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社会看点

东风5B导弹令美国后颈一凉 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发布:2015-9-5 19:25:18  来源:股城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东风5B导弹令美国后颈一凉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今日美《防务新闻》,英《简氏防务周刊》等网站均在显要位置报道了中国大阅兵的相关消息。《简氏防务周刊》评论称,中国的大阅兵“满满全是信号”,而《防务新闻》的标题则是《中国阅兵引起美国海军注意》,称中国宣布东风-26具备反舰能力让西方观察家们“后颈一凉”。

霸气东风5B导弹
霸气东风5B导弹

这两家专业军事媒体均认为,中国在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型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成为中国“第二代区域拒止武器系统”的重要部分,而现在美国还未完成针对中国第一代区域拒止系统的部署。

或许《时代周刊》今天的标题更能表达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大阅兵的感受:《下一个超级大国正通过一场史诗级阅兵式展示实力》。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9月3日发表文章《中国的阅兵引起美国海军注意》,作者为该刊驻台北作者温德尔·米尼克。

霸气东风5B导弹
霸气东风5B导弹

该文首先以欧美军事刊物常见口吻,揶揄称,虽然中国宣称其阅兵式上的装备100%都是国产,但其中至少有三种飞机是“抄袭”外国飞机,包括歼-11B(抄袭苏-27),舰载机歼-15(抄袭苏-33),以及歼-10(抄袭以色列“狮”)。(注:这三种飞机均为中国自行研制或在仿制型飞机基础上大幅度修改而来,这种说法纯属搬弄是非)。

文章称,北京在台湾海峡危机(1995年6月到1996年5月)20周年之际举行这次阅兵式别有深意。在那次危机中,北京试图影响台湾当时的“民主选举”,举行大规模导弹演习和军事演习。当时大陆向台湾周围发射了10枚东风-15A导弹。随后,美国部署了两艘航母以监视这次危机。中国从那之后将美国航母(接近台湾)视为一种攻击态势,并开始发展在未来的局势下增加美国部署航母风险的手段。

这一发展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种实际部署的反舰弹道导弹,也就是东风-21D的出现。该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它在今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展示。令人意外的是,现场中国解说员突然宣布东风-26型中远程弹道导弹也是一种反舰弹道导弹。

东风-26此前一直被部分西方分析家称为“关岛杀手”,而这次阅兵式上的宣告表明,这种导弹同样具备攻击舰船的能力,这让一些分析家感到后颈一凉。(cameasachilltosomeanalysts)

美国科学家联盟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坦森说:“之前的绰号‘关岛杀手’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中国早就有能力用其他导弹‘干掉’关岛,但这是他们首次有能力使用常规武器瞄准关岛。重要性在于,中国将可以不必冒与美国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也可以对安德森空军基地实施破坏或者让它失去功能。”

“使用弹道导弹在远距离上攻击战舰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在实施这样的攻击的时候,必须部署一系列传感器,整个信息‘链条’会很长,而且存在许多薄弱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为对抗东风-26和东风-21D投资多少将成为未来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以评估中国导弹的威慑效果)。”此外,他还说,中国在阅兵式上展示了16发导弹,这表示这种导弹已经可以执行任务。

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资深研究员理查德·费舍尔说,东风-26是第二代“拒止战略”武器,这将把中国打击航母的能力从第一岛链推到第二岛链。

“美国海军甚至还没有开始部署针对中国第一代反航母导弹也就是东风-21D的系统,你们可以想象这个消息有多重要”,他说。

费舍尔相信,中国展示东风-26导弹意味着他们正在“拒止”和“反拒止”的军备竞赛中占据上风。

他认为,中国这次阅兵式上展示多种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已经终结了关于中国是否计划在未来战争中通过饱和攻击压倒美国海军的争论。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同样关注了中国的阅兵式,今天该网站首页头条两篇都是关于中国大阅兵的内容。其中一条也是关于东风-26导弹具备反舰能力。而另一篇文章标题则是:《中国的阅兵式满满都是信号》(ChinaMilitaryparadeallaboutsignaling)

该文章称,中国的阅兵式上,向世界展示了近年来许多已经在网络上公开过图片的武器装备,证实了这些传闻已久装备确实存在,这些装备近年来一直都是分析家们的谈资。

这次阅兵发出的信号是:向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展示中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