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历史文化村镇于集镇
首页 > 民俗名胜 人气:37 日期:2014/5/26 15:07:23
文章正文
   于集镇位于东昌府区东南部。镇境南与阳谷县交界,北与许营乡相连,东与东阿县为邻,西与凤凰办事处接壤,属革命老区和引黄沉沙池区。镇域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0公顷,辖6个管区、53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总人口4.15万人,少数民族13个。

    1950年9月,成立于集镇公社,1984年7月成立于集乡,1999年12月撤乡设镇。

    无名山位于连海村后绿色原野上。旧时万顷碧波中,一巨型青石突兀而立,如天外飞来。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无名山”。

    据当地老人回忆,在50年多前,“无名山”高约两米,周围二、三人合搂不过来,后来不断下陷。今天地表能看到的无名山,仅是一块重约百多公斤的青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无名山虽小,但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

    传清康熙年间,朝中一位大臣名任克溥,山东聊城人。任克溥有一副爱民心肠,视百姓为父母,为人清正耿直。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克溥被除职回乡。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山东一带洪水泛滥,良田被水淹没,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许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然而官府无视灾民苦难,依然强征税赋,稍有怠慢,便遭酷刑毒打,一时民怨四起。睹此情景,任克溥对百姓寄予了深深地同情。

    这年夏天,康熙皇帝驾舟南巡,途经聊城。任克溥闻知,遂悄悄将一块巨石安放于连海村后,并在周围百姓中传播民谣:“无名山占地千顷,牛耳洼万年不干。”民谣很快传到康熙耳中,康熙帝便召见赋闲在家的任克溥问明究竟。为救百姓于水火,任克溥便将聊城百姓遭受水害之苦、民不聊生的真情一一陈述于康熙。康熙帝立即颁诏免除了山东一带的皇粮赋税,使百姓幸免于难。

    后来,人们以为是无名山给老百姓带来了吉祥,便把无名山当作神灵予以供奉,乞求祛病消灾、赐福保佑。民国期间,无名山香火鼎盛,前来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1960年代“文革”时期,各地破除封建迷信、拆掉寺庙佛塔,曾有人组织民工在无名山下深挖10余米,仍未见根底。据分析,无名山可能是古代的巨大山石。由于历代洪水泛滥淤积,沧海桑田,人们今天所见的,仅为地表的一小段青石而已。

    王官庙位于于集镇政府驻地东部3公里,传始建于五代后梁时期,故曾名梁王城、王官寺。王官庙系大型古代建筑群,旧址座北朝南,南北约80余米,东西约140米。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大雄宝殿、天齐殿、圣人殿、龙王殿、戏楼、馗星楼等。玉皇阁,为重檐高翘斗拱承托的二层楼阁。一层供玉皇大帝,两旁为十二大师;二层供三清塑像。大雄宝殿供如来佛祖,两旁为十八罗汉。天齐殿内供天齐塑像。天齐殿后有娃娃殿一座,内供观音菩萨,并塑有形态逼真的童子数百个。圣人殿内居中供孔子,两旁为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

    王官庙东边是黄河,北宋仁宗年间,因黄河常在此决口,故又增修龙王庙镇之,发生旱灾时,官民也在此求雨。庙内戏楼前檐有“海市蜃楼”四个大字,舞台上方悬挂清代朝廷命官任克溥书写的“遏云”匾额。时王官庙是聊城一带方圆近百里面积最大、塑像最多的寺院。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前来赶赴庙会、进香拜神的人们络绎不绝。

    王官庙大部分建筑已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现仅存圣人殿一座和石碑30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