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来自北京的许先生和和广州的赵女士,来到光岳楼下拿出相机拍着照片,恐怕遗漏了什么。
他们告诉记者,这次千里迢迢来聊城,就是为了能够目睹一下光岳楼的风采。
作为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光岳楼的故事流传已久。赵女士说自己也只是在网络和杂志上看到过它的风采,这次来到它的脚下,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到底是什么感觉?记者问。
赵女士有些说不上来,她告诉记者,置身古城中央,站在它的脚下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如果再仔细回味一下它的历史,你或许会觉得在有生之年能目睹一下它的风采是多么的幸运。
六百余年沧桑始终保持原汁原味
历经640年风雨变换的明代建筑光岳楼,被誉为“天下第—楼”,已成为聊城文明的—个象征。光岳楼管理处主任魏聊说,这座原汁原味的古代楼阁,是聊城最珍贵的宝贝之—。
魏聊说,光岳楼是过街楼阁,通高和边长都是33米,四面构造完全一致,上置铁葫芦宝顶,此类楼阁在国内非常罕见。而且,支撑整座楼的主要构件是32根木柱,而这32根木柱从一楼一直通向三楼。木头梁枋把它们圈起来,用斗拱加以扣合,再用木头楔子固定,整体结构上,一根铁钉也没有使用。这32根木柱,分为内槽12根,外槽20根排列,外槽的20根木柱都藏在周围的砖墙里。
据资料记载,这些木头都是从修城时剩余的木料中挑出来的,使用时去掉了树根和树冠,所以整根柱子都长约20米。
“光岳楼是现存明代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筑,与它同时期的西安钟鼓楼和北京钟鼓楼各有特点,可像它这样构造的楼阁是唯一的一座。这座楼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修缮,但从未拆换过一块木料,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代楼阁。”
对此,祖辈住在古城区的80多岁的赵先生很有感触。
赵先生说,从他记事到现在,古城有了很大的变化。“古城一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同样发生着变化,可这么多年了,光岳楼却始终未变,就这样屹立在古城中央。”
赵先生说,从他记事起,家里来了亲戚,都会带他们到光岳楼逛一圈,让他们通过光岳楼领略聊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鲁班造楼”传说水城人人皆知
大家所熟知的光岳楼,还被称作“余木楼”“鼓楼”“东昌楼”。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
光岳楼下,鲁班造楼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
话说洪武初年,东昌卫守指挥使陈镛为了抵抗元朝残余部队的侵袭,重修了聊城的城墙与护城河,但工程完工后,砖石木料还剩余不少,陈镛便命工匠用剩余砖木在城中央修一座钟鼓楼以“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但工匠们却犯了难——没有人知道这座用于军事的钟鼓楼该怎样修建。正在这时,从人群中走来了一位装束奇特的老人,左手持一没把的锈斧头,右手托着一个木制小楼。只见那小楼重檐歇山,雄伟巍峨,双向过街,金葫芦宝顶。工匠们顿时看直了眼。老人微微一笑,说道:“看我的楼好,那就拿去吧!”说罢,便将小楼交到一老木匠手中,自己大步流星地离去了。工匠们仔细观察,越发喜爱这小楼,便一锤定音:就按此楼仿建!
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仅用三年,楼便完工。人们拆除了脚手架,却发现在楼的最高层西北角正檐下,露出一段椽子头,十分碍眼。可要将它锯掉又得重搭脚手架。更要命的是,工匠们发现,这楼还有点向西北倾斜。正当人们为难之时,老人又出现了,只见他将左手中没把的锈斧头往椽子头上一扔,便把长出的椽子头砍齐了,又将锈斧头塞进基条石下,楼身就正过来了。正当人们欢呼之时,老人却不见了。人们便纷纷传说这老人就是鲁班祖师。陈镛听后,又惊又喜,遂命人在一楼北檐下修一神龛,以纪念鲁班。
魏聊说,光岳楼上现存各类碑刻计22块,其中20块为明清两代所立,其内容有的是记载了维修的事迹,有的是诗文咏赋,是研究光岳楼的宝贵实物资料;但对光岳楼的创建始末,大多语焉不详,只有两块石碑对此有记载,一块是顺治十八年(1661)顾瞻的《东郡光岳楼壁记》,一块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杨以增的《重修东昌光岳楼记》,在综合了多方史料后,学者们也只是基本确定了陈镛修建光岳楼的故事,至于光岳楼兴建始末,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
十八次修缮续写光岳楼传奇
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度的代表作,600多年来,光岳楼也一直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建筑之一。
历经风雨涤荡,光岳楼饱经沧桑。迎来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八方来客,自身也在流失的岁月中变得苍老。魏聊说,光岳楼从建成到现在比较大的修缮共18次,最近的两次修缮分别是1984年—1985年,分别对四楼的木质结构进行了修缮,1992年对墩台进行了修缮。
光岳楼主楼全系木质结构,据历代碑刻和《聊城县志》《东昌县志》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光岳楼进行过11次维修。
第一次维修是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第二次维修是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三次维修是在明万历年间,第四次维修是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知府韩思敬倡修;第五次维修是在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第六次维修是在清康熙二十八年,第七次是清乾隆二十年(1775年)。第八次是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九次是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第十次维修是在1933年(民国22年),第十一次是在1937年(民国2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光岳楼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年来,政府对光岳楼先后进行了多次维修。其中,有2次规模较大,1984年5月至1985年12月,对光岳楼主楼进行了全面维修,耗资45万元。维修的主要部位,一是揭盖翻修了全部瓦顶,更新了全部连檐瓦口,更换了全部望板和部分檐椽,重新制作安装了透花铁葫芦宝顶。二是更换、贴补、矫正了第一、二层廊柱和第四层8根辅助圆柱,加固了第二层东北、东南、西南角檐柱,灌注了上端中空的四层4根金柱,更换了部分梁檩桁枋,修补更换了大部分斗拱,更新了第二、三层部分地板,修理了全部门窗。三是对全楼进行了油饰。四是按原样重新制作了5块匾额,重新树立和接补了5通石碑。
此次维修是遵循“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以尽量不动原件为前提进行的。1992年3月至1993年10月,对光岳楼基座又进行了加固复貌。首先铲除了基座外表的水泥皮,然后对墙体损坏部分进行了挖补,最后用45×23×10厘米的大青砖对外墙进行了包砌,用50×50×12厘米的方砖对平台进行了铺漫;光岳楼基座又重新恢复了初建的原貌。
帝王将相留在古楼不少宝贝
据魏聊介绍,平常每年买门票进入的有3万多人,今年十一期间,门票收入是12万元,按照30元/人次计算,持票进入光岳楼参观的有4000人,加上免费参观的占收费参观的一半,共计6000人次。
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瞧一瞧这巧夺天工的技艺,领会一下这里600余年来所经历的风雨涤荡。
那么这里面到底有哪些宝贝呢?
“光岳楼本身就是最大的宝贝。”魏聊说,光岳楼是鲁西名胜,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路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
当代名家对光岳楼也都倍加青睐,郭沫若、丰子恺、启功、溥杰、蒋维松都为光岳楼留下匾额和楹联。
光岳楼上其它附属文物也十分丰富。拾级而上,梯道尽头,一抹蓝天,敞轩内檐下悬有一匾《共登青云梯》,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杰作,此匾、此情、此景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一楼东檐下悬有一匾《泰岱东来作翠屏》,作者是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言谈笑止,气势更为雄奇。巍巍泰岱,竟只是光岳之翠屏。而北面主楼上的“光岳楼”三字则是著名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的手迹。
可以说,这里面的宝贝数不胜数。
22日上午,记者登上光岳楼,登楼远眺,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古运河、东昌湖,碧波凝翠、波光粼粼,似两条玉带,环绕在古城四周,也为庄严的光岳楼增添了一份秀气;山陕会馆、聊城铁塔、海源阁等名胜古迹散布四周,与光岳楼相互映衬,为这个现代化城市带来了一丝古老的气息;新城环绕古城而建,里面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高楼大厦点缀其间,处处流露着繁荣与和谐……
(记者 刘亚杰 李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