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冠县新闻

聊城一村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五年省下上百万

来源:冠县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fgd2014140521x0501_副本.jpg

阳谷县闫楼镇陈堂村一处白事现场,等待发丧的亲戚手臂上只戴了一个白布条。

  “现在村里婚丧嫁娶,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只要跟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有人按统一标准给大家伙操办,既省心又省钱。”

  在阳谷县闫楼镇陈堂村,不少村民都对这几年来村里发生的这一变化称赞有加。

  至于为什么,有村民这样告诉记者,“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刚”就是“钱”,“老百姓不仅手头有了钱,而且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大家手头越来越宽裕,当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不仅如此,村民告诉记者,当下村里邻里关系处得十分好,家庭矛盾也十分少见,这在从前是不大常见的。

  而这些,都是源于一项自2008年至今依然坚持的政策,那就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建立。

  他们说,自从有了这个“红白理事会”,村里的好多风气都一下子转变了。

  变化

  以前大喝三天 现在只管一顿饭

  就在不久前,陈希(化名)在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人生当中的大事——婚礼。

  作为陈堂村的一位村民,陈希说自己捡了“大便宜”。

  他告诉记者,要是在以前,且不说订婚礼金,光结婚的费用就得花上几万块。订婚礼金可高可低,很多年轻人想结婚都结不起,有的硬着头皮把媳妇娶回了家,还是经常因为经济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红白理事会”给他操办了整个婚礼,仅仅几千块就搞定了。采访时陈希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在村里没有红白理事会之前,结个婚大家都攀比奢侈,人情消费名目繁多,很多人“打肿脸充胖子”,不良之风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陈希拿结婚当天的花费算了一笔账。要在以前,结婚头三天就得在家里支上灶台,购买食品烟酒等,开始请客、厨师、邻居、亲戚,直到结婚当天。这样折腾下来,就得一周的时间。

  “烟酒得要高档的,要不人家瞧不起;吃喝主家不能限制太狠,要不人家笑话。几天的酒席下来,基本上吃一半浪费一半。”陈希说,有的人结婚当天为了图个热闹,中午喝了晚上喝,一喝喝到凌晨两三点,这给主家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而现在,根据“红白理事会”的规定,结婚喜事邻居随礼不坐席,主家结婚当天只管一顿午饭,烟酒都由村里统一订。不仅没让主家的面子丢掉,而且还形成了节约之风。

  现在,不少小伙子都争着抢着让村里“红白理事会”操办自己的婚礼。

  陈堂村党支部书记李瑞红告诉记者,为了倡导新风,引领村民走向正确的观念,村里还建立了奖惩制度:喜事不按照村里规定举办者,凡举报者奖励50元,被举报者罚款250元。“钱不在多少,而是要形成一种监督机制,”李瑞红告诉记者,几年来没有一家违反村里的规定大操大办,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

  “老百姓把自己的钱省在了自己的腰包里,何乐而不为呢?”李瑞红说。

  新规

  村里人办红白事有了不可逾越的硬杠杠

  李瑞红介绍,村里还没有群众因为“红白理事会”闹意见。至于大家为什么那么信任“红白理事会”,李瑞红说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陈堂村红白理事会组建于2008年2月1日,是阳谷县较早推行这一模式的村庄之一。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提倡节俭以来,在它的引导下,村里的各项风气有了巨大的变化。

  记者在陈堂村村支部办公室里,看到了这样一则红白理事会章程,包括李瑞红在内,目前红白理事会成员共有七人。这七人分别来自村里最为德高望重的家庭,而且七人都是党员,思想觉悟相对较高。

  也就是这7个人,他们从自身做起,成立之初挨家挨户地去宣传理念、做工作,把这个1500余人的村子动员了起来。

  “红白理事会必须在村党支部、在村委会的支持和协助下开展工作。”

  “红白理事会要坚持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发扬一方有事、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一切从团结愿望出发,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美德。”

  “老人正常死亡,实行火化,骨灰盒掩埋,不得使用大棺材。”

  “出殡当日不准请响器,不定架鼓,招待亲友一律大碗菜。”

  “丧葬礼节,尽量从简,提倡开追悼会,反对复古、繁琐的封建迷信做法。”

  这几条是红白理事会最初的章程,从2008年至今从未改变过。这些章程虽然简单,但没有人敢轻易触犯,它也成了村里人在办红白事的时候不可逾越的硬杠杠。

  李瑞红说,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以身作则,成为影响村里人习惯转变的重要环节。

  数据

  五年时间村里节省开支上百万

  记者在陈堂村采访的时候,恰好有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记者看到,除了儿女邻居之外,其他亲戚都没有在场,不设灵堂,没有棺材,没有孝衣,不放哀乐,没有响器;逝者的孩子也只是在手臂上缠上一块白布条,表达了哀思之意。

  逝去老人的孩子告诉记者,按照村里的习惯,这次丧事也是在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一手操办的,老人健在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孝顺,享了不小的福,走后也没有遗憾,所以他们也很支持简办。

  村里的邻居随礼不坐席,同样中午一碗大锅菜。李瑞红说,以前预算过万的白事,现在用个千元左右就解决了。

  在陈堂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人在家看孩子别有意见,年轻人在外挣钱别逞能”。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年轻人在外挣着钱了,一定要想着孝敬老人;年轻人在外面挣钱,老人在家也应该帮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别给孩子添堵。

  李瑞红说,其实除了红白事等具体的事儿之外,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如今在村里已经远远超越了刚开始设立它的初衷。

  李瑞红告诉记者,解决家庭纠纷、化解邻里矛盾、调和婆媳关系,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毫无报酬地开始充当村里的“和事佬”,不仅为村里人解决实事儿,而且充当着思想的排头兵。

  “村里提倡‘厚养薄葬’,现在大伙都在红白理事会的影响下转变了观念。老人健在的时候都争着抢着去尽孝;老人去世后就能简单操办的就简单操办了。”

  从2008年2月至今,红白理事会成立已经有五个年头,李瑞红仔细算了一笔账,每年光改风易俗这一块就能节省30余万元。五年下来,红白理事会为村民节省开支已经超过了一百余万元。

  “如果不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去算这个帐,可能大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因为这些不良风气造成巨大浪费是十分不值得的。”上述数字让李瑞红更加奠定了要继续搞下去的决心。

  发展

  “陈堂模式”在全镇开始推广

  从5月1日开始,这种移风易俗的“陈堂模式”,开始在闫楼镇52个行政村推广。

  记者从闫楼镇镇政府拿到的移风易俗实施方案中了解到,根据要求,党员干部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要带头勤俭节约,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不良风气,婚丧喜庆事宜,一律由村红白理事会统一办理。提倡新事新办,节俭办婚事,杜绝铺张浪费。

  根据要求,葬礼中严禁使用棺材,严禁摆设酒席招待吊丧人员及助忙人员,一律采用大碗菜的方式招待,不喝酒,不上高档烟;严禁唱戏、用吹鼓手、使用高音喇叭,简化礼仪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迎客送客礼节,尽量减少送葬人员,提倡带黑纱(或白花)、行鞠躬礼。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要在亲戚(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近姻亲)范围内进行。除了组织上派人参与必要的事宜外,不得亲自或授意他人邀请本单位、下属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严禁安排机关工作人员用单位电话通知。各村结合实际组建或完善由威信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族长参加红白理事会,规定各村支部书记为会长,两委委员及两名退休老干部为副会长,各村红白理事会由镇统一监管。

  丧主在办理丧事过程中,一律不使用棺材二次下葬,不大摆宴席,酒的标准要在10元以下,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公墓,制定好村民在婚丧嫁娶事宜中其他符合文明风尚的行为规范,一并纳入《村民公约》。

  据介绍,闫楼镇要求,对于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统一给予党内处分,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其进行诫勉,对不遵守的群众责成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镇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将对村级“红白理事会”进行监察,并将评测结果记入年终考核成绩。

  现在谁家要操办红白喜事,几乎可以做个“甩手掌柜”的,这种被大家亲切地成为“抠门理事会”的村民组织,逐渐在农村受到到大家的欢迎。

  (记者 刘亚杰 张克志 通讯员 王守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最新文章快读
赞助商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视频、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删稿请发至邮箱: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