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古楼街道位于聊城市中心区,是东昌府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北到建设西路,南接徒骇河,东接古运河,西到湖滨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总人口11.2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5300人。
“孝武渡”位于今古楼街道闸口南聊城一中附近,也叫“崇武渡”。昔日聊城运河大码头,亦即崇武渡大码头。《聊城县志?城池》记载:“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
所谓孝武渡西城,即今聊城市老城区。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黄河决口,巢陵城毁,移聊城县治至孝武渡西,即今城址。熙宁三年(1070年)始建,时为土城。明洪武五年 (1372年),因军事需要,东昌卫指挥佥事陈镛将宋土城扩筑为砖城。“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阔三丈,深二丈。门四:东曰寅宾,南曰南熏,西曰纳日,北曰锁钥。楼橹二十有五,绿云在西北,望月在东北,最为擅名。环城更庐四十有七。夫成为郭,郭外各为水门。吊桥横跨水上,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阔倍之三。护城堤延亘二十里以御水涨,金城倚之。”扩建后,城高池深,布局严密,易守难攻,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洪武七年(1374年),为“远眺料敌于严更漏”,在城中央建造更古楼一座,今楼犹存,更名“光岳楼”。
永乐九年(1411年),会通河疏通,东昌府成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正德十六年(1521年),城池“其势渐圮,砖石腐败者凡三之二,楼舍桥洞倾欹者又半之”。正德十七年(1522年),知府叶天球主持修城,竣工时“城周七里有奇,崇尺三十有五,阔杀尺之十五。为门凡四:东春熙,西清远,南正德,北宣威。城上眺望之楼凡二十有七,前代所谓绿云、望月二楼在焉。楼卒之舍凡四十有八。每门有水门,有吊桥,有潜洞,有暗门。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盖皆拓旧而新之。”万历五年(1577年),古城再次重修。建有楼橹25座,城门上筑门楼,外置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有“凤凰城”之称。四城门楼皆歇山重檐。城墙东北有望岳楼,西北有绿云楼,尤为壮观。据《于慎行东昌府重修碑记》载:“长桥虹跨,高岸翚拱,奕奕耀耀,博敞宏壮,称金汤之险。”明万历七年(1579年)增修敌楼27座,垛口2700余。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为防水患,重修护城堤。堤“长共二千二十三丈,高一丈,堤角横量六丈,面宽二丈。”乾隆年间漕运达到鼎盛时期,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东关大码头一带尤为繁华,太汾、山陕、苏州、江西、武林、赣江6处会馆傍河而立,河中商船络绎不绝,岸边货积如山。附近的太平街、双街、小东关3条街巷,商业发达,市井热闹繁荣,计有“行日章”“刘兴隆”“行晋升”“玉盛号”等资本雄厚的商号60余家,时有“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之称,漕运带来的兴隆繁盛延至咸丰四年(1854年),长达400余年之久。1947年1月聊城解放时,我军为防国民党部队重占,遂将城墙拆除。
“孝武渡”位于今古楼街道闸口南聊城一中附近,也叫“崇武渡”。昔日聊城运河大码头,亦即崇武渡大码头。《聊城县志?城池》记载:“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
所谓孝武渡西城,即今聊城市老城区。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黄河决口,巢陵城毁,移聊城县治至孝武渡西,即今城址。熙宁三年(1070年)始建,时为土城。明洪武五年 (1372年),因军事需要,东昌卫指挥佥事陈镛将宋土城扩筑为砖城。“周七里一百九步,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地阔三丈,深二丈。门四:东曰寅宾,南曰南熏,西曰纳日,北曰锁钥。楼橹二十有五,绿云在西北,望月在东北,最为擅名。环城更庐四十有七。夫成为郭,郭外各为水门。吊桥横跨水上,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阔倍之三。护城堤延亘二十里以御水涨,金城倚之。”扩建后,城高池深,布局严密,易守难攻,时称“能陷不失的凤凰城”。洪武七年(1374年),为“远眺料敌于严更漏”,在城中央建造更古楼一座,今楼犹存,更名“光岳楼”。
永乐九年(1411年),会通河疏通,东昌府成为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正德十六年(1521年),城池“其势渐圮,砖石腐败者凡三之二,楼舍桥洞倾欹者又半之”。正德十七年(1522年),知府叶天球主持修城,竣工时“城周七里有奇,崇尺三十有五,阔杀尺之十五。为门凡四:东春熙,西清远,南正德,北宣威。城上眺望之楼凡二十有七,前代所谓绿云、望月二楼在焉。楼卒之舍凡四十有八。每门有水门,有吊桥,有潜洞,有暗门。池深二十尺,广加十尺,盖皆拓旧而新之。”万历五年(1577年),古城再次重修。建有楼橹25座,城门上筑门楼,外置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有“凤凰城”之称。四城门楼皆歇山重檐。城墙东北有望岳楼,西北有绿云楼,尤为壮观。据《于慎行东昌府重修碑记》载:“长桥虹跨,高岸翚拱,奕奕耀耀,博敞宏壮,称金汤之险。”明万历七年(1579年)增修敌楼27座,垛口2700余。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清雍正九年(1731年),为防水患,重修护城堤。堤“长共二千二十三丈,高一丈,堤角横量六丈,面宽二丈。”乾隆年间漕运达到鼎盛时期,聊城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东关大码头一带尤为繁华,太汾、山陕、苏州、江西、武林、赣江6处会馆傍河而立,河中商船络绎不绝,岸边货积如山。附近的太平街、双街、小东关3条街巷,商业发达,市井热闹繁荣,计有“行日章”“刘兴隆”“行晋升”“玉盛号”等资本雄厚的商号60余家,时有“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之称,漕运带来的兴隆繁盛延至咸丰四年(1854年),长达400余年之久。1947年1月聊城解放时,我军为防国民党部队重占,遂将城墙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