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铁塔
首页 > 民俗名胜 人气:35 日期:2014/5/26 15:07:05
文章正文


    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始建于宋代,是聊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永乐年间曾经倒塌,明成化二年(1466)由僧人募捐重立。铁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佛塔,共12层,通高15.8米,由塔座、塔身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16平方米。塔座四面刻有人物、花草、仙鹤、鸾凤和带翼龟龙,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边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成四个假门和四个假窗。第二至第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第八至第十层只雕饰格窗。各层倚柱、斗拱与第一层相同。塔身逐层收分,塔顶置仰莲葫芦宝瓶式塔刹。铁塔原为13层,由于风灾地震,年久失修,上部8层和塔顶在百年前倒塌,仅存下部5层塔身与塔座。1973年3月,聊城县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组织人员,对铁塔进行了清理和重修。重立后的铁塔为12层。在拆卸塔座时,发现乐舞人物浮雕刻石4块,在塔座底部中间发现一块1米见方的石盖,盖下有一地宫,地宫内陈放着铜菩萨、铜佛、青花瓷瓶、瘗钱等佛教器物,还陈放着一个长方形石函。石函内放置一银棺和两包骨灰。棺身刻有“辟支佛舍利”五字。棺底刻有“大明成化丙戊三月吉日造”(1466)。棺内有丝料骨灰袋一个、银币四枚和“舍利子”若干粒。聊城铁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铁石建筑,无论在建筑风格、铸造技术,还是在雕刻艺术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977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