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们农民也有了‘家庭医生’,有情况打个电话就行,什么时候叫,什么时候到,在孟凡良医生主动上门指导和照顾下,我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了”。1月24日,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孟谷子头村79岁的村民孟祥图对享受新型医疗服务非常满意。
如今在冠县,像孟凡良一样的责任医生遍布城乡各个村庄、区块,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已在冠县建成,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科学规划,卫生室回归集体所有
过去,农村卫生室名义上村办村管,实际上全属个体诊所,用房多为自建,布局五花八门,用药无人约束,不同程度地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难以履行。为此,冠县卫生局依托县政府把规范化卫生室建设列为“民生实事”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大力推进了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统一规划布点。该县按照每处覆盖3000人口、服务半径2.5公里的标准,在全县统一规划新建237处规范化村卫生室,在新建村卫生室选址上,坚持了乡村医生私有宅基不用、农业耕地不用、未与村委会签订无偿使用土地协议的“三不用”原则,产权归公,保证了村卫生室的集体公益性质,避免了产权纠纷;统一图纸设计,县规划设计院统一设计了面积116平方米,上两间、下三间的两层楼房,统一配备了微机、诊桌、诊床、药柜和等配套设施,建筑外墙统一粉刷粉红色墙漆,院落统一硬化、绿化、美化,提升了村卫生室品位;统一建筑材料,为发挥项目资金的最佳效能,该县精打细算,组织对所有建筑材料进行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统一检查验收,在监管人员靠上监督、不定期督查和卫生院长巡回观摩,严把工程质量的同时,在每处卫生室建设完工后,都由卫生、财政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合格才行。
规范管理,锻造公共卫生服务生力军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承担着辖区农民居民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对促进农民群众健康发挥着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该县积极推行了一体化管理,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功能上更加明确、资源配置上更加合理、服务效能上更加协调。
统一人员配备,确保农村卫生服务“网底”不破。该县由所属乡镇卫生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服务人口1‰的数量配备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卫生室从业医生。对一体化村卫生室的从业医生实行了聘任制,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定期考核、续聘、解聘和奖惩分配制度;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统一医疗质量管理,统一医疗文书规范,统一业务技术指导及培训;统一药械管理,乡镇卫生院网购基本药物且零差率对村卫生室进行配送,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了让农民群众吃上放心药、廉价药。每乡镇卫生院对所辖一体化村卫生室统一配备30件常规器械设备,规范了村卫生室技术服务;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使用了新农合专用手续规范获取一般诊疗费,对村卫生室及个人担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照绩效考核结果获取相应报酬,促进了村卫生室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统一绩效考核,制定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建立了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县对乡镇每季考核一次、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分别作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发放和下年度人员聘用的依据,记入村卫生室业务档案,极大地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乡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
突出公益,农民享受更优质服务
冠县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及时便利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提升了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各村卫生室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公共卫生任务得到强化和落实,村级诊疗行为得到规范,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到全天候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医生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更扮演了免费为村民们提供健康监护人、咨询师、教育者以及医疗服务协调者等服务角色,合作医疗门诊当场报销,增进了农民百姓对新农合制度的信赖;实现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优势互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村卫生室因有乡镇卫生院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以提高,做到小病不出村,村医也能规范逐级转诊制度,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大力改善了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条件,通过增加对设施、设备的投入,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等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有了重要保障,方便了农民就地、就近就医;逐步规范了农村医疗市场,通过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规范了村卫生室药品价格和其他收费标准,打压了个体诊所行医空间,净化了医疗市场。
(王长新 石永亮 路印娟)
文章来源:聊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