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京杭大运河西岸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古建筑群。位于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京杭运河西岸。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排列。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结合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以后逐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1809),方具今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聊城山陕会馆建成后,历史上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据现存16通碑碣中记载,其中第4次维修从嘉庆八年(1803)到嘉庆十四年(1809),历时7载,用银49643.43两。第5次维修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用银18028.78两。维修所用木材多来自陕西终南山,工匠多来自山西汾阳府,建筑风格尽量体现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后百余年间,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演戏以娱神。
聊城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重大意义。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即明清时代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名称。
陕西、山西两省在明清时代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山西和陕西,一河之隔,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山陕商人结合后,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团结了秦晋地域的商人和众多的行业商,在互通商情、维护同乡和同业商人利益、调解商业纠纷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岁月的更替,许多山陕会馆早已消失,但仍有一些山陕会馆保存完好,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胜古迹。
在五个多世纪里,山陕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都能雄踞一方;山陕商人依托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关隘重镇和商埠都会,从内地贸易开始做起,直到把贸易扩展到外蒙古、俄罗斯、朝鲜等邻近国家地区。山陕商人的贸易活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把山陕两地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艺术推向了极致,山陕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诸多山陕会馆中,有的也称“西商会馆”,有的是纯粹的陕西会馆,或称西秦会馆。
尤其在云贵川一带,由于明清时陕西商帮的经济在那里处于垄断地位,当地便保存了好多会馆,像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心繁华街道,就是由于有会馆而命名为“陕西街”、“陕西路”。
聊城山陕会馆古建筑群。位于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京杭运河西岸。坐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排列。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结合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以后逐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1809),方具今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聊城山陕会馆建成后,历史上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据现存16通碑碣中记载,其中第4次维修从嘉庆八年(1803)到嘉庆十四年(1809),历时7载,用银49643.43两。第5次维修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用银18028.78两。维修所用木材多来自陕西终南山,工匠多来自山西汾阳府,建筑风格尽量体现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后百余年间,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演戏以娱神。
聊城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重大意义。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山陕会馆,即明清时代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名称。
陕西、山西两省在明清时代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山西和陕西,一河之隔,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山陕商人结合后,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团结了秦晋地域的商人和众多的行业商,在互通商情、维护同乡和同业商人利益、调解商业纠纷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岁月的更替,许多山陕会馆早已消失,但仍有一些山陕会馆保存完好,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胜古迹。
在五个多世纪里,山陕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都能雄踞一方;山陕商人依托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关隘重镇和商埠都会,从内地贸易开始做起,直到把贸易扩展到外蒙古、俄罗斯、朝鲜等邻近国家地区。山陕商人的贸易活动,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把山陕两地经商的历史、经商的智慧、经商的艺术推向了极致,山陕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诸多山陕会馆中,有的也称“西商会馆”,有的是纯粹的陕西会馆,或称西秦会馆。
尤其在云贵川一带,由于明清时陕西商帮的经济在那里处于垄断地位,当地便保存了好多会馆,像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心繁华街道,就是由于有会馆而命名为“陕西街”、“陕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