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资讯频道图片 凤凰网资讯直播 东北龙头之争:沈阳?大连?
首页 > 明星八卦 人气:158 日期:2017/4/13 11:33:02
文章正文

东北龙头之争:沈阳?大连?凤凰网资讯频道图片 凤凰网资讯直播

哪些城市,利用国际化机遇迅速崛起?

哪些城市,可能在新一轮国际化浪潮中成为领军城市?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呼唤的是什么样的国际化城市?

请看人民网大型系列报道:国际化与中国城市崛起!

与沈阳,谁是东北地区的龙头城市,是一个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后,在东北经济整体复苏、城市发展提速背景下出现的热点话题。

一个地区要崛起,一定会出现一批有分量的城市,也一定会诞生起带动作用的龙头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工业基础最好的城市;大连是东北的出海门户,改革开放一直走在东北地区前沿,在计划单列市中曾经是耀眼城市,东北地区经济复兴,沈阳、大连必然是率先受惠的城市。

受惠大,当然责任就重。因此,沈阳、大连均有责任、义务为东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充当东北发展的火车头。

慢热的十年

国家政策上扶持东北,始于2003年。当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沈阳也好,大连也罢,似乎都没有成为振兴东北政策最大受益城市而获得长足进步,呈现的是慢热态势。

2002年,大连的GDP为1406亿元,沈阳的GDP为1400亿元,分列全国内地城市GDP的第14名、第15名。2011年,大连GDP为5150亿元,沈阳GDP为5015亿元,分列内地城市的第14名、第17名。

也就是说,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启动的近十年间,大连名次不升不降,而沈阳则后退两名。

大连、沈阳在东北的城市中的权重较大,它们慢热,对东北经济迅速崛起的带动性也就谈不上有多大。因此,尽管随着振兴东北政策出台十年,东北经济整体确实好转了,但区域整体实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没有缩小,发展速度则落后于西部。

沈阳的复兴之旅

计划经济时代,沈阳是中国工业的重镇,地位相当尊贵。这一点,可以从电话区号上可见一斑。沈阳的电话区号是024,仅仅排在北京010,广州02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之后。

改革开放后,沈阳的国有企业机制落后于市场,产品积压,技术人才开始外流。到1996底年,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成了破产一条街,企业倒闭,工人下岗。

问题往往也是机会。1997年,作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先行城市,沈阳开始了一轮大刀阔斧的国有企业改革。

不过,事与愿违,历史捉弄了沈阳。1999年,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因为严重经济腐败,被立案调查。沈阳国有企业改革暂时中止,沈阳错失了城市复兴的机遇。

沈阳城市复兴步伐,在2005年前后露出端倪,在2008年前后出现宏大气象。

2005年,沈阳地铁建设计划获得批准,沈阳成为中国第七个,东北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而2008年后,沈阳新的领导班子在通盘研究之后,制订了“十二五”沈阳发展规划,沈阳第一次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万亿GDP,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大连的创新节奏

作为东北甚至是北方优美的海滨城市,大连的地位一直是特殊的,计划经济时代如此,市场经济时代也一样。1990年代,随着大连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大连迅速成为东北甚至是计划单列市的改革开放标兵,大连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

时至今日,人们一谈起东北的改革开放,公认走在前列的,依然是大连。大连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东北的最高水准。

不过,进入新千年之后,大连国际创新乏善可陈。从过去十年城市GDP比较看,大连在东北持续领先;但在计划单列市中,大连则落后明显。

2011年,大连的GDP为6250亿元,超过2002年的1406亿元近三倍,成就显著。省内比较,领先于沈阳200多亿元,更像是东北的龙头。

不过,与计划单列市比较,大连基本上属于没进步。2002年,计划单列市中,深圳、的GDP均在2000亿元以上,属第一梯队;重庆(2002年重庆还不是直辖市)、GDP在1500亿元以上,属第二梯队;宁波、大连在1400亿元以上,属第三梯队。到了2011年,深圳、苏州、重庆GDP均超过万亿元,超过大连均在4000亿元以上;青岛2002年GDP领先大连不足100亿元,2011年领先大连则接近500亿元。唯一让大连保住颜面的,是大连由落后宁波约80亿元,反超约20亿元。

大连当然不甘示弱,因此,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GDP奋斗目标设定在万亿元。

东北经济的火车头

从综合角度看,沈阳更像是东北的龙头城市,而大连则更像是个开放城市。

龙头城市的第一特点,应该是辐射能力。以沈阳位置、铁路、陆路、航空等方面综合比较,比大连更应该成为东北龙头城市。大连虽然在海运上在东北独一无二,航运上甚至领先于沈阳,城市文明程度高过沈阳,但综合辐射能力,还是逊色于沈阳。

从产业分布与产业配套比较,沈阳有优势。沈阳在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潜力,在全国也是有优势的。此外,在汽车、航空、制药等产业上,沈阳的优势也是明显的。比较而言,大连在轮船制造、软件设计与外包、金融创新等方面,则优势明显。

从第三产业看,大连在服务业上优势明显强于沈阳。不过,随着沈阳世博园等持续推进,尤其是随着沈阳率先在东北城市开通地铁,沈阳近年来服务业已经大为改观。

当然,大连也好,沈阳也罢,要想成为东北真正的龙头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权重问题。只有在城市GDP达到一定规模后,城市对周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才会显现。这是国际城市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因此,对于沈阳和大连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GDP总量。首先,要培育真正的龙头产业,要在扶优做强上下功夫。没有真正的龙头产业,或者有龙头产业但却是弱龙头,是难成为东北龙头城市的;其次,要真正提升城市档次,要在服务业上下真功夫。在这方面,沈阳尤其需要做出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努力。

此外,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角度看,东北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龙头,而是双引擎,甚至多引擎战略。大连与沈阳,放宽雄心,取长补短,成为东北经济的真正火车头,而不是简单的龙头,对自身复兴,对区域复兴,意义更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