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服饰 境内居民衣着崇尚宽肥适体,朴素大方。清末民初,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穿左大襟长衫,外套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农村居民多穿手工纺织的纯棉粗布服装。色泽夏天多为白、棕或自产紫花棉色;冬天多为黑、蓝、灰色,款式均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方便。裤子多为抿腰大裆裤,上衣一般为男对襟、女大襟,中老年则不分男女均为大襟褂,一般为男左襟、女右襟,衣扣为“蒜疙瘩”,冬穿棉袄、棉袍、衩裤,中老年用布带扎腿,头带毡帽头或三扇皮帽。青年妇女多穿高直领右开襟镶边褂,阔腿镶边裤、绣花鞋。装饰品有耳坠、手镯、戒子、钗子、花冠等。青年知识分子喜穿大褂或制服。富商、绅士衣着以蓝、白为正色。其质料多为机织棉布、绸、缎、纱、麻等。婴幼儿及青年妇女多着红、绿等色,但质料主要是粗布。多为自做自穿,做工也较粗糙。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求新、求美的衣着观念逐步形成。 50年代,男女上衣有中山服、国防服、青年服、列宁服,男人戴解放帽,女人蒙围巾。但多数中老年人仍习惯于穿手工缝制的粗布质料的传统便服。60年代初流行小裤脚,后流行大裤脚。“文化大革命”期间,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军装在青年中成为时髦服装。此后,草绿、蓝、灰色国防服,军便帽,男女塑料底布鞋,塑料凉鞋,拖鞋在城镇、乡村广为流行。1979年以采,随着改革开放,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提高,衣着款式越采越讲究,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盛,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选购成品或购料加工。除传统纯棉布与丝绸之外,各种化学纤维及混纺面料风靡一时,麻、毛、羽绒及裘皮、人造革等中、高档服装在城镇居民中倍受青睐。传统中式上衣及各种制服、解放帽等除在城乡老年人中仍有穿戴外,旧式的直裆裤、棉袍、长衫已经淘汰。城乡男女青年追求时髦款式的风气
日盛。服装新潮流行节奏明显加快。在城乡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装鞋帽有西装、运动服、夹克衫、面包服、羽绒服、羊毛衫、针织内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装、裘皮外套、皮夹克、连衣裙、西服裙、直筒裤、喇叭裤、健美裤、旗袍、各式童装、麻绒棉帽、裘皮帽、毛线帽、鸭舌帽、太阳帽、纱巾、各式胶鞋、皮鞋、皮靴、旅游鞋、凉鞋、拖鞋,各式呢绒袜、长筒锦纶丝袜等。各式手提包和手套在城镇青年女子中也较流行。中青年妇女戴项链、耳坠、戒指的习俗日盛,男青年佩戴戒指者也不鲜见。但金银等高质地者较少,多为合金、铜、镀金、镀银等。手表多被男女青年视为一种饰品普遍佩带,男女喜戴变色眼镜者日多。
境内回族居民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衣着与汉族相同。只有清真寺的阿訇和常到清真寺参加7日聚礼和节日会礼的回民,男的多戴黑、白帽;妇女戴黑纱或白纱盖头,未婚女子戴深绿色盖头。
饮食 建国前,境内居民饮食以高粱、玉米等粗粮为主,少数富裕之家食用较多的是细粮或粗细兼食,常年食用细粮者极少。不少农民将自产的细粮到集市上换回粗粮食用。居民喜吃用小米、玉米、大豆、高粱、地瓜干等粗粮磨面制做的饼子、窝窝、煎饼。早晚加喝小米稀饭或玉米面粥,少数者喝绿豆小米饭。居民吃的细粮,一般以小麦磨制的面粉做成馒头、咸卷、烧饼、烙饼、包子、水饺、面条等食品。居民有吃单饼的习惯。城乡居民视水饺为上等食品,且在节令、祭祀或待客时食用。居民口味多以咸、酸、辣、甜为主,大部分偏重于咸。一般人家习惯一日三餐,早、午餐称“吃饭”,晚餐俗称“喝汤”。佐餐常食萝卜咸菜、辣椒等,夏季辅以茄子、瓜类、野菜,冬季多吃粉皮、粉条、白菜、豆腐。普通人家冬春以食杂粮为主,夏秋农忙时节及春节期间多食细粮,贫苦人家则终年食粗粮,常以地瓜、胡.萝卜、南瓜、糠菜、麸皮等代粮充饥,终年难吃一顿细面饭。仅有极少数富裕之家常年食细粮。逢年过节、婚娶丧祭、待客迎亲方做面食或肉食。
建国后,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特别是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比例日趋减少。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有很大改善。家常主食为白面、大米制做的馒头、面条、干饭,城镇居民食烧饼、油条、蒸包、水饺、馄饨、油饼、面包等花样食品较为丰盛。家庭收入较高者,肉、蛋、奶及各种水产品已成为家常食品。普通家庭常食的蔬菜有白菜、菠菜、芹菜、萝卜、韭菜、黄瓜、辣椒、土豆、西红柿、藕及鲜菇等。至于饼子、煎饼、窝窝头、杂面条、咸菜、小豆腐、绿豆小米稀饭等已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小吃。
境内居民走亲访友,多数是上午去下午归,主家待客以午餐为主,少数也有晚饭后才归的。遇有重大节庆或接待贵客有摆宴席的习俗。农村居民家宴设在堂屋(也称北屋)明间里,摆一八仙桌,长辈亲友坐正面,上下首分开,次之在左右两边就坐,陪客和主人则坐在下首,面向主客。旧时农家招待客人为4盘、8盘菜肴,招待贵客(新女婿)则先上茶,接着吃饺子,然后上4个或8个果碟,随着上10个或12个(盘)菜,再后上两个大件。近年通行4菜1汤、8菜1汤、10菜2汤等。
上菜的顺序、摆放的位置也有一定规矩。一般是先凉菜后热菜,通常各半;大一些的宴席,都有整鸡、整鱼。阳谷爱上布袋鸡、八味白鱼,聊城、东阿几县市农村则偏重于清蒸鸡、糖酥鱼。鱼,必须全头全尾,端来时以肚对主客,上鸡、鱼之前必斟满酒。食鸡、鱼时,全桌人必干杯,过后再分别向主客敬酒。等主客催促用餐时,先上馒头,再上8个碗或10个12个碗。上席时通常以洋粉(用细粉条或粉丝饪上荤汤)为先,以糖饭结束,中间有方肉、条肉、藕合、肉丸子(或四喜丸子)、闷子(俗称府冷鸡)、醋白菜、烧排骨、红烧鸡块等8~16种不限。其中“丸子”这一道菜,只能在中间时上桌,绝不能最后上。据说最后上丸子,对客人不尊重。吃菜也有一定讲究,主客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吃;鸡头必须是主客家桌上的长辈人吃,其他人不能吃。据说,这种风俗兴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当乞丐时即爱吃鸡头,当了皇帝后,与他同桌用餐.,谁要吃鸡头就有杀身之祸。临清、高唐一带有“客不翻鱼”之风俗。进餐时,主人首先将鱼眼抠出敬于客人面前,被敬之人则以筷将鱼眼于鱼身上一抹,请大家同吃,然后再吃上面的鱼肉。如果客人先翻鱼身,则是对主人不尊重。鱼,一般由主人翻,并且翻时不语或日“正过来”。敬酒也有许多礼节。主人或陪客者提议举杯,然后全桌人起立连敬主客3杯;3杯过后,再轮流给主客敬酒。敬酒者必须先喝,或是与主客碰杯同饮,然后客人回敬主人。凡有新客,必用上等酒具。建国前后,酒具一般为粗瓷小酒盅、锡酒壶,后多用有机玻璃等。
城乡居民均有饮茶的习惯。但建国前,一般农民只在节庆或待客之时,平时仅饮用白开水或以小杂粮熬制的米汤,故农村有称喝水为“喝汤”者。建国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有的家庭饮茶已成嗜好。居民喜饮花茶,而且档次也不断提高。在城镇的少部分高收入居民中,各种冷饮及低度酒已开始成为家常饮料。嗜好饮酒者也越来越多,并逐渐由低档酒向高档酒发展。
境内回族居民的主食与汉民无异,但有关饮食的禁忌很多。主要禁食动物血液,自死的禽畜、猪肉、驴肉、骡肉、凶禽猛兽及其他非反刍动物。回民出售清真食品的商店或摊点一律悬挂画有清真标志的“汤瓶壶”招牌。
居住 清末至民国期间,城乡居民住宅悬殊。城镇上层绅商之家,房舍讲求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形式有二进院、三进院或设东西两院。门楼高大宽阔,起脊双翘,迎门是影壁,上多为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等字样。有功名者,门前左右置石狮l对;无功名者,也有上马石或石鼓。前院较小,后院较大。前院南房为客厅,北屋置屏门,与后院(二进院)相通。后院为居住院,北房有前出厦,并留有后门,或由北房两侧通向三进院。三进院又称旷院,建有厨房、厕所。有的三进院设书房,又称书房院。设东西两院者,房屋造型大同小异,两相对称,东院为主房。建筑设计讲究美观坚固,石砌房基,青砖垒墙,房脊四梢用雕有鹿、麟、龙、虎、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城镇小康之家,多住四合院。院落方正,主房在北,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低于正房,为儿女辈居住,南房为客厅,大门有过道,门外两侧有上马石。房子多为砖、石、土坯、木柱混合结构。传统住房多用木棱、木板做门窗。采光通气,保温性能较差。城镇贫苦之家多住简陋矮房窄屋,三代一室。房屋多为自家搭造,以席为壁,以草为顶,砖石压坠,冬不避寒,夏不挡暑。
建国后,城镇老城区的旧式平房多已翻盖,传统的四合院已不再建,简陋住房被拆除后,新建了居民住宅楼。居民喜欢住单元成套的楼房,卧室、中厅、厨房、厕所、暖气等设备齐全。小镇居民爱住单门独院的平房。在农村,农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居多,由3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一般人家北房3间或5间,坐北朝南。正房(上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两间或3间,低于北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1~2间堆放柴草兼作厨房;栏圈设在西南隅,供饲养家畜兼作厕所;大门接南屋开在东南隅,一般为门楼或过道两种形式;院内对门有影壁;房屋间有院墙连接封闭。旧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顶房。因各地土质不同有夯土、垛泥、垒土坯等多种建房方法。富裕之家住房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墙面屋顶为青灰色。富裕户“4房”俱全。贫穷户则样式不一。北房为5间,中间3间,两头各l单间,俗称”二郎担山”,另配偏房,多系3间。北房多为3间,两暗一明,中间做饭,东西间住人。两明一暗者,明间住人做饭,暗间放东西。北房4间者,一头有一单间,其余3间相通。相通的3间,两间无隔墙成明间,屋顶有木梁承托,另一间间壁成里间。相通的3间住人,边上的单间放东西。平顶房顶泥麦秸或麦糠泥。
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一些瓦碱土泥房。农村居民不但在这种房顶之上晾晒物品,暑期中还上房乘凉,不少人还在房顶上露宿,这种习俗流传已久。贫苦户住房多为草房,俗称“土里围”。如遇多雨,便墙倒屋塌,常常一两年就要翻盖一次,即所谓越穷越盖房。农村建房禁忌很多,如忌房院不方正、两山夹一门、出门碰屋山、院落倒流水等等。
建国后,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除城镇近郊外,农村居民新建住房者较少。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兴起“建房热”,多由村镇统一规划,兴建新式平房。由于传统的4世或3世同堂的大家庭趋向解体,加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四口之家居多,传统的四合院住房已被淘汰。新式住房一般为北房4间,一明间两套间,明间会客,套间为卧室,一间另开门作仓房,另建两间偏房(东屋或西屋)作厨房,除大门与栏圈之外,周围以院墙封闭。近几年,建3室5间北房者日益增多。新建平房的房内与院落,较之旧式四合院更加宽敞明亮。新式平房一般为砖木水泥结构,墙面屋顶呈红色,起脊大瓦,玻璃门窗,水泥地面。城镇近郊及乡间富裕农民住房不少是前出厦,个别农户住宅则是别墅式独院两层楼房。
器用 建国前,城镇绅商之家外屋迎门设八仙桌,两侧置太师椅,桌后放条几,条几上摆座钟、花瓶、帽筒。门两侧设高茶几,茶几两则置木椅。内屋置床、箱、柜、梳妆台、三屉桌、大方凳、大条凳等。床分木床、铁架钢丝床或罗汉床不一。家具多为黑褐色大漆油刷,中下层居民仅置方桌、条几、椅子等,摆设要比商绅大户逊色。建国后,60年代一般家庭仍以传统家具为主,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被视为高档消费品,只有少数收入较高的家庭拥有。70年代后,新置家具较多,多为方桌、三屉桌、圆桌、大衣橱、木床或钢管铁床、写字台、书橱、食品柜、高低柜等,多漆成棕红色或浅黄色。电风扇、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少数家庭。80年代,写字台、大圆桌、折叠椅、沙发、组合柜、席梦思床等高档家具在新婚家庭中普遍受到欢迎。传统家具大都作了处理,还有少数老年人尚在使用。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等成为热门货;座钟、挂钟基本普及;自行车、手表已普及到除学龄前儿童以外的几乎每个家庭成员。
农村居民,一般家庭只备床、橱、桌、凳、箱、柜等,家具多涂棕红色或栗褐色。建国后,除新婚家庭尚置办家具外,一般家庭很少添置。7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80年代,城镇居民喜用的新式家具在农民家庭中也普遍使用。农村的旧式家具及土炕唯有少数中老年居民还在使用。居民多睡土炕,但新婚家庭不再使用土炕。
建国前,除少数绅商之家有汽灯照明,城镇居民及广大农村多用蓖麻油、豆油、棉油点灯照明,富者用蜡烛。建国初,用煤油灯照明,讲究者配置玻璃灯罩。城镇居民家庭做饭多用自砌煤灶、铁锅、铁勺、陶瓷碗盆,也有使用铜水勺和铜脸盆的。农村居民做饭多用柴草灶、铁锅、铁勺或木勺,木制或高粱秆锅盖,也有的用铜勺、黑陶器皿。至今,城乡居民均以电灯照明,新婚家庭中各种装饰灯具也较普及。城镇居民做饭多用蜂窝煤炉,部分改用液化气灶,有的家庭使用高压锅、电饭煲、电炒锅、电烘箱、微波炉。各种搪瓷、塑料、铝和铝合金器皿广为普及,使用不锈钢炊具者日多。农村居民做饭多用改造后的柴草灶,冬季则生煤炉取暖,兼用以做饭。
建国前,城镇绅商大户出行多乘轿、马车、人力车,一般居民多徒步。乡村中的富裕之家外出有乘轿和牛车的,一般家庭男人多步行,妇女及老人多骑毛驴,多由丈夫或兄弟、晚辈用手推独轮车迎送。至今,城乡居民出厂门多喜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少数富裕家庭购买了摩托车。老年人出门多由子女用自行车驮带或坐毛驴车、机动三轮车。
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求新、求美的衣着观念逐步形成。 50年代,男女上衣有中山服、国防服、青年服、列宁服,男人戴解放帽,女人蒙围巾。但多数中老年人仍习惯于穿手工缝制的粗布质料的传统便服。60年代初流行小裤脚,后流行大裤脚。“文化大革命”期间,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军装在青年中成为时髦服装。此后,草绿、蓝、灰色国防服,军便帽,男女塑料底布鞋,塑料凉鞋,拖鞋在城镇、乡村广为流行。1979年以采,随着改革开放,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提高,衣着款式越采越讲究,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盛,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选购成品或购料加工。除传统纯棉布与丝绸之外,各种化学纤维及混纺面料风靡一时,麻、毛、羽绒及裘皮、人造革等中、高档服装在城镇居民中倍受青睐。传统中式上衣及各种制服、解放帽等除在城乡老年人中仍有穿戴外,旧式的直裆裤、棉袍、长衫已经淘汰。城乡男女青年追求时髦款式的风气
日盛。服装新潮流行节奏明显加快。在城乡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装鞋帽有西装、运动服、夹克衫、面包服、羽绒服、羊毛衫、针织内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装、裘皮外套、皮夹克、连衣裙、西服裙、直筒裤、喇叭裤、健美裤、旗袍、各式童装、麻绒棉帽、裘皮帽、毛线帽、鸭舌帽、太阳帽、纱巾、各式胶鞋、皮鞋、皮靴、旅游鞋、凉鞋、拖鞋,各式呢绒袜、长筒锦纶丝袜等。各式手提包和手套在城镇青年女子中也较流行。中青年妇女戴项链、耳坠、戒指的习俗日盛,男青年佩戴戒指者也不鲜见。但金银等高质地者较少,多为合金、铜、镀金、镀银等。手表多被男女青年视为一种饰品普遍佩带,男女喜戴变色眼镜者日多。
境内回族居民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衣着与汉族相同。只有清真寺的阿訇和常到清真寺参加7日聚礼和节日会礼的回民,男的多戴黑、白帽;妇女戴黑纱或白纱盖头,未婚女子戴深绿色盖头。
饮食 建国前,境内居民饮食以高粱、玉米等粗粮为主,少数富裕之家食用较多的是细粮或粗细兼食,常年食用细粮者极少。不少农民将自产的细粮到集市上换回粗粮食用。居民喜吃用小米、玉米、大豆、高粱、地瓜干等粗粮磨面制做的饼子、窝窝、煎饼。早晚加喝小米稀饭或玉米面粥,少数者喝绿豆小米饭。居民吃的细粮,一般以小麦磨制的面粉做成馒头、咸卷、烧饼、烙饼、包子、水饺、面条等食品。居民有吃单饼的习惯。城乡居民视水饺为上等食品,且在节令、祭祀或待客时食用。居民口味多以咸、酸、辣、甜为主,大部分偏重于咸。一般人家习惯一日三餐,早、午餐称“吃饭”,晚餐俗称“喝汤”。佐餐常食萝卜咸菜、辣椒等,夏季辅以茄子、瓜类、野菜,冬季多吃粉皮、粉条、白菜、豆腐。普通人家冬春以食杂粮为主,夏秋农忙时节及春节期间多食细粮,贫苦人家则终年食粗粮,常以地瓜、胡.萝卜、南瓜、糠菜、麸皮等代粮充饥,终年难吃一顿细面饭。仅有极少数富裕之家常年食细粮。逢年过节、婚娶丧祭、待客迎亲方做面食或肉食。
建国后,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特别是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比例日趋减少。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有很大改善。家常主食为白面、大米制做的馒头、面条、干饭,城镇居民食烧饼、油条、蒸包、水饺、馄饨、油饼、面包等花样食品较为丰盛。家庭收入较高者,肉、蛋、奶及各种水产品已成为家常食品。普通家庭常食的蔬菜有白菜、菠菜、芹菜、萝卜、韭菜、黄瓜、辣椒、土豆、西红柿、藕及鲜菇等。至于饼子、煎饼、窝窝头、杂面条、咸菜、小豆腐、绿豆小米稀饭等已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小吃。
境内居民走亲访友,多数是上午去下午归,主家待客以午餐为主,少数也有晚饭后才归的。遇有重大节庆或接待贵客有摆宴席的习俗。农村居民家宴设在堂屋(也称北屋)明间里,摆一八仙桌,长辈亲友坐正面,上下首分开,次之在左右两边就坐,陪客和主人则坐在下首,面向主客。旧时农家招待客人为4盘、8盘菜肴,招待贵客(新女婿)则先上茶,接着吃饺子,然后上4个或8个果碟,随着上10个或12个(盘)菜,再后上两个大件。近年通行4菜1汤、8菜1汤、10菜2汤等。
上菜的顺序、摆放的位置也有一定规矩。一般是先凉菜后热菜,通常各半;大一些的宴席,都有整鸡、整鱼。阳谷爱上布袋鸡、八味白鱼,聊城、东阿几县市农村则偏重于清蒸鸡、糖酥鱼。鱼,必须全头全尾,端来时以肚对主客,上鸡、鱼之前必斟满酒。食鸡、鱼时,全桌人必干杯,过后再分别向主客敬酒。等主客催促用餐时,先上馒头,再上8个碗或10个12个碗。上席时通常以洋粉(用细粉条或粉丝饪上荤汤)为先,以糖饭结束,中间有方肉、条肉、藕合、肉丸子(或四喜丸子)、闷子(俗称府冷鸡)、醋白菜、烧排骨、红烧鸡块等8~16种不限。其中“丸子”这一道菜,只能在中间时上桌,绝不能最后上。据说最后上丸子,对客人不尊重。吃菜也有一定讲究,主客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吃;鸡头必须是主客家桌上的长辈人吃,其他人不能吃。据说,这种风俗兴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当乞丐时即爱吃鸡头,当了皇帝后,与他同桌用餐.,谁要吃鸡头就有杀身之祸。临清、高唐一带有“客不翻鱼”之风俗。进餐时,主人首先将鱼眼抠出敬于客人面前,被敬之人则以筷将鱼眼于鱼身上一抹,请大家同吃,然后再吃上面的鱼肉。如果客人先翻鱼身,则是对主人不尊重。鱼,一般由主人翻,并且翻时不语或日“正过来”。敬酒也有许多礼节。主人或陪客者提议举杯,然后全桌人起立连敬主客3杯;3杯过后,再轮流给主客敬酒。敬酒者必须先喝,或是与主客碰杯同饮,然后客人回敬主人。凡有新客,必用上等酒具。建国前后,酒具一般为粗瓷小酒盅、锡酒壶,后多用有机玻璃等。
城乡居民均有饮茶的习惯。但建国前,一般农民只在节庆或待客之时,平时仅饮用白开水或以小杂粮熬制的米汤,故农村有称喝水为“喝汤”者。建国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有的家庭饮茶已成嗜好。居民喜饮花茶,而且档次也不断提高。在城镇的少部分高收入居民中,各种冷饮及低度酒已开始成为家常饮料。嗜好饮酒者也越来越多,并逐渐由低档酒向高档酒发展。
境内回族居民的主食与汉民无异,但有关饮食的禁忌很多。主要禁食动物血液,自死的禽畜、猪肉、驴肉、骡肉、凶禽猛兽及其他非反刍动物。回民出售清真食品的商店或摊点一律悬挂画有清真标志的“汤瓶壶”招牌。
居住 清末至民国期间,城乡居民住宅悬殊。城镇上层绅商之家,房舍讲求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形式有二进院、三进院或设东西两院。门楼高大宽阔,起脊双翘,迎门是影壁,上多为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等字样。有功名者,门前左右置石狮l对;无功名者,也有上马石或石鼓。前院较小,后院较大。前院南房为客厅,北屋置屏门,与后院(二进院)相通。后院为居住院,北房有前出厦,并留有后门,或由北房两侧通向三进院。三进院又称旷院,建有厨房、厕所。有的三进院设书房,又称书房院。设东西两院者,房屋造型大同小异,两相对称,东院为主房。建筑设计讲究美观坚固,石砌房基,青砖垒墙,房脊四梢用雕有鹿、麟、龙、虎、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城镇小康之家,多住四合院。院落方正,主房在北,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低于正房,为儿女辈居住,南房为客厅,大门有过道,门外两侧有上马石。房子多为砖、石、土坯、木柱混合结构。传统住房多用木棱、木板做门窗。采光通气,保温性能较差。城镇贫苦之家多住简陋矮房窄屋,三代一室。房屋多为自家搭造,以席为壁,以草为顶,砖石压坠,冬不避寒,夏不挡暑。
建国后,城镇老城区的旧式平房多已翻盖,传统的四合院已不再建,简陋住房被拆除后,新建了居民住宅楼。居民喜欢住单元成套的楼房,卧室、中厅、厨房、厕所、暖气等设备齐全。小镇居民爱住单门独院的平房。在农村,农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居多,由3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一般人家北房3间或5间,坐北朝南。正房(上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两间或3间,低于北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1~2间堆放柴草兼作厨房;栏圈设在西南隅,供饲养家畜兼作厕所;大门接南屋开在东南隅,一般为门楼或过道两种形式;院内对门有影壁;房屋间有院墙连接封闭。旧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顶房。因各地土质不同有夯土、垛泥、垒土坯等多种建房方法。富裕之家住房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墙面屋顶为青灰色。富裕户“4房”俱全。贫穷户则样式不一。北房为5间,中间3间,两头各l单间,俗称”二郎担山”,另配偏房,多系3间。北房多为3间,两暗一明,中间做饭,东西间住人。两明一暗者,明间住人做饭,暗间放东西。北房4间者,一头有一单间,其余3间相通。相通的3间,两间无隔墙成明间,屋顶有木梁承托,另一间间壁成里间。相通的3间住人,边上的单间放东西。平顶房顶泥麦秸或麦糠泥。
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一些瓦碱土泥房。农村居民不但在这种房顶之上晾晒物品,暑期中还上房乘凉,不少人还在房顶上露宿,这种习俗流传已久。贫苦户住房多为草房,俗称“土里围”。如遇多雨,便墙倒屋塌,常常一两年就要翻盖一次,即所谓越穷越盖房。农村建房禁忌很多,如忌房院不方正、两山夹一门、出门碰屋山、院落倒流水等等。
建国后,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除城镇近郊外,农村居民新建住房者较少。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兴起“建房热”,多由村镇统一规划,兴建新式平房。由于传统的4世或3世同堂的大家庭趋向解体,加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四口之家居多,传统的四合院住房已被淘汰。新式住房一般为北房4间,一明间两套间,明间会客,套间为卧室,一间另开门作仓房,另建两间偏房(东屋或西屋)作厨房,除大门与栏圈之外,周围以院墙封闭。近几年,建3室5间北房者日益增多。新建平房的房内与院落,较之旧式四合院更加宽敞明亮。新式平房一般为砖木水泥结构,墙面屋顶呈红色,起脊大瓦,玻璃门窗,水泥地面。城镇近郊及乡间富裕农民住房不少是前出厦,个别农户住宅则是别墅式独院两层楼房。
器用 建国前,城镇绅商之家外屋迎门设八仙桌,两侧置太师椅,桌后放条几,条几上摆座钟、花瓶、帽筒。门两侧设高茶几,茶几两则置木椅。内屋置床、箱、柜、梳妆台、三屉桌、大方凳、大条凳等。床分木床、铁架钢丝床或罗汉床不一。家具多为黑褐色大漆油刷,中下层居民仅置方桌、条几、椅子等,摆设要比商绅大户逊色。建国后,60年代一般家庭仍以传统家具为主,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被视为高档消费品,只有少数收入较高的家庭拥有。70年代后,新置家具较多,多为方桌、三屉桌、圆桌、大衣橱、木床或钢管铁床、写字台、书橱、食品柜、高低柜等,多漆成棕红色或浅黄色。电风扇、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少数家庭。80年代,写字台、大圆桌、折叠椅、沙发、组合柜、席梦思床等高档家具在新婚家庭中普遍受到欢迎。传统家具大都作了处理,还有少数老年人尚在使用。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等成为热门货;座钟、挂钟基本普及;自行车、手表已普及到除学龄前儿童以外的几乎每个家庭成员。
农村居民,一般家庭只备床、橱、桌、凳、箱、柜等,家具多涂棕红色或栗褐色。建国后,除新婚家庭尚置办家具外,一般家庭很少添置。7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80年代,城镇居民喜用的新式家具在农民家庭中也普遍使用。农村的旧式家具及土炕唯有少数中老年居民还在使用。居民多睡土炕,但新婚家庭不再使用土炕。
建国前,除少数绅商之家有汽灯照明,城镇居民及广大农村多用蓖麻油、豆油、棉油点灯照明,富者用蜡烛。建国初,用煤油灯照明,讲究者配置玻璃灯罩。城镇居民家庭做饭多用自砌煤灶、铁锅、铁勺、陶瓷碗盆,也有使用铜水勺和铜脸盆的。农村居民做饭多用柴草灶、铁锅、铁勺或木勺,木制或高粱秆锅盖,也有的用铜勺、黑陶器皿。至今,城乡居民均以电灯照明,新婚家庭中各种装饰灯具也较普及。城镇居民做饭多用蜂窝煤炉,部分改用液化气灶,有的家庭使用高压锅、电饭煲、电炒锅、电烘箱、微波炉。各种搪瓷、塑料、铝和铝合金器皿广为普及,使用不锈钢炊具者日多。农村居民做饭多用改造后的柴草灶,冬季则生煤炉取暖,兼用以做饭。
建国前,城镇绅商大户出行多乘轿、马车、人力车,一般居民多徒步。乡村中的富裕之家外出有乘轿和牛车的,一般家庭男人多步行,妇女及老人多骑毛驴,多由丈夫或兄弟、晚辈用手推独轮车迎送。至今,城乡居民出厂门多喜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少数富裕家庭购买了摩托车。老年人出门多由子女用自行车驮带或坐毛驴车、机动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