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王硕)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昨天在全市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上透露,“北京市将开展人工消减雾霾科学试验,加强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据了解,在今年11月召开的201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气象工作讨论会上,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影消减雾霾工作组,主要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防治大气污染的人影工作,包括科学组织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及人工消雾霾试验。该会议还讨论了人工消减雾霾技术方法,制定了3种人工消减雾霾试验技术方案,一是具有人工增雨(雪)条件的消减雾霾方案,通过跨区域联合增雨(雪)作业,增加降水,加大雨水对霾粒子的冲刷,达到消减雾霾的目的;二是具有消减云雾条件的消减雾方案,通过开展局部人工消雾试验,探索人工消雾的技术和方法;三是纯霾天气条件下的消减试验,尝试使用物理搅拌法、水冲刷法、电磁法等试验方法开展消减霾试验。
在昨天举行的全市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上,林克庆指出,北京气象观测环境保护不力,全市一半以上国家气象观测站遭受不同程度破坏,5个台站因环境破坏被迫迁建;全市仅有的2部天气雷达因附近新建高楼被阻挡,全市唯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因附近的高层建筑严重影响探测环境,作用难以发挥。
林克庆透露,到2015年,北京应基本实现监测预报精准化,自动监测达到5分钟、1公里时空分布,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气温预报准确率80%以上,局地暴雨、雷电、冰雹预警提前1小时以上发布,沙尘、高温、雾霾天气预警提前1天发布,持续严重雾霾天气预警提前3天发布,观测站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不少于3个,完成多部雷达组网布局。
今后两年,北京将新增气象自动观测站200个以上,人工气象观测站全部达到国家基准站标准,新增3部多普勒天气雷达、5部风廓线雷达,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立体式、高密度全天候气象观测网,同时扩充高性能计算能力,确保气象预报信息精细到乡镇和街道。综合新华社、《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