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大数据 小说尺度更大
《人民的名义》大数据:原著提钱次数超过"人民"
我们分析了25万字的《人民的名义》原著小说,发现了小说的尺度比想象中大。
收视率竟然破8了!《人民的名义》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有人等不及看到最后的大boss是谁,熬夜翻书剧透。亚马逊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播出后一周,同名原著电子书的销量增长了191倍。
我们分析了25万字的《人民的名义》原著小说,发现了小说的尺度比想象中大。
1、原著谈得最多的,不是“人民”
你以为《人民的名义》是在谈论“人民”吗?不,原著中提及“钱”字多达170次,远远超过了“人民”的次数(93次)。
与其说《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官场小说,不如说是一部跟金钱有关的反腐小说。原著仅提及“官场”一词14次,却67次提及“贪污/腐败”、32次提及“贪官”。而“理想”和“正义”,仅仅各提及2次。
小说内容,所针对的级别也是非常高的。整部小说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不是金钱,不是人民,也不是权力,而是——“书记”,提及次数多达566次。省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书记,这些“党的一把手”身份是小说关注的核心。
最特别的是,这部小说对于腐败的揭露,远远超过了金钱和权力本身。“老师”这个词的提及次数竟然多达498次,仅次于“书记”。
“老师”这个神圣的称谓,和其他高频词“学生”(120次)、“政法”(65)、“关系”(65)一起,组成了一张巨大的“汉大帮”裙带关系网。学长和学弟、老师和学生,以“同学会”“师生联谊”为名开展关系活动,在官场上相互支持、拉帮结派。
或者可以这样说,“老师”这个词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小说中,展示了横向的裙带与纵向的传承,似乎暗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艰难。
在细节上,这部小说还原了一整套官场话语。“同志”(272次)、“汇报”(155)、“领导”(115)等等,都是常规“官话”。
在一大片政治话语体系中,“离婚”这种看似个人化的私生活词汇,也被提及了64次,这颇为值得玩味。
李达康为了不当裸官和欧阳菁离婚,高育良与原配离婚六年,仍然装作恩爱夫妻,反而和高小凤隐婚。祁同伟为了仕途娶了大十岁的梁璐……
现实生活中,在官场上,配偶也能影响一个官员的仕途,既有裸官全家在国外,也有官员的原配、小三举报从而破获反腐大案的实例。官员的婚姻,绝不那么简单。
2、达康书记真的是“第二男主角”
虽然很多人认为,陆毅的演技在电视剧中被一堆老戏骨“打压”成了“新人”,但从数据来看,人民检察官“侯亮平” 毋庸置疑是第一男主角,在原著中出现1355次,比排在第二位的“表情包”达康书记几乎高出一倍。
这部不折不扣的男人戏,让“汉东男子天团”牢牢占据了出场人物前六位,而游走于政商两界之间的美女老总高小琴,出场次数连侯亮平的零头都不到,仅有329次。
从人物关系图来看,侯亮平也是全局中心,几乎和所有的人物都互动过,尤其是和一起斗智斗勇的汉东同僚联系最紧密。
但是,与侯亮平一起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竟然是他“亦正亦邪”的“发小”蔡成功,排在互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高育良和祁同伟。虽然侯亮平是正面人物,但他的出场往往是在进行“对手戏”,这种冲突感也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3、人物形象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我们还统计了和每个人物相关的形容词,试着用这些形容词来拼凑出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
侯亮平是个年轻的检察官,为人诚恳踏实,爱好一边做饭一边吹口哨,工作中却能平静沉稳,善于处理复杂关系,但是经常通宵审讯,也会感到疲惫。
对达康书记的形容词则阴冷了许多。在原著中,他不光心里装着GDP,行动上也重落实。坚定甚至顽固的推行着改革,敢啃硬骨头。但总是阴沉着一张脸,焦虑又不满,即使对家人也很严肃,并不像电视剧里的那么讨喜。
祁同伟出身艰难,一心想要成为一个强大、厉害的成功人士,却慢慢变得狰狞、阴暗、甚至疯狂,不惜伤害他人。和政治资源联姻的他,毫无幸福可言。
最让人吃惊的是,高育良的人物形象在原著中极为复杂,围绕他前后出现的形容词多达240个,很难用几个词语来完全描述出这样一个多面的人物。他是风度翩翩的老师,聪明睿智,把党性和人民挂在嘴边,却也会包庇下属,甚至栽赃陷害。在剧里,凭借做事滴水不漏,高书记也隐藏到了四十几集腐败行为才被暴露。他个性“不鲜明”,却也非常鲜明。
电视剧的台词直白露骨,可编剧周梅森说:“小说尺度比电视剧更大”。 中国的官场文学还有《国画》《仓皇》《驻京办》《沧浪之水》《大雪无痕》等许多大尺度小说。如果能把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官场小说拿来对比分析,相信还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原标题:人民的名义大数据 小说尺度更大新浪人民的名义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