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聊城远古地质史
首页 > 民俗名胜 人气:31 日期:2014/5/26 15:07:41
文章正文
第二章     聊城远古地质史
     第一节  太古代——元古代
    太古代,是最早的地质年代,距今约45亿年前,结束于24亿年前,代表符号为“Ar”。发现的可靠化石记录有晚期出现的菌类、低等的蓝藻,经多次运动和岩浆活动,所有岩石受到深度变质,化石很难保存下来。组成岩石为片麻岩、片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太古界。
    聊城位于华北地层区之鲁西地层区,泰山群广泛分布于鲁西地层区,有的出露于地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太古界地层之一。目前,聊城境内暂未发现该地层,但考虑到与泰山群处于同一分区,故极有可能存在太古界。泰山群主要由各种黑云母质、长英质、角闪石质片岩及片麻岩所组成,缺少典型石英岩,未见大理岩。时代介于2450~2800ma之间。
    太古代,地层运动频繁,鲁西、鲁东两地块轮换着下降和上升,作垂直运动,沉积与剥蚀。聊城深处大海之中,气候温润。
    早期,全球性巨型复杂纬向构造带开始强烈活动。地壳大面积下沉,鲁西地层接受南北向挤压,经受区域变质、混合盐化、花岗岩化作用,产生褶皱、断裂。原岩属泥砂质-基性火山岩建造,主要由黑云斜片长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组成,间有交错层理,个别岩石保留变余砂状结构,颗粒磨圆度差,为地壳下沉阶段的快速沉积。
    中期,地壳升降幅度相当频繁,鲁西地层分区有两次大的火山喷发,个别火山口已露出水面,海陆界线渐趋分明。原岩以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伴有基性—超基性火山及侵入岩。鲁西地层分区内泰山群中有两个大的火山喷发旋回。间歇有砾状岩石沉积,大多磨圆度较差,反映了陆壳上风化、搬运、沉积作用已经开始。
    晚期,火山运动大为减弱,沉积环境渐趋稳定。鲁西地层区地表距海平面渐近。原岩以泥沙质建造为主。变粒岩中有长石、石英、石碎屑。
    末期,由于阜平运动,鲁西地层区隆起上升,区域岩化作用相继产生,有岩浆活动,上隆固结,形成了泰山等混合盐化穹隆群,生成了稳定的泰山陆核,其间经历了NE、NE—NEE水平向应力两次挤压。
 元古代,地质年代的第二个代。代表符号为“Pt”,约开始于24亿年前,结束于5亿7千万年前。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到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与太古代相比,这一时期岩石变质程度较浅,并一部分未经变质沉积岩,主要有板岩、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千枚岩。元古代地层在全国分布广泛,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为元古界。分为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上元古界。
    聊城境内暂未发现元古界地层。
    早元古代早期,泰山陆核西缘出现了裂隙槽,产生了近NNW向的裂谷,并进一步发展为线性海槽,接受了泥质、泥砂质和中性火山沉积——济宁群。鲁西地壳表现为引张—裂隙作用—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上升—剥蚀。
    晚元古代早期,泰山陆核在南北向挤压下,发生了纵张,形成沂沭海,沉积了土门群,属近浅海的砂页岩相—灰岩相。中期,海侵扩大,南北海盆沟通,属渐进海岸砂页岩相—稳定浅海页岩相。晚期海侵稍退,属近岸海白云岩相。海峡西部海古海岸边缘相可辨认。
    震旦纪,鲁西地壳缺少岩浆活动,褶皱断裂不发育,具有典型地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