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田间满目金 冠县农业产业化建设路径探析
首页 > 冠县新闻 人气:114 日期:2014/10/21 8:30:29
文章正文

    □本报记者 朱海波 本报通讯员 许永飞 赵振东

    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3.7万吨,实现“十一连增”;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冠县总部两大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灵芝产销集散地、高效农业光伏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冠县通过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平稳较快发展。1—9月份,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5亿元,可比增长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800元,同比增长15%。

    农企龙头领舞产业化

    冠县瑞祥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30万吨级大豆蛋白深加工项目正在加速实施。项目达效后,年可处理大豆原料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利税2.5亿元。目前,企业已发展大豆原料种植基地5万亩,带动4000家种植户。

    抓龙头、带基地、创品牌、增效益,冠县通过育强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实施“龙头带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了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目前,该县已发展冠丰种业、新瑞集团等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3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年销售收入77.9亿元。

    标准化基地渐成规模

    利用温泉水养殖热带鱼,养殖尾水处理后放入泥塘种植水稻、莲藕,利用水稻、莲藕下的立体空间养殖泥鳅、龙虾,这是冠县合顺渔业“千亩精致农业产业园”生态立体种养区的奇特一景。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冠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加强标准化种养殖基地建设,走开安全、生态、高效的发展路子。冠县合顺渔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发展高效精致农业产业园区,形成种鱼养殖、鱼苗孵化、成鱼养殖,到尾水处理、鱼产品深加工以及生态立体种养,再到纯天然有机肥生产、鱼饲料生产,种、养、加各环节相互衔接的全产业链。目前,合顺渔业正围绕鱼饲料加工区、鱼苗繁育区、成品鱼养殖区、生态立体种养区、鱼糜制品加工区五个功能区,建设集种养加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冠县已发展农业标准化基地24处,涉及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种养面积达40万亩;“三品”认证面积达到38万亩。

    新型经营主体活力足“与普通小麦相比,彩色小麦一亩地能多赚700元钱,社员年可增收2300多万元。”冠县华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义华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已拥有社员1560多户,幅射全县300多个村庄,年产彩色小麦3700多万斤。

    冠县通过鼓励农民群众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华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入社农户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灌、统一植保、统一收贮、统一销售),并注册了“中国彩色小麦网”和“华杰”商标。华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发展已成为集彩色小麦研发、种植、推广、加工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政策鼓励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合作社总数达1400多个,省市级示范社45个;家庭农场21家,种粮大户15户。合作社带动农户数7.1万户,辐射带动率达到40%以上。


 

    文章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