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冠县新闻 » 正文

产业振兴路,文化余味长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9/1/28 14:26:00     阅览:287人次
作为鲁西文化重镇,冠县北馆陶镇从产业发展中汲取了深厚的文化因子,又把文化基因渗入产业发展中,如今,该镇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繁荣。1月中旬,记者对这个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粉皮专业村
建起“戴氏老粉坊”
  磨浆、去渣、沉淀、旋皮、冷凝、上浆……来到位于省道323一旁的戴氏老粉坊,记者在这里的一面墙上看到了戴庄粉皮详细的制作过程。不光如此,这里还集中展示了戴庄村粉皮产业的悠久历史以及村民们做好的一盒盒的粉皮。
  看到记者前来,戴庄村村委委员代礼刚激动地说:“我们村在历史上就是粉皮专业村。自从有了戴氏老粉坊,我们村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大家伙纷纷把自家粉皮拿到老粉坊展示。”原来,这个戴氏老粉坊是戴庄村向外界传播粉皮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提醒后人别忘记传承老技艺。
  在此值班的90后年轻人张雷告诉记者:“村里像我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基本都会做粉皮。现在,已经有20多位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做粉皮了。”如今,全村年可加工粉皮15万箱。此外,该村打算投资340万元建设一处现代化生产车间,届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
纸制品专业村
要建文化产业园
  在北馆陶镇孟庄村,家家户户做纸箱生意。目前,该村已形成纸板、印刷、纸箱销售等成熟的产业体系,成为华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纸制品生产基地。现在,该村从事纸包装产业的企业近百家,规模较大的十家,年产值超过3亿元,该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纸包装生产专业村。
  产业的腾飞催生了文化的繁荣。如今,孟庄村要建纸包装文化产业园,将来,孟庄村除了吃“纸板饭”,还要吃“文创饭”。北馆陶镇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是鲁西一带有名的鸭梨产地和轴承制造中心。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商户对产品包装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大大小小的包装设计和制作店铺在孟庄村应运而生。如何发挥群众创造力优势,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该村下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盘棋的重要一步。为此,他们准备在纸制品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上“破题”。
  孟庄村未来的纸包装文化产业园不仅包括纸浆生产、纸箱制作等上游产业,还将吸纳美工设计、电商销售等下游服务业。不仅如此,周边区域的纸制品产业也将实现同步发展。记者获悉,在孟庄村带动下,全镇纸箱生产厂家已达30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50余家,年产值15亿元。
全镇56个村
实现文化大院全覆盖
  北馆陶镇的郎庄面塑、四股弦、大郭庄托山圣母古庙会都是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馆陶镇办公室主任郭林章告诉记者,借力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北馆陶镇推动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升级改造,如今已实现了全镇56个村文化大院全覆盖。
  “文化大院是每个村的精神家园,也是信息交流平台,它凝聚起全村人的心,大家心齐了,就不愁发展。”郭林章感慨道。镇政府出资先后为村文化大院配备了便携式影音播放设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全镇半数村庄成立了自己的文艺表演队。截至目前,该镇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近百场移风易俗文艺汇演,多名草根达人走上央视舞台。
  “我们北馆陶镇总共4万人口,其中1万人在全国各地做生意。这些游子虽然身在外地,但依然心系故乡,他们为故乡带来了技术、人脉、资源,这根连接故乡与他们的线,就是‘文化’。”北馆陶镇党委书记贠庆臣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guanxian.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