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南师学科教育 南通南师教育培训中心
转眼,从决定考研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匆匆而逝。某日静谧的午后,静坐在图书馆的我放下手中的论文底稿,忙里偷闲,给在处于迷茫中或是已下定决心却不知如何开始的准备备考心理学的学弟学妹讲述一下自己的考研之旅,希望对大家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毕竟,考研是场需要蓄谋已久才能取得胜利的战役。
首先,说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政治71,英一81,专业课一124,专业课二108,总分384;南师学硕应用心理学初试第一。虽然跟一些大神尤其是本专业的学霸相比相形见绌,但是对我这个三跨考生来说,实属不易。下面,让我带你去回顾一下我这一年“不堪回首”的考研时光。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名气大于实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是一个在中国尚未萌芽的行业——社会工作。枯燥的专业课与我心中对这门学科的印象大不相符,被困在这个古城二十余年岁月的事实让崇尚自由的我感受到了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只有去市区医院实习的经历和多个打工经历才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自在感。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大三下,当意识到母校的大门将不再为我打开,我开始考虑何去何从。由于专业所限,毕业只能考取公务员,做销售,考研或者另谋出路。此时,深埋内心许久的心理学研究梦想浮起心头,并未深究多久,我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势,深深地投入了进去。
下面谈谈择校与专硕学硕问题。国内心理学的强校主要是各个师范类大学和一些强势的综合性大学,比如北师大和北大。刚开始,我想反正是跨考,要考就考最好的,准备报考北师大。后来,在一位学姐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出于对自我的实力的认知和事实判断,我最终选择报考位于我省省会的南师大,毕竟南师大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国内实力超群。
接着谈谈学硕专硕问题。很多人都建议跨考心理学的学生报考专硕,甚至有老师断言名校的心理学学硕不是一般人能跨考上的。虽然初试成绩不错,但以上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选择学硕的时候我并没有纠结,但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曾一度迷茫,焦躁,甚至是报着重在参与的心态一路坚持下去的。等看完下面的内容,相信你能体会一二。
一、作息:
我并没有超脱常人的天赋,也没有令人称赞的记忆力。如果说有什么对我备考起了关键性的帮助,一是来自简快工作室充分详实的备考资源,二是对良好作息习惯的坚持。心理学的专业课高达300分,超高的分值显得这个难啃的骨头异常重要。多达8本的专业课书籍让我这名跨考生数次行将奔溃,真是一段难忘却不想去回首的岁月,很庆幸我撑了下来。从2015年3月初开始备考,至2015年12月底考试结束,历时10个月,漫长如一段人生。下面以表的形式称述作息时间:
在整个备考期间,除了一些必须要去的课,其他时间我基本上都在按上表进行分配。即使是去上课,也基本都在备考。为了保证备考期间的身体健康,在前十个月,我每天会在晚间抽出40分钟的时间跑步锻炼;到最后两个月则全力以赴,每天多挤出2个小时用于最终冲刺。当然,注意劳逸结合很重要,期间于五一和男友去南京玩了3天;于十一和闺蜜在扬州和南京放松了3天。
特别提醒一下,当有事件影响你备考作息的时候,一定要妥善解决好。在大四上时,由于是本地人,我被班主任安排在校外做社工两个月,当时顿感晴天霹雳,一度想放弃。后来,通过和老师协商,终于保住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所以,好好沟通,不要轻易放弃。
二、英语:
本着分享经验因人而异的原则,先交代一下我个人的英语情况:我在大一时裸考飘过英语四六级,之后除了看美剧便再也没接触过英语。个人感觉英语水平较好,但考虑到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并不多,英一能考81实属意外之喜。
我是从3月份便开始进行英语备考的。期间主要把握两点:单词和真题。前者,我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单词书和对应的视频教学,后者则是02-15年14年真题。
如果备考时间充裕,十分推荐朱伟的恋练有词单词书和课程,伟哥个人魅力十足。我个人由于专业课时间比较紧张,朱伟的课程只看了一半。后来便开始边做真题边背单词,将真题中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反复记忆。考虑到朱伟的单词书是根据考研真题来编写的,可以说,我的整个英语备考过程是围绕历年真题展开的;
而真题,是围绕阅读展开的。记得某位前辈说过,考研英语或直接或间接,考的都是阅读,窃以为很有道理。个人建议真题可以多买两套,用于反复练习。整个备考期间,我把14年56篇阅读认认真真的做了3遍,感觉受益匪浅。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认真的练习,尤其是做后进行思考,慢慢的你便会体会到出题人的意图,把握到命题的脉络,拥有属于自己的语感。最后冲刺期间我曾买过模拟卷练习保持手感,发现不管是怎样的模拟卷,都没有真题来的经典和地道,只能说仅供参考。
最后谈一谈作文,这是一项分值很大大部分人却备考不足的模块。很多人写作喜欢用模板,个人之见,小作文由于涉及到的题型有限,建议大家上网或者购买资料记住所有类型的格式,用上通用的模板,分数不会很差。至于大作文,则建议自己提前练练手。有些同学在备考期间甚至一篇完整的作文都未写过,上了考场当场懵逼,大大影响了考试情绪。我是在最后冲刺期间,对几个热门的预测题或是自己写或是上网搜完拼接,独立完成了几篇作文的写作并烂背于心。虽然最后也未用到,不过大大增强了信心,也锻炼了写作的思维灵敏性。
三、政治:
同样,由于时间的限制,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并不多,71分的成绩差强人意。考虑到这是一门复习一个月的人很有可能考过复习十个月的人的科目,我个人的建议是,抓住能抓的住的—选择题,抓不住的则随缘—主观题。政治备考我是从十月份开始的,一路过来使用的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前两个月,我用的是肖秀荣的强化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和历年真题。在将精讲精练过了一遍后,我便将精力主要花在1000题身上,这本教材我前后也认真地做了3遍。众所周知,政治的真题可研究性并不强,我只是做了做其中的选择题,练习了一下手感。
最后12月冲刺期间,我做的8套卷的选择题保持手感,然后便是拼命背诵4套卷的20道大题。鉴于4套卷往往能命中两题,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背诵,期间痛苦万分,所幸并未放弃。至于另一本广为流传的教材—20天20题,由于内容实在太多,无奈放弃。
四、专业课:
下面重点讲下心理学专业课。南师心理学学硕初试科目相同,第二天上午考心理学基础,包括普通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南师特有);第二天下午考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和心理学测量。参考课本如下:
(一)669心理学基础:
1、《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西方心理学史》(第二版),郭本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二)893心理学研究方法:
科目权重:实验心理学(40%);心理测量学(30%);心理统计学(30%)。
1、《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实验心理学导论》,邓铸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3、《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4、《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戴海琦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5、《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三版),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6、《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邓铸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这是我所花时间最多的一项,远远超过了花在英语和政治上的时间,也是我唯一报班的一门,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门。从3月到12月,从无到有,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完整的心理学体系。我用坚持,可能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记得刚看到书的时候,宝宝的内心是奔溃的,八本厚厚的教材,也就是看小说才看的下去的感觉。后来,我硬是一页一页的,在3月到6月,完成了这8本书的第一次阅读。总的来说,心理学基础注重记忆,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理解。其中,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统计和测量各有两本参考书,可以选择一主一辅,舍同求异,进行差异化阅读。实话说,在进行4个月8本书的阅读后,我的大脑处于懵逼状态,完全没法理清自己看了啥,学会了啥。不过,脑中已经隐隐约约多了些印象。
七月到九月,第二轮专业课的复习是围绕书和简快辅导班发的高分秘籍笔记展开的。通过一边看笔记一边看书,我将原笔记书没有而书上有的内容补充进来,进行查漏补缺,完成了课本的第二次阅读和笔记的第一次背诵。虽然心理学考研并不考数学,但心理学研究部分涉及了大量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一定的数理学习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可以说,除了因为跨考,在前4个月硬生生的啃教材之外,下面的专业课学习我都是围绕高分秘籍展开的。期间,还听了不少简快工作室的课程。其中,心理学基础的部分和测量部分有大量的知识需要串联记忆,学长便教我们用编码的方式去记忆。由于西方心理学历史是南师特有的考试内容,没有课程,我只能自己学会去编码,不会的问男友,在我的培养下,他硬生生的成为了一个编码小能手,专编各种无节操码。
最后谈下专业课真题,南师的心理学真题在14年前用的是全国统考卷,14年后自主命题。也就是说,17级考研的学妹学弟们能看到的是14,15,16三年自主命题卷和之前的统考卷。个人建议是,重点认真看,可能会年年考;次重点也认真看,考了一次下面很可能就不考了,从而进行有效的猜题,减少背诵量。总的来说,专业课重点在那本高分秘籍。至于比较偏的知识,可以忽略,你不会别人也不会,要学会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任务。
五、尾声:
缘起缘落,最是一番心醉;春去春来,梦里几度春秋。最后,十分感谢考研路上一路陪伴我的家人,感谢期间给过我帮助的研友,老师以及简快工作室的学长学姐们。也祝福或在备考或准备备考的心理学考研人,希望你们心想事成。
特别说明: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私自复制转载本文。
来源:简快学院官网
想了解更多考研资讯!点击正文左上角“简快考研”可快速关注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简快学院”官方微博,福利多多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