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冠县新闻 » 正文

大笛子戏有望在聊城重生,曾在莘县、阳谷冠县流传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时间:2017/4/5 15:05:00     阅览:524人次
(原标题:大笛子戏有望在聊城重生,曾在莘县、阳谷冠县流传)

曾在莘县、阳谷、冠县一带流传

  大笛子戏有望在聊城重生

 

近日,由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曲保东带队,文艺科和艺研所一行前往河南省范县调研大笛子剧种和剧团情况。此次调研活动观看了范县罗卷戏(大笛子戏)的惠民演出情况,与剧团演职人员交流了大笛子剧种发展和剧团发展情况,掌握了部分剧目的数字影像和申遗资料,为我市恢复大笛子剧种取得宝贵经验。

  大笛子戏曾在聊城莘县、阳谷、冠县一带流传,常被称为“罗戏”、“罗罗头”。大笛子戏至今已近千年,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曲牌剧种,历史比昆曲还早。我国已失传的唐宋大曲、宫廷音乐中古朴的原始剧目表演形式,在大笛子戏中还原汁原味的保留着。大笛子戏唱腔、伴奏、表演程式粗犷奔放,有100多个唱腔,300多部传统戏,因为没有专门的曲谱,代代都是依靠师傅口口相传继承的。

自秦汉时期以来,范县古城常设于聊城莘县古城和樱桃园一带,明朝洪武年后,范县划归东昌府管辖,明末,范县曾成立罗戏“公艺班”。 1956年,范县大笛子戏参演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任中国戏曲家协会主席的田汉观看后认为罗戏以大笛子吹奏为主,应以“大笛子”为命名。会后,“大笛子剧团”正式成立,山东省文化局屡拨经费给予扶持,挖掘整理了不少传统剧目,同时也新创作了现代戏。1963年,大笛子剧团划归聊城地区评剧团,晋升为职业剧团。1970年,在全国京剧热的背景下,大笛子剧团部分人员并入聊城市京剧团,从事大笛子表演的艺人纷纷转行或回乡办社收徒,大笛子剧团从职业院团又回到民间班社。1972年后,范县划归河南省。2016年,我市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大笛子戏这一剧种没有普查记录。经过多方努力,市艺研所在我市寻到当年大笛子剧团的几位有名的艺人,如今他们已步入花甲古稀之年,可喜的是,他们留居聊城后依然坚守着对传统艺术的热情,留存着一些大笛子戏的历史资料,时常自发组织在一起唱念练习,为大笛子戏的传承而坚守。

  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面临传承危机的一些古老戏曲进行抢救性挖掘迫在眉睫,此次艺研所挖掘整理大笛子戏有望帮助这一古老的剧种在聊城重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徐胤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原标题:大笛子戏有望在聊城重生,曾在莘县、阳谷冠县流传)


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guanxian.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