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压你“有数”吗
首页 > 招商加盟 人气:39 日期:2014/5/19 9:30:29
文章正文
原标题:你的血压你“有数”吗


你的血压你“有数”吗



   编者按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为42.6%和34.1%,控制率更是仅有9.3%。随着高血压发病的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与美国高血压患者81%的知晓率和50%的控制率相比,我国患病人群高血压显得不为人“知”,也不为人“管”。



   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为世界高血压日,在此,我们要提醒读者,防治高血压,要从“知晓你的血压”开始。



   无形的杀手,如何早发现



   作者:孙宁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高血压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但这种疾病是沉默的,无声的,难以被人察觉。它之所以被称为无形的杀手,因为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的。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38亿高血压患者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因为他们平时不觉得自己有患病的症状,所以也就根本没有进行血压监测,无从知晓自己的血压状况。



   事实上,知晓率低已成为我国高血压防治最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有多高,你怎么可能去管理你的血压?所以,防治高血压,首先就要知晓自己的血压,对高血压进行早发现。临床上的建议是,30岁左右的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不过,并不是每次测量都能准确反映自己的血压状况,因为高血压本身具有隐蔽性。它可能在医院测量时是正常的,在家里测时却是高的,这种“隐蔽”阻碍了高血压的早发现,导致漏诊。目前,这种隐蔽的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人群的10%,且有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坏,面临的健康风险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更大,死亡率更高。



   因此,要做到早发现,必须定期测量血压。高危人群可结合体检和家庭自测来发现高血压。欧盟和我国的高血压指南,均推荐了诊室血压和家庭高血压的诊断,定期的血压测量是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唯一办法。鉴于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那些吃盐过多、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以及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群体,应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



   控制血压,更要控制危险因素



   发现自己有了高血压,我们就要对血压进行管理和控制。但要减少健康风险,仅控制血压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对血压之外的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控制。



   高血压常常伴随这些危险因素,如年龄、腹型肥胖、吸烟、血脂异常、高血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这些危险因素如果和血压增高合并在一起,风险就会明显上升。



   从我的出诊经历来看,绝大多数患者不是简单的高血压,而是合并有危险因素,且基本有两个以上,很少是单个的。新患者有60%以上合并肥胖、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美国的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两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我国2009年的一个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达90%以上。



   可见,单纯的高血压已经很少了,它与多重危险因素并存。过去我们只谈高血压的控制,很少谈危险因素的控制,近几年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使我们的医生和患者更关注相关的风险。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一个高压在140到159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若有两个危险因素就是中危,三个危险因素就是高危。高危的患者十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至少有20%。



   为此,我国卫生部门启动了一个风险评估项目,要求每个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血压,还应了解血压以外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血脂、肥胖、家族史等。



   要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目前,我国已知患高血压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没得到治疗。为什么?一是认为自己只是轻度高血压,觉得不需要治疗。二是认为高血压是个慢病,不是急性病,不着急就诊。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患者没有及时主动接受治疗。



   临床上认为,高血压的早期治疗是非常有益的,它可对心脑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也能轻松地将血压控制下来。因为高血压在早期的时候,就已可能使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中风、心肌梗死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到了三级高血压才去治疗,血压就很难控制了;再合并了脑血管疾病,就更难控制了。如果一直拖延用药,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心脑血管损害已经从量变发展为质变,这种情况下再开始治疗,治愈的几率就更小了。因此,知晓自己有高血压后,一定要早治疗。



   尽早治疗之余,还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包括限盐、戒烟、减肥、早睡、运动等。有统计显示,反映人体肥胖状况的BMI体质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血压达标率就下降4.6%。恰当的有氧和无氧运动,都可以提高血压的达标率。



   其次,要检测自己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了解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再次,按时服药,不要拖延用药或漏药。最后,应定期就诊,根据危险程度而定,如半年、三个月或一个月一次。临床数据显示,就诊频率每降低一层,血压的达标率就会降低11%。经常就诊才能了解血压变化,进而相应地改变治疗方案,或者是改变生活习惯。



   此外,我们还提倡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这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降压治疗的关注和监控。患者平时能积极自测血压,随时了解血压,有利于对高血压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血压达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