛湖、状元岛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一批设计漂亮新颖、居住宽敞适用的新型居民小区交付使用,居民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改善。积极推进“五城同创”,继国家优秀旅游城、双拥模范城之后,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8、2009年度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各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全市城镇新增道路面积57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618.6万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到97.5%;八县(市、区)城区全部通上管道天然气,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气化山东”目标;新建污水处理厂11座、垃圾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率达到95.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新建农村公路6470公里、客运站108个,改造农村危桥1311座,所有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通客车。新建沼气池12.7万个、太阳能热水器14.2万平方米,新增315万人用上自来水、33万户看上有线电视,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启动千户社区140个、城中村改造86个、整村改造356个;建成农村新居18.4万户,改建危房3.5万户,先后有30多万农民群众告别了低矮落后的旧式住房,搬进了宽敞、明亮、舒适的新式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