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演与游客零距离 20余名小学生古城学非遗
首页 > 冠县新闻 人气:95 日期:2014/10/8 16:56:56
文章正文

  本报讯  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国庆七天小长假活动不断,非遗展演现场吸引众多游客。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产品制作技艺,有技艺精湛的东昌木板年画、惟妙惟肖的东昌剪纸、形态各异的冠县郎庄面塑、声音清脆的阳谷哨等。非遗展品与游客零距离接触,让更多人了解到聊城非遗文化。


  10月2日上午,聊城实验小学三年级的20多名学生,在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赵鑫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非遗展演现场参观学习。


  “这个小鱼真漂亮,这个小马也是用面捏的吗?”冠县郎庄面塑展演现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其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赵鑫老师带着班级里的学生站在旁边认真观看面塑制作过程,学生们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面塑非常感兴趣。


  赵鑫告诉记者,古城开街期间有聊城非遗展演,她组织班里的学生一起来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对本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以前,学生们在课本上见到过聊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都是一些理论知识。”赵鑫表示,学生们现场参观更为直观,对他们以后文化方面的学习会有帮助。


  “这些面塑都是用的精粉发面,用剪刀、梳子等简单工具捏出各式造型。蒸熟后上色点彩、涂胶,然后晾干,这样做成的面塑表面光亮,不易干裂。”冠县郎庄面塑传承人苏海敏一边做展演,一边给围观的游客介绍制作过程,学生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旁边的阳谷哨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现场大小各异的六七十种原始哨、动物哨颇受游客欢迎。阳谷哨第二代传承人辛福春现场教游客们使用阳谷哨,吹出一阵阵清脆的哨声。


  “来,小朋友,我教给你吹,先用嘴对着哨口,抬小拇指,再抬拇指,依次抬换手指,这样就吹出了不同的声音来。”辛福春介绍说,阳谷哨来源于古老的乐器种类“埙”。阳谷哨,原名“咕咕虫”,用胶泥烧制而成,是阳谷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


  赵鑫认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到一起展演,让更多的人了解聊城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古城的文化气氛。


(李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