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结局看不懂
小偷家族结局的时候,大家都有点茫然:“这就结束了?”电影节奏很慢,可是看到结局的时候,难过的感觉弥散全身,久久不能消散。
电影后半段画风就一路直下,原本还给你温馨的家庭开始揪心,最后小男孩引出了警察,这个藏在角落里的家庭公布于众。
他们最终还是要面对社会的审判,温暖的亲情掩盖不了他们的阴暗,或许观众会给他们怜悯,但道德却不会原谅。
看似相依为命的一家,曝光在阳关之下以后显得那么苍白脆弱。甚至收留的小女孩都有可能被看作是绑架。
观众看到这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当社会遗弃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否能抱团取暖?这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又胜过了多少有血缘的家庭。
以妻子为例,妻子在原本的家庭里受尽了虐待,而在这个家庭里她却能当一个给丈夫温存,给孩子温暖的母亲。
而那个小女孩更是被原本家庭抛弃,在那个有血缘的父母笼罩下,她感受不到亲情,却在这样一个组团家庭中找到了归宿,亲情?血缘?人性?
这个家庭的结局可想而知,之后的道理各自荆棘,或许还有更好的生存方式,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了。
他们不过是一群被遗弃的人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个家庭是怎么组建的?最初奶奶这个角色很重要,原本她应该是丧失生存能力的,但是却领着去世丈夫的退休金。
同时她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孤寡老人,她需要一个家。丈夫不算是一个好人,他是个逃犯,已经没有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所以在这里是无奈也是选择。
家庭中的妻子在日本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妇女,受尽丈夫折磨,所以她是逃脱,在这里她可以在“丈夫”那里寻求安慰,可以收养一个女孩散发母性的光辉。
剩下的姐姐和弟弟,又何尝不是被遗弃的人,没有血缘关系又怎么样呢,他们抱在一起就能取暖,而他们原本的家庭只能带来寒冷。
冬日中的暖阳,黑暗中的光明
电影后半段揭开了这个家庭的面纱,原来是六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各自都有一段安吴天日的曾经。有那么几个时刻想让这个家庭一直维持下去,哪怕一直盗窃。
但是枝裕和还是残忍的把故事拉回了现实,这种家庭原本就不该存在,违背道德的生存一旦曝光在阳光下就无所遁形。
不过,总觉得他还想说的是在这黑暗之中,有光明存在,那是他们没有血缘的爱。在冰冷之中,还有温暖,那是他们彼此依偎的温度。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本不耻的偷盗在他们身上并不是不可原谅,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可怜人,而你还善良。
小偷家族结局解析
《小偷家族》的结局,母亲坐牢,但罪责是把因病去世的奶奶埋在家里,属于遗弃尸体罪;男孩进入收养家庭,可以正常上学;女孩回到不负责的生母身边。男孩悄悄说出一声父亲,但男人没有听到。女孩看着窗外,似乎等待母亲再把她捡回去。大家有过一段互相取暖的回忆后,终将独自面对未来的人生。
梳理至此,可以看出,表现日本底层人民生活的《小偷家族》,实际上表现的是——在一个社会制度优越有保障的前提下,基于对人格和尊严的一致认同上,探讨边缘化的亲情和人性。
我不认为这其中表现的残酷和悲惨与中国式底层的悲惨之间有什么力度之分。吃不上饭的痛苦和得不到爱的痛苦难以比较,对于一个渴望家庭和陪伴而不得的孩子来说,对于一个渴望爱和理解而不得的成人来说,这种残酷就是能感受到的最大的残酷。
母亲(安藤樱)被调查员问:孩子们叫你妈妈还是母亲?她止不住泪的、无声的回答。姐姐(松冈茉优)紧紧拥抱一个有自残倾向的聋哑男客人。创作者用抚慰和悲悯一次次去试图战胜那些生而为人的残酷,这种尝试能打动全人类,是人类永恒要探讨的议题,不管你在哪个国家,不管你在底层还是高层。
但是,中国和中国底层故事的源头还停留在制度缺陷和人格不完善上。这是文明世界认为在20世纪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如果你留到了21世纪,只能自己消化和处理。不要妄想拿这种故事去欧洲获奖,因为按照你的经济发展速度、处在和平年代、还产生大量这种故事,说不过去。可惜,我们的消化是闭上嘴巴咽进肚里,我们的处理是假装这些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