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冠县新闻 » 正文

年出口水果7000余吨!山东聊城冠县“黄金梨”品牌走俏海内外

信息来源:新浪     时间:2021/7/27 2:35:00     阅览:263人次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侯晓聊城报道
    冠县鸭梨,全国知名。得益于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质优良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一代一代冠县人的辛劳付出和实干精神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多年发展,聊城冠县黄金梨品牌正在叫响,其美誉度已延伸至更广阔的舞台。
   

    人辛劳,沙丘变良田;树成林,年年挂福果。“大风一刮白茫茫,沙压庄稼民断粮;吃糠咽菜难果腹,家家住着茅草房。”不得不说下冠县清水镇的刘屯村,曾经有人这样形容60年前的生活。老一辈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兰盈带领大家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坚持治沙18年,先后平掉了15个大沙岗、100多个“骆驼腰”,填平了36条大沟,使333公顷沙荒地成了林网交错的高产田。
   

    “果树一片绿汪汪,亩产强过十亩粮;洒扫庭除奔小康,生态宜居小洋房。”现在的刘屯村人开始这样形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刘灵德带领大家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美化村容村貌,激发村里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活力,把刘屯村的水果送出了国门。4000亩果树,成了刘屯村人的摇钱树。
    “我们的梨无农残、无药残,外观没有瑕疵。”说起梨的品质,村民刘泉德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一方面,冠县果农普遍应用套袋技术。另一方面,刘屯村坚持施用农家肥。他从事果品经营30多年,赶上今年好行情,他已经搬空了自家的仓储冷库。刘灵德用一句总结刘屯村果品产业的发展:“今日之功始于昨日之劳,刘屯村的今天,全是靠实干得来的。”
   

    得益于60年前的风沙治理,刘屯村人用18年的辛劳从风沙里夺回了333公顷良田。得益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刘屯村人以对绿色农业的坚守,让果树成了“绿色银行”。“淹梨旱枣,今年梨果大丰收。”村民刘梦德家有200多棵梨树,按照行市计算,每棵梨树保守收入1000元,他家今年的收入最低20万元。
    村民王索然是收购大户,有30多年的果品经营经验,他的优势在于消息灵、销路广。去年梨的价格为什么大涨?他分析说,因天气原因,周边省市水果产量下降,推高了冠县梨果的价格。作为特色产业村,刘屯村的水果产业兴旺,离不开种植基地、仓储、包装、运输和销售这条产业链。
    刘屯的梨将经青岛港,运抵越南胡志明市,“走”上当地人的餐桌。“东源牌”梨是冠县东源农产品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从零起步,到年出口水果7000余吨,让乡亲们的梨由“愁卖”到走出国门,刘栋田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创业之路。
   

    6年前,28岁的公司创始人刘栋田从房地产公司辞职,返乡创业。“我们老家有六十多年的种梨历史,过去梨种出来都是等着客户来收购,我们打造了从产地到客户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创业初期,刘栋田将市场定位到海外,第一笔来自马来西亚的订单就要走了40多吨“东源梨”,近期来自“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的订单应接不暇。目前,冠县东源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三座冷库,可储存2000吨梨。公司年出口鲜梨300多条货柜,7000余吨。
   

    摘下熟果、精心选果……一个个梨果从被摘下到进入运输环节,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不达标的果品是不允许出售的。村民开玩笑说:“没有一个坏梨能‘走’出冠县。”冠县刘屯村的黄金梨、丰水梨经过精选,很快就能进入东南亚等地的商超内。
    责编:张令可
    审核:朱学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guanxian.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