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冠县新闻 » 正文

冠县“双联共建”蹚开脱贫路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6/11/3 0:00:00     阅览:239人次
农村大众报冠县讯 (通讯员吕东江 许永飞)10月22日,在冠县范寨镇温庄村村委会屋顶上,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正在工作,一侧的电表箱里,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这个小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发电量越多,俺账户上的发电分红就越多。”温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素兰高兴地说。
  冠县是山东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之一,全县贫困人口在省定扶贫标准下的共有26143户42178人,全县贫困人口数占乡村人口总数的5.9%。其中,46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共有贫困人口10627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25.2%。
  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只有瞄准‘靶向’、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冠县县委书记牟桂禄说。
  “双联共建”是冠县的一项创新帮扶模式。通过倒排确定55个省定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从县直部门单位选派55名“第一书记”组成“双联共建”工作组(党员干部联农户、部门单位联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万名结对干部扎根乡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曾经的温庄村既是贫困村,又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大多是因病、缺乏劳动力和没有技术等原因致贫。去年6月,冠县财政局“第一书记”工作组在调研中,找到突破点,拿出了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的解决方案。“年发电2万度,这可是俺村的摇钱树哩!”温庄村村支书张灯彦手指屋顶说。“这些光伏板是全村25户贫困户的‘阳光存折’,一户年均可增收800多元。”温庄村“第一书记”李宪明说。
  “给钱给物,还要建好党支部。”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魏雷说。在冠县清泉街道杨村西南角,占地13亩的“村民入股分红”式肉驴养殖场正在建设。杨村是当地典型的软弱涣散村,冠县水务局干部杨传生被派驻到村当“第一书记”后,把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成立了杨村养殖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养殖合作社+贫困户+阿胶企业’模式,定单养殖肉驴。”杨村党支部书记安佃法说,“第一书记”工作队争取了10万元的县财政项目资金,村里提供土地,村民可以投资养殖。
  冠县县派“第一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建华介绍说,冠县对“双联共建”工作,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监督严格。截至目前,冠县县派“第一书记”共为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新上项目51个,协调争取资金4149万余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guanxian.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