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家庭教育工作“三三三”模式结硕果
信息来源:大众网 时间:2016/5/16 19:26:00 阅览:1458人次
大众网聊城5月16日讯(记者 王传胜 通讯员 申洪举 刘平)“冠县提出的家庭教育“三三三”模式,很值得推广,特别是冠县非常注重全县班主任的培训,把全县班主任作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来做,为家长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每年用于家庭教育的培训经费都在20万以上,全县2260名班主任每年培训3次,收获很大。”这是教育部家庭教育专家组特聘专家姜宏德教授在5月12日,听完冠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娟在东营垦利举办的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经验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后对冠县家庭教育工作的评价。
2012以来,冠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家庭工作,在县妇联、团委、文明办等部门配合下,积极发挥全县班主任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出具有冠县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三三三”模式,实现了工作的在提升,让全县13万名家长受了益。
家庭教育推进 “三引领”:1.典型引领。确定基础好、具有代表性的25所学校为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通过召开现场会、宣讲月等形式,普及和推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实现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全覆盖。让试点学校在工作推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累经验,形成了一些新做法,提供了一些新经验,让其他学校借鉴学习。如:实验高中的刘宏家庭教育工作坊,家长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学习,社会效果很好;柳林武训希望小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柳林花鼓、降狮舞、蛤蟆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由家长授课。在这些试点学校的引领带动下,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全面铺开。2.方法引领。一是制定《冠县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定出时间表,明确工作重点,完成目标,规范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二是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年终综合督导评估千分考核,占50分,调动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每年联合县妇联、团委、文明办等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均等同于县级荣誉称号。四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每年不定期对全县2260多名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向全县13万名家长传授科学的教子方法。3.特色引领。一是发挥好本地家庭教育讲师的作用。自2012年以来我们共培养了17名县级讲师、102名乡级讲师和2260多名校级讲师,形成了三级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成为家庭教育推进的生力军。二是把每年4月份和11月份定为家庭教育宣讲月。根据学生的实际,制作青春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习惯养成等内容课件,组成家庭教育宣讲团到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学校进行巡回报告。三是编写地方家庭教育读本。组织家庭教育讲师编写了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读本《与孩子一起成长》(三册),免费发放给家长传阅。
家庭教育培训“三到位”:1.师资到位。一是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在县乡校家庭教育讲师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挥“五老”队伍作用,推进家庭教育发开展。我们邀请优秀家长走上讲台,给广大家长作报告。我们还邀请在职的党政机关干部走到台前,组成精英家庭报告团,介绍他们成功的教子经验。如:县人大副主任边玉芝,县政协副主席苏兴玲都是冠县精英报告团的成员。二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育局每年用于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的费用都在20万元以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每期培训我们都组织人员参加,受益匪浅。每年还邀请国家及省市的家庭教育专家到冠县作报告。通过培训,我们的工作方法及讲师的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2.教材到位。一是统一配发家庭教育教材。课程决定家长的素质。我们为全县所有学校配发了《家庭教育》和《童蒙·养正·养志读本》,努力开好课、上好课。二是开发学校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校本教材。如:实验小学编写的《家风文化》;武训实验小学编写的《礼仪教育》和《文明礼仪伴我行》两套校本教材;冠县第二实验小学编写的《养成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等,都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三是把优秀家长的成功案例集结成书,免费发放给广大家长传阅,用身边的案例影响身边的家长,效果非常好。3.宣传到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等宣传载体,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在冠县教育信息网开设家长学校、在县电视台开设冠县教育、在冠县教育报开辟家教园地等栏目,全方位宣传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和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沟通联系,及时推介我们的经验做法。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在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大新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冠县教育官方微信、微博上开通了“家长汇”栏目,每天推送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截至目前共发布300余条,阅读、转载、评论达20万人次。也欢迎大家我们的微信关注“冠县教育在线”。三是创新宣传方式。与县市电视台联合开办家庭教育论坛,让专家支招;在冠县电视台定期展播优秀家长的教子案例视频等,让家长受益,得到社会好评。
家庭教育创新“三结合:1.与弘扬武训精神相结合。冠县文化底蕴深厚,孔子的弟子冉雍在此游学,亚圣孟子在此留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句,清末平民教育家、千古奇丐武训先生诞生于此。县内有武训祠、武训大道、武训公园、武训高级中学、武训实验小学、柳林武训希望小学等一系列关于武训的名片,把弘扬武训精神延伸到各个层面。编写了《武训传》《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与冠县》《武训文化的春天》等系列文史书籍。教育系统提出了“弘扬武训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让武训精神成为冠县教育人的思想引领,成为广大家长的精神遵循。2.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拓展家庭教育的外延,推进家庭教育向纵深开展,承接了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弘扬武训精神,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的实践研究》。去年4月9日,王新宏、姜宏德、褚长萍、徐碧荣四位专家亲自到冠县参加开题报告会,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会后,我们围绕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全面推进课题实施,先后召开课题研究会议7次,25所试点学校分别结合自身特点,完善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向。如:北陶希望小学的《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武训精神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等。 3.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是开好课。利用《国学童蒙、养正、养志》读本,让家长进课堂与学生同学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读好书。向广大家长推荐优秀传统文化书目,倡导亲子共读,让家长的言传身教变成学生的潜移默化。三是育好人。“国无德不行,人无德不立”,倡导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当好家长,做好人。
2012以来,冠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家庭工作,在县妇联、团委、文明办等部门配合下,积极发挥全县班主任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出具有冠县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三三三”模式,实现了工作的在提升,让全县13万名家长受了益。
家庭教育推进 “三引领”:1.典型引领。确定基础好、具有代表性的25所学校为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通过召开现场会、宣讲月等形式,普及和推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实现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全覆盖。让试点学校在工作推进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累经验,形成了一些新做法,提供了一些新经验,让其他学校借鉴学习。如:实验高中的刘宏家庭教育工作坊,家长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学习,社会效果很好;柳林武训希望小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柳林花鼓、降狮舞、蛤蟆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由家长授课。在这些试点学校的引领带动下,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全面铺开。2.方法引领。一是制定《冠县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定出时间表,明确工作重点,完成目标,规范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二是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年终综合督导评估千分考核,占50分,调动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每年联合县妇联、团委、文明办等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均等同于县级荣誉称号。四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每年不定期对全县2260多名班主任进行培训,让他们向全县13万名家长传授科学的教子方法。3.特色引领。一是发挥好本地家庭教育讲师的作用。自2012年以来我们共培养了17名县级讲师、102名乡级讲师和2260多名校级讲师,形成了三级家庭教育工作队伍,成为家庭教育推进的生力军。二是把每年4月份和11月份定为家庭教育宣讲月。根据学生的实际,制作青春期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习惯养成等内容课件,组成家庭教育宣讲团到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学校进行巡回报告。三是编写地方家庭教育读本。组织家庭教育讲师编写了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读本《与孩子一起成长》(三册),免费发放给家长传阅。
家庭教育培训“三到位”:1.师资到位。一是利用社会资源扩充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在县乡校家庭教育讲师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挥“五老”队伍作用,推进家庭教育发开展。我们邀请优秀家长走上讲台,给广大家长作报告。我们还邀请在职的党政机关干部走到台前,组成精英家庭报告团,介绍他们成功的教子经验。如:县人大副主任边玉芝,县政协副主席苏兴玲都是冠县精英报告团的成员。二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育局每年用于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的费用都在20万元以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每期培训我们都组织人员参加,受益匪浅。每年还邀请国家及省市的家庭教育专家到冠县作报告。通过培训,我们的工作方法及讲师的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2.教材到位。一是统一配发家庭教育教材。课程决定家长的素质。我们为全县所有学校配发了《家庭教育》和《童蒙·养正·养志读本》,努力开好课、上好课。二是开发学校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校本教材。如:实验小学编写的《家风文化》;武训实验小学编写的《礼仪教育》和《文明礼仪伴我行》两套校本教材;冠县第二实验小学编写的《养成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等,都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三是把优秀家长的成功案例集结成书,免费发放给广大家长传阅,用身边的案例影响身边的家长,效果非常好。3.宣传到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等宣传载体,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在冠县教育信息网开设家长学校、在县电视台开设冠县教育、在冠县教育报开辟家教园地等栏目,全方位宣传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和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沟通联系,及时推介我们的经验做法。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在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大新媒体的宣传力度,在冠县教育官方微信、微博上开通了“家长汇”栏目,每天推送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截至目前共发布300余条,阅读、转载、评论达20万人次。也欢迎大家我们的微信关注“冠县教育在线”。三是创新宣传方式。与县市电视台联合开办家庭教育论坛,让专家支招;在冠县电视台定期展播优秀家长的教子案例视频等,让家长受益,得到社会好评。
家庭教育创新“三结合:1.与弘扬武训精神相结合。冠县文化底蕴深厚,孔子的弟子冉雍在此游学,亚圣孟子在此留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句,清末平民教育家、千古奇丐武训先生诞生于此。县内有武训祠、武训大道、武训公园、武训高级中学、武训实验小学、柳林武训希望小学等一系列关于武训的名片,把弘扬武训精神延伸到各个层面。编写了《武训传》《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与冠县》《武训文化的春天》等系列文史书籍。教育系统提出了“弘扬武训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让武训精神成为冠县教育人的思想引领,成为广大家长的精神遵循。2.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拓展家庭教育的外延,推进家庭教育向纵深开展,承接了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弘扬武训精神,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的实践研究》。去年4月9日,王新宏、姜宏德、褚长萍、徐碧荣四位专家亲自到冠县参加开题报告会,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会后,我们围绕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全面推进课题实施,先后召开课题研究会议7次,25所试点学校分别结合自身特点,完善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向。如:北陶希望小学的《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武训精神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等。 3.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是开好课。利用《国学童蒙、养正、养志》读本,让家长进课堂与学生同学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读好书。向广大家长推荐优秀传统文化书目,倡导亲子共读,让家长的言传身教变成学生的潜移默化。三是育好人。“国无德不行,人无德不立”,倡导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当好家长,做好人。
相关文章
- 冠县: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 努力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 聊城启动春运模式 高速交警全警动员来护航
- 聊城市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 杨书法:开启“生态+养殖”致富模式
- 山东省聊城市基层首创“1+12”乡村治理新模式-新华网山东频道
- 冠县开启养老保险手机认证模式
- 针对特困“老弱病残”,冠县创新三种供养模式
- 冠县脱贫攻坚走出新模式 扶志扶智拔"穷根"
- 冠县颁发首张电子营业执照 企业注册登记开启全程电子化模式
- 最美乡镇(4)冠县店子镇:"特色产业+智能模式"引擎农业高效发展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半月谈阅读排行
- 清代杰出地理学家叶圭绶在冠县力促典籍《续山东考古录》成书
- 冠县公布事业单位笔试时间!
- 感谢聊城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
- “三资”清理和土地托管协同推进 冠县两方略打造“三不农民”
- 警钟长鸣!冠县去年发生的这起车祸,醉酒司机被终生禁驾!
- 冠县人民政府重要公告,请相互转告!_警报
- 冠县穆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羊肉非法添加克伦特罗 不合格
- ETC被禁用? 冠县男子点开“官方短信”后一万五没了
- 山东冠县 设施农业助力樱桃产业强村富民|冠县|大棚|钢架结构_新浪...
- 聊城市冠县斜店乡: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 冠县:“两步走”打造“三不农民”
- 国家出手!冠县家长这笔费用可全额退!_小赵
- 冠县总工会《山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圆满...
- 冠县万名货车司机有了“靠山”_货运
- 冠县味道·福星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