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历经苦难,一家人曾住在磨坊里;他倔强不屈,努力致富过上好日子;
他热心公益,给村里通电修了学校;他挣了不少钱,但自己没多少存款
在修葺一新的幼儿园里,杜宝善陪孩子上了一节课。
这个新学期刚开始不久,临清市金郝庄镇李寨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始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上课。
刚过去的暑假,这个乡村幼儿园修葺一新:地面硬化了,墙壁粉刷了,每个教室里还安装了水空调。
李寨村有一位76岁的老人,叫杜宝善,是一位普通的村民。修整村里的幼儿园,他捐了八千多元钱。
这位老人,经历坎坷。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连饭都吃不上。他们一家曾住在村中磨坊里,“在两口棺材旁边睡了一年”。
后来,通过努力,他发家致富。有了钱之后,他热心公益。
慢慢地,乡亲们开始叫他“杜百万”。这个“杜百万”,还有另一层含义——他不断做好事,出了不少钱。
杜宝善说,他名字里有个“宝”,得想法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他的名字中有个“善”——更要对得起这个“善”。
苦难 生活贫困,一家人曾住在磨坊里
杜宝善刚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抱着他走过大门口。这时候,大门突然塌掉,他和母亲被砸倒在地。
母亲最终没有救过来,杜宝善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命。
为了养活尚在襁褓里的杜宝善,杜宝善的姑姑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找了个奶妈。“姑姑家生活条件也不好,但比我家强一些。”
17岁那年,为了谋一条生路,杜宝善报名参军了。
退伍之后,贫穷依然围绕着他。他记得,有一次自己饿着,“在大街上躺了两天”。
他也记得,他们一家,曾经在磨坊里住过一年,与两口棺材为伴。
那时候的农村,用石磨磨面。放石磨的地方,是磨坊。
杜宝善记得,村里的那个磨坊只有三面墙,有三间大。石磨放在最边上的一间,中间是筛面的地方,另一侧则放置着两口棺材。
磨坊里放的棺材,属于两位老人——那时候的风俗,尚在世的老人给自己准备的。
那一年,是1962年。那一年的生活,杜宝善记忆犹新。“父亲睡在两口棺材中间,我和孩子以及孩子他妈睡在棺材旁边。”
虽然生活贫困,但杜宝善有一股子不认输的劲头,他想,无论如何得把生活过好。
转折 努力搞经营,终于过上好日子
生活的转折出现在1977年,那一年,杜宝善毛遂自荐,成为生产队的业务员,负责出售队上的木材。
原来,前几年队上种了不少树,由于树木种得太密影响生长,“隔一棵伐一棵”。思想活络的杜宝善把木材锯成小杆,卖到了内蒙古——牧民用来做羊圈。
为了生意,杜宝善在李寨村和内蒙古之间来回跑,十天半月就得跑一趟。
这下子,生产队和杜宝善的生活都有了明显改善。虽然挣了不少钱,但杜宝善只拿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出差的时候,一天两元钱补助。
生产队用这些钱买了十头耕牛,还买了一辆拖拉机。逢年过节,还给社员发礼品、“分红”。
后来,杜宝善又做起了木材生意——从东北往临清运。
1987年前后,他承包了供销社的木材生意。由于胆大、脑子活,一年时间,他挣了9万多元。
历经苦难的杜宝善,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但杜宝善并不只图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挣的钱,很大部分都帮助了别人。用他的话说,放太多钱“自己心里都不踏实”。
助学 盖瓦房添桌凳,还给老师发奖金
张传江今年73岁,曾任李寨小学校长。“黑屋子、土台子,里边盛着好孩子。”这是张传江说出的一句顺口溜,说的就是当年的李寨小学。
那是1987年,当时李寨小学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前后两排共14间房子,都是土坯房,“没有一间教室不漏雨”,整个校园没有院墙。“课桌”,是一趟土台子,上面抹一层水泥;“凳子”,是一两块砖头。
在张传江的记忆中,那14间土坯房是20世纪60年代盖的。
张传江想要改善教学条件,但是当时经费不足。想来想去,他还是找到了杜宝善。
杜宝善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李寨小学的校园拉起了一圈砖墙、安装了大铁门、添置了桌椅板凳,还有好几间教室变成了砖瓦房。
不仅如此,为了吸引优秀教师,张传江开始给老师发奖金。而那些奖金,全由杜宝善掏腰包。“一年2000多元奖金,他拿了三四年。”张传江说。
救人 乡亲有难,他出钱出力毫不犹豫
“你不要卖房子,也不要卖宅子。”杜宝善这么对前来求助的村民说。接着,他带着病人去了济南的医院。
一天晚上,村民张玉孟的父亲,来到了杜宝善家里,跟他借300块钱。“孩子病了,住院。”杜宝善没有多问,拿出300块钱。这是1989年的事情。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张玉孟的父亲又来了,再借1000元钱。“我把宅子和房子都卖了,卖了4000元,明天就签合同。到时候还你钱。”
杜宝善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追问之下,张玉孟的父亲才道出实情——张玉孟得了严重的肾病,需要很多钱。
他去了张玉孟家,一看病人,“浑身浮肿,腰粗了一大圈”。
张玉孟当年25岁,当时因为没钱了,也住不上医院。杜宝善不仅拿钱,还托关系让他去了济南的医院,住进了好病房。
“要不是他,也没有我的今天。”张玉孟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有满肚子感谢,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公益 通电修公路,捐款修缮幼儿园
1990年,全村只有杜宝善买了一台黑白电视。
村里没有通电,他得到乡政府驻地给蓄电池充上电,然后带回家给乡亲看电视。
杜宝善寻思,给村里通上电。于是,他首先出资近一万元买了电线杆。接着,又花了四五万买电线、变压器和配件,还承担了工人的工钱。
后来,杜宝善又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多方努力,在相关部门争取了9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修了一条公路。
今年暑假,张传江又找到了杜宝善——幼儿园得修了。这个幼儿园,是1998年盖的,当时只用砖铺了地面。
杜宝善个人出资8000多元,硬化了幼儿园教室地面、粉刷了墙壁、给每间教室安装了水空调。
路永喜是金郝庄镇栗官屯村人,今年64岁。他从1976年在本村当老师,后来曾调到附近几个小学教学,2008年退休。
1995年的时候,他以杜宝善的事迹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在临清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获奖。
“20年前我就想写他,但他一直不同意。”路永喜说,“现在,他终于同意了。我希望他的事迹能感染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事业上来。”
收获 致富不忘乡亲,赢得尊重和赞扬
杜宝善的善行义举,也感染着身边的人——重返讲台的芮秋云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芮秋云今年43岁,曾经当过9年教师。后来,她去了一个比较大的棉纺厂工作。
新学期一开学,她又重新站到了讲台上——在棉纺厂,她一个月拿2000多元;在李寨小学,她现在每月工资只有800多元。
“李寨小学现在缺老师,老校长动员我回来。”芮秋云说,“我之所以重回讲台,也受杜宝善老人的感染。”
73岁的张传江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一直留在李寨小学任教、处理事务,除了拿退休金,没有要求别的补助。他对记者表示:“我这样做,是受杜三叔影响。”
走过苦难的杜宝善,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但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这些年做的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他也坦言,虽然做了不少生意,挣了不少钱,但“自己没多少存款”。
采访当日,杜宝善站在李寨小学里,指着砖铺操场说:“我得想办法,再把这个操场换成塑胶的。”
(记者 王文波 通讯员 刘旭东 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