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本届教育与学生不行?一些不爱父母的学生 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
[摘要]陈志武教授的批评十分善意,其提到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拿一些美国大学教授对于博士生的招生倾向以及华裔在美企中的表现,来说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不行,太牵强附会。
作者 冯翊
近日,《财经》杂志刊发了一篇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的谈论中国教育的文章,标题是一个设问:“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陈志武的答案是中国教育以及儒家文化有问题。事实果真如此?
一、一些教授不招中国博士生,不能推导出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不得不说,陈志武的文章被“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这个标题给黑了,因为小编扫遍全文,并没有这层意思的直接或间接表述。
让我们先看看原文,陈说对中国教育感到担忧起因于两件事,其一,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一些美国名牌大学教授决定少招或不招中国博士生,其二,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数量远超华裔。
很明显,整篇文章相当以偏概全地拿第一件事来拟了标题。道理很简单,“中国博士生”虽然是中国学生,但相对于庞大的自中学起就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这一群体显然不是全体。即便假定“不爱招”的判断成立,那也应该是“不爱招”中国博士生。
尽管陈志武的文章并非如标题所言,但他的微博转发了这条稿件,对此没有表示异议:
陈志武微博
然而世界一流大学真的不爱招中国学生吗?就目前的新闻报道所见,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在“爱不爱招”上表达倾向性意见。不过,嘴上没说,数据却啥都说了。
去年8月,《中国留学白皮书》的一份数据表明,2013-2014学年,共有274439名中国学生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这一数字已连续7年两位数增长。”而哈佛大学,2014-2015学年的在读中国研究生达到773名,潘石屹当年8月声称,哈佛在中国的招生名额翻番。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或许也能说明中国学生数量正在增加的事实,去年6月,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名单上,超过八成学生的名字能用汉语拼音辨识。
而在绝对数量上,美国大学中的中国学生数量也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生源,高居首位。美国的一个阿特拉斯项目组专门追踪全球高等教育情况,它统计了美国的“国际生”数量:
前三名分别是中国、印度、韩国。
其中可见,2014-2015学年,中国学生以30万遥遥领先于印度的13万,前者占比31.2%,后者占比13.6%,可以说,陈志武口中的一些教授不招或少招中国博士生的倾向,并不影响“世界一流大学”招收中国学生,更不影响美国大学向中国学生发放“offer”,起码他们并不讨厌招中国学生。
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增长的原因十分复杂,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有钱”。在美读书学费不菲,有些中国学生要交的学费,三倍于美国本土学生,一般人读不起。由于他们的钱能够相当程度上改变学校的财政状况,有些美国大学十分欢迎。另外,中国企业家(如潘石屹)给一流大学捐钱,条件之一便是增加中国学生录取比例,不问经济状况,也是促使中国学生数量飙升的原因。
“耶鲁、哈佛等顶级美国大学从富人之外寻找中国学生”,来自Fox News
所以,虽然多次声称没有国别歧视,没有特定国别名额,只问优秀,不问财政状况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在申请者大量增加,而又能负担得起学费,能力不逊于其它国家生源,还能吸引中国企业家送钱的前提下,凭啥不爱招中国学生?如果有大学真的不爱招中国学生(注意是学生,不是博士生),那么有一个原因或许不能忽略,那就是中国学生太多了,有意平衡,一位在加州大学读书的学生,曾在微博上吐槽陈志武的文章,就表达了相似意见:
二、美国教授少招或不招中国博士生,或缘于双方对读博目的的不同理解,无关教育优劣
凭陈志武教授的见识,小编宁愿相信文章重点不在那个耸人听闻的标题,而在于令他忧心的事以及背后的原因。他说一些教授不愿意招中国博士生,是因为很多人毕业后没在顶尖金融系谋得教职,“培养”打了水漂,老师很生气。陈志武认为,这是中国教育造成的,学生选专业时不凭兴趣,啥专业吃香就学啥,读博目的是赚钱而非学术。他忧心兴趣与专业、职业脱钩,工作起来就会没精打采、频繁抱怨,会浪费人力资源、影响创新。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小编非常赞同陈志武教授的判断,也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它上升到影响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高度也不为过。但小编想替他指出他没有或不愿意指出的东西,那就是强调兴趣对于专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在职业上要获得成功,就非兴趣不可了,促使成功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机遇、情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等等,人们在非兴趣领域未必不能获得成功,成功者的成就未必是基于兴趣。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此图依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度“门户开放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制成。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在美选读的最热专业是商业管理,百分比是26.5%。
具体到中国学生选专业,有兴趣固然不错,但选与兴趣不对口的专业未必就不合理。作为一个经济人,选读将来市场上可能会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是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之一。何况,更多无兴趣高中生的兴趣,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培养起来的。若兴趣与专业相符固然很好,若不符,要么就业,要么继续专业或转换专业深造,他们都可以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延续兴趣,未必就不会“成功”。
陈志武口中的美国教授对中国博士生谋取不到教职、不搞学术不满,或许源于中美学生对博士的理解差异。在美国人看来,读博士就意味着做学术研究,若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是不会读博的(谷歌与微软CEO学历均只是硕士)。中国学生则是将博士当做职业进阶的渠道之一,做学术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这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中国学生在美攻读的专业中,商科又恰恰是最热门的,当美国金融学教授看到自己那么多的中国博士最终没有做学术、当老师,没有在别的学校立下学脉支点,而是回国做高管、风投,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不招或少招的确是“经济人”节约培养成本的理性行为。但这不能推导出中国教育不行、没兴趣做支撑的职业就失败,充其量会让美国老师生气罢了。
三、在美企当高管的中国裔比印度裔少,英语好不好是重要因素,不能把锅甩给儒家
陈志武又继续感叹,美硅谷高科技企业的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高管。他归因于华裔在美企中不善表达,只顾埋头干活,无法成为领袖人物,而这又与中国教育中过分看重硬本事(理科),忽视软本事(人文科学)造成的沟通能力不行、没有情趣、不懂幽默有关。
正如上述不愿招中国博士生不能推导出不爱招中国学生那样,华裔美国人在美企中表现得好不好,不能推导出中国教育不行,更不能说与印度教育有差距。中印学生在美企中混,如果专业素质对等,比拼的就是表达能力中关键的因素 语言。对此,有钱的印度裔相当有优势,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他们来美国之前就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熟悉英语的表达艺术(比如幽默逻辑),华裔虽然能够学而至之(如黄西),但与天生英语思维的印度裔比起来还是隔了一层。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钟布曾撰文称,美国教授对中国籍学生的评价正面,比如学习刻苦,对人有礼貌,但多数成绩处于中上,“英文水平仍然是中国学生的突出问题”。来自发达经济体的日本、韩国留学生英文也不行,这或许是美企东亚裔(中日韩)美国人做高管不吃香的共同原因。
东北人黄西(Joe wong)在吉林大学读的本科,赴美获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一边搞科研,一边潜心研究英语幽默艺术,说起了英语“相声”,大受欢迎,曾受邀在2011年美国记者年会上表演脱口秀。
英语能力差,在美企难做高管,不能说明沟通、表达能力差,看看他们回国后的表现可知,日韩经济持续发达,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也长时间领先于印度,恐怕并不是沟通能力不行。而一个人是否能“轻幽默有情趣”,与是否学文科没有必然联系,更多是生活习性之养成,更没必要去赶超美国和印度,如果有必要,如何量化?
这年头除了流行骂中国教育,还特别流行骂儒家,好似所有问题都能追根溯源到儒学。陈志武教授也没有免俗,他认为中国人与美国人、印度人差别大,在于中庸与孝道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乖乖男女,中国人顺从、听话、不争、不挑战权威,当然不能与印度人竞争谷歌、花旗、微软等CEO岗位。且不说他对中庸与孝道理解之片面,先不妨回答一个反问,非印度裔的本土美国人为何没能竞争过印度裔美国人当上CEO?美国的文化、文明不行了吗?
即便退一万步讲,中国的中庸与孝道文化塑造的性格特征,也许只是在美企中不行,但不意味着在别的地方不行。同处儒家文化圈的日韩以及台湾地区,中庸与孝道在一些企业中形成了独特的文明,顺从、听话可以让执行力更强,不挑战权威不意味着压制意见,未必会影响创新与决策。陈教授以华裔在美企中成功与否的标准来批评中国教育、中国文化,这个锅不能背。
结语
忧心忡忡的陈志武教授的批评十分善意,其提到的问题也确实存在,炮轰一万遍都不为过。但拿一些美国大学教授对于博士生的招生倾向以及华裔在美企中的表现,来批评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太过牵强附会,犹如炮口打中了目标,但弹药太差,操作不当,其结果是,目标无损,自个儿也伤着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