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1 株洲转型跨越省会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国内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景美·人悠闲 伍海涛 摄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来自市州的报道
“高碳”到“低碳” “制造”到“创造”
株洲产业成功转型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9月18日讯(通讯员 李支国 刘国良 记者 周怀立)近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设在株洲的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确定投入4600多万元,在年底完成环保装置等改造升级,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据了解,株洲市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近5年来万元GDP与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6.1%、41.2%,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任务。
作为原来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株洲市产业转型任务艰巨。近年来,该市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产业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向“创造”、从“黑色”向“绿色”转型。采取“拆除烟囱、净化空气、处理污水、变性土壤、清洁能源”5项举措,先后关停、搬迁污染企业162家,淘汰落后生产线113条,拆除烟囱352根,使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建成全国首座电动公交城和国际一流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使绿色出行成为一张闪亮名片。
株洲绿色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财政收入3年、GDP4年、城乡居民收入5年实现翻番,综合实力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等。
株洲绿色发展影响波及全国。今年来,多家中央媒体记者进入株洲,对该市成就进行集中连续报道。去年来,安徽、湖北、海南等20多个省市的370个地级市先后组团来株洲,学习他们的经验。
株洲:绿色发展唱大风
十年迅跑塑新城
本报记者 周怀立 李文峰 通讯员 张莉
8月26日,株洲市政府与富士康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富士康株洲科技园和“八屏一网一云”云联云创新技术研发中心等数个项目。这是株洲近年引进的诸多大项目之一。
两年前,株洲就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从因污染被视为畏途,到开发商趋之若鹜,株洲10年迅跑,完成了一次惊人跨越。
目前,株洲综合实力居湖南第二、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并跻身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
穿越历史重帷
10年前到过株洲的人今天再来,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株洲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这10年,各地都在变,而株洲之变却变得更艰难、更彻底、更出彩。
10年前的株洲,正经历企业改制的阵痛与产业转型的艰辛,头上还压着一顶沉重的“黑帽子”,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
但也就是从这时起,株洲抖落历史的尘埃,走向光辉的未来,奏响了最激越的乐章。
驱动飞转车轮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经济发展如同一辆行进中的自行车,越快越稳。10年来,株洲这辆闪光的自行车越行越快,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加速度。
10年间,株洲GDP由343亿元增加到1564亿元,财政收入由24亿元增加到175亿元。特别是2008年以来,株洲GDP连续跨越1000亿元、150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739亿元,相当于2007年一年的总和;完成财政收入113.2亿元,比2009年一年还高出1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比2008年一年还多20%。
锻打钢铁脊梁
2008年,一个株洲人尚有些陌生的词语开始密集进入市委、市政府各种文件中,进入市领导的讲话中,进入媒体的报道中——这就是“5115工程”。
现在,株洲人对此已十分熟悉。“5115工程”,就是用几年时间,培育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10个以上过50亿元的旗舰企业。这一目标正在加快实现。目前,株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已有3家,过50亿元的已有4家。
在“5115工程”推动下,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电力机车研究所、株冶集团、株硬集团、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中航工业南方等实力强大的企业,构成了株洲工业新的方阵, 并直接激励着株洲进而确立打造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服饰、陶瓷5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宏大目标。
这是株洲经济坚强的脊梁,也是株洲新的希望。
高扬绿色大旗
曾经,“黑大粗”是株洲工业的标签;曾经,“重化工”是株洲工业的主体。但今天,风电、太阳能光伏、汽车、电动汽车、现代物流、动漫、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正成长为株洲的支柱性产业。
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株洲在不断添加着绿色的底色。
几年间,株洲炸掉烟囱350根,以牺牲30多亿元工业年产值、3亿元税收的代价,先后关停污染企业123家。同时,投入数百亿技改资金,改造提升轨道交通、冶炼、化工、烟花、陶瓷等传统产业。
“十一五”期间,株洲万元GDP能耗下降21.5%,并连续3年获全省新型工业化综合考评第一。10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年总产值从131亿元增加到1039亿元。
同时,全市低碳交通系统快速成形,投放1.6万辆公共自行车,建立完善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627台公交车全部换成油电混合动力车,建成全国第一个电动公交城。
创造迷人风景
株洲城本没有什么风景,但今天城市本身却变成了一道风景。
短短几年,株洲一次性完成所有154条小街小巷、38条主次干道改造,城市街道所有线路入地,全部主次干道拆除临街防盗网,还拆除150多处封闭式围墙,城区实现24小时保洁。
短短几年,株洲城市建设“四大百亿工程”相继开工,神农城、湘江风光带、华强文化产业基地、株洲职教城已成为“新株洲”标志性工程,并使株洲成为持续升温的旅游区。
短短几年,株洲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称号。
别人到此来旅游,我在家门看风景,成为株洲人的骄傲。
共享幸福阳光
幸福是一种感觉。但株洲人的幸福,是可以真切触摸的。
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3年接近70%。教育、医疗、社保投入年增长均超过20%。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线标准连续6年提高,由每月170元提高到370元。
去年,株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3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6%、21.8%。城区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到1020元,在全省非省会城市中最高。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7%。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价格零差率,群众就诊药品费用下降48%。
几年间,全市还新增廉租房23540套、公租房832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7158户,建成农村安居房17472栋。
“见证”
长缨在手缚“黑龙”
通讯员 罗启心 曹浪波
9月的株洲,蓝天辽远,碧波潋滟。常有白鹭掠过江面,留下悦耳啼声。
从河西眺望河东,人们会记住一根高大烟囱的消失——它为株洲腾出一块蓝天。
2008年9月20日,上午11时,轰然巨响中,一根高180米、出口直径达7米的烟囱,在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被引爆拆除。这是我省拆除的最高烟囱。
42岁的唐军,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职工。谈起这次烟囱拆除,他心情复杂:“我看着它建起来,跟它打了14年交道。为了株洲更环保、更节能,拆掉值得。”如今,烟囱倒下的地方,已成为员工培训基地。
随着这根烟囱被拆除,2台12.5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关停。仅此一项,株洲每年减排二氧化硫8194吨、烟尘4061吨、废水182万吨。
株洲市环保局介绍,至今年上半年,株洲城区原有459根烟囱已拆除350根。
同时,斩断“黑水”在行动。
去年11月,作为株洲石峰区清水塘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之一、总投资2亿元的霞湾港底泥清淤工程开工。近10个月过去,人们发现,霞湾港里的水清了。
作为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工业区,清水塘名声很大,前期是因为它的贡献,后期是因为它的污染。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青回忆:“那时,飘出刺鼻气味的工业废水日夜奔流,使人几乎窒息。”
为解决清水塘污水排放问题,2001年,株洲建成了第一个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霞湾污水处理厂。今年,投资2.2亿元的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又投入运行。
“从前清水塘的污水不分类,直接排放入港。”罗青说,现在,生活与工业污水分开处理、达标排放。
目前,株洲已完成8类251项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完成“一江四港”一期治理,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9.2万吨。
心声
“我就在家门口看风景”
通讯员 李支国 尹姮
9月18日,站在株洲湘江风光带边,62岁的刘富霞指着远处河堤边一片高楼说:“我的老家,就在那头。”
刘富霞是原国营株洲园艺场大坪工区一队队长,株洲河西土生土长,当了一辈子菜农。现在,他没事就喜欢坐在江边看看风景。
他说,10年前,这里的“风景”就是菜地、橘园和水田,晚上也没多少灯光。后来,随着城市扩大,江边有了沿江路,但也是断断续续,走不通。
刘富霞有散步的习惯,前两年湘江风光带还没建,他时常一大早从石峰大桥绕道建设路,在附近桥梁厂前吃碗米粉,再从株洲一桥折回。“那时,路哪有这么宽、这么好走?散个步也不容易呢。”老刘感慨道。
去年,刘富霞一家搬到长江北路的富绅花园居住,距湘江边就一步之遥。喜欢散步也喜欢湘江的刘富霞依然常到江边散步。同样是散步,可感觉不一样了。
“变化太大了。你看,路啊、桥啊,都修到了屋门口,树也多了,灯也亮了,高楼大厦一幢接一幢。特别是湘江风光带,搞得多漂亮!休闲的、游玩的、打球的、跳舞的、吹乐器的,人来人往好热闹。走在湘江风光带,还不时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游客。看见他们,我心里乐。他们大老远跑来株洲看风景,我就在家门口看风景,真是幸福哦!”
今天的刘富霞,已不满足于慢悠悠散步了,他想看到江边更多的风景。于是,他也学起年轻人来,时常骑上株洲特有的公共自行车,沿湘江风光带自行车休闲道跑一圈。
如今,湘江风光带越修越长。“新铺的柏油路,一直铺到了马家河。”刘富霞说。他的小女儿在湘江下游的湘湾小区买了房,正在搞装修。于是,他骑着公共自行车,沿湘江风光带来看女儿的新房,帮忙搞卫生。
“用不了多久,我女儿也可以在新家门口看风景了。”刘富霞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