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婚配费用缘何猛涨 - 新华网山西频道
信息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时间:2014/3/1 14:39:00 阅览:708人次
新华社太原2月2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孙亮全、晏国政)记者日前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农村调查发现,一些农民青年的结婚花费动辄几十万元,“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的现象令人关注,一些农村家庭因此而返贫。
原本只是“结婚过日子”的农村婚配,其费用缘何猛增至“天价”水平?
性别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
河北省馆陶县西苏村的殷超对记者说,他弟弟刚参加了一次相亲,还需要“排号”。“这次见的女孩条件一般,但是人家两天见了27个男青年,他排21号,不明白那女孩如何分清谁是谁。”
春节前刚给儿子完婚的河北省馆陶县的孙姓农民对记者说:“订婚下礼三万三,结婚彩礼十二万,家里无新房,被女方要去二十万房子钱,买汽车花八万,再加上家具电器、婚礼酒席、谢媒人钱,近五十万没了。”
一些农村青年表示,如今的婚配费用已涨至他们无力承受的“天价”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娶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娶不上”。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性别结构看,截至2013年末,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1(以女性为10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已超过117,位居世界首位。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依此推算,中国每年结婚适龄人口当中,男性比女性多120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70后”则达到206。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认为,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农村地区几千年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扭曲变形,造成人口性别比例更加畸形。”他说。
女性进城的多,回乡结婚的少
“有车又有楼,还有老黄牛”是流传在北方农村的一句顺口溜。意思是除了“车”和“楼”这两样结婚必备物品外,男方的父母还得像“黄牛”一样能干。
在河南一些县乡,“打工挣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是不少农村家庭成员的主要生活目标。
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沈塆村的老林年近六十岁,常年在外打工。他忧虑地说:“不打工没办法,儿子25岁了还没对象,只能挣钱回老家买房说媳妇(订婚)。”老林告诉记者,在他家乡,不少女孩出去打工后干脆就嫁在了外面。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说,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村青年进城。男青年留城结婚的费用太大,而女青年嫁到城里相对容易,这使得部分农村适婚青年性别结构更加失衡。
统计显示,到2013年末,我国大陆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万人。我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2.8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万人。
攀比之风蔓延,抬高娶妻行情
吴忠民表示,随着城乡交流的加速,农村年轻人在结婚需求上,有向城市青年看齐的倾向。
一些农民反映,女方开出的结婚条件是:离县城近的要在县城买一套房,远的要在村里盖一套楼房,盖平房则需盖满一全院,一般花费20万元到40万元;彩礼10万元,有的还要求婚前买一辆家用轿车。
在河北邱县、大名县部分农村,彩礼有“三金”和“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三金”是指百元人民币“三斤”(约十四五万元);“万紫千红一片绿”则是“一万张紫色五元钞票,一千张红色百元钞票和一堆绿色五十元钞票”(合计二十万元左右)。
事实上,这些地方的结婚费用三年前是10万元左右。2011年结婚的山东冠县张查村的小孙回忆,他结婚时,订婚和彩礼一共花了2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花3万元,家里新盖五间瓦房花去5万元,所有花费合计12万多元。“那时都是‘高标准’,没想到两年就翻了几番。现在,你家说没有,别人家有,不娶拉倒,这是行情。”小孙说。
“一些女方家庭,索要彩礼超过了对方承受能力。”谭克俭说,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不良示范,以及一些家庭的互相攀比,抬高了娶妻“行情”。
专家指出,一些电视的相亲节目,宣扬拜金主义,对农民生活乃至婚配费用提高带来不良影响。
大名县大学生村官张方说:“富人结婚大操大办也形成了某种示范效应,农村也会互相攀比;有的农民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也要面子。”(完)
原本只是“结婚过日子”的农村婚配,其费用缘何猛增至“天价”水平?
性别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
河北省馆陶县西苏村的殷超对记者说,他弟弟刚参加了一次相亲,还需要“排号”。“这次见的女孩条件一般,但是人家两天见了27个男青年,他排21号,不明白那女孩如何分清谁是谁。”
春节前刚给儿子完婚的河北省馆陶县的孙姓农民对记者说:“订婚下礼三万三,结婚彩礼十二万,家里无新房,被女方要去二十万房子钱,买汽车花八万,再加上家具电器、婚礼酒席、谢媒人钱,近五十万没了。”
一些农村青年表示,如今的婚配费用已涨至他们无力承受的“天价”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娶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娶不上”。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性别结构看,截至2013年末,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1(以女性为10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已超过117,位居世界首位。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依此推算,中国每年结婚适龄人口当中,男性比女性多120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70后”则达到206。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认为,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农村地区几千年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扭曲变形,造成人口性别比例更加畸形。”他说。
女性进城的多,回乡结婚的少
“有车又有楼,还有老黄牛”是流传在北方农村的一句顺口溜。意思是除了“车”和“楼”这两样结婚必备物品外,男方的父母还得像“黄牛”一样能干。
在河南一些县乡,“打工挣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是不少农村家庭成员的主要生活目标。
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沈塆村的老林年近六十岁,常年在外打工。他忧虑地说:“不打工没办法,儿子25岁了还没对象,只能挣钱回老家买房说媳妇(订婚)。”老林告诉记者,在他家乡,不少女孩出去打工后干脆就嫁在了外面。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说,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村青年进城。男青年留城结婚的费用太大,而女青年嫁到城里相对容易,这使得部分农村适婚青年性别结构更加失衡。
统计显示,到2013年末,我国大陆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比上年减少1261万人。我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2.8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万人。
攀比之风蔓延,抬高娶妻行情
吴忠民表示,随着城乡交流的加速,农村年轻人在结婚需求上,有向城市青年看齐的倾向。
一些农民反映,女方开出的结婚条件是:离县城近的要在县城买一套房,远的要在村里盖一套楼房,盖平房则需盖满一全院,一般花费20万元到40万元;彩礼10万元,有的还要求婚前买一辆家用轿车。
在河北邱县、大名县部分农村,彩礼有“三金”和“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三金”是指百元人民币“三斤”(约十四五万元);“万紫千红一片绿”则是“一万张紫色五元钞票,一千张红色百元钞票和一堆绿色五十元钞票”(合计二十万元左右)。
事实上,这些地方的结婚费用三年前是10万元左右。2011年结婚的山东冠县张查村的小孙回忆,他结婚时,订婚和彩礼一共花了2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花3万元,家里新盖五间瓦房花去5万元,所有花费合计12万多元。“那时都是‘高标准’,没想到两年就翻了几番。现在,你家说没有,别人家有,不娶拉倒,这是行情。”小孙说。
“一些女方家庭,索要彩礼超过了对方承受能力。”谭克俭说,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不良示范,以及一些家庭的互相攀比,抬高了娶妻“行情”。
专家指出,一些电视的相亲节目,宣扬拜金主义,对农民生活乃至婚配费用提高带来不良影响。
大名县大学生村官张方说:“富人结婚大操大办也形成了某种示范效应,农村也会互相攀比;有的农民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也要面子。”(完)
相关文章
- 农村以后,是不是都要面临拆迁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 农民职业化、农村庄园化、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的路径
-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甘官屯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 构建乡村振兴有力支撑
- 最新!曹县2021年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考生名单公示!
- 一男子名下莫名出现多笔贷款引质疑|农村商业银行|邮储|张明谦|...
- 两个农村青年“电影人”
- 冠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第一书记”在行动-新华网山东频道
- 守护好农村居民的“钱袋子”
- 冠县农村危房改造:让贫困户圆了“安居梦”_民生冠县_聊城大众网
- 冠县农村危房改造:让贫困户圆了“安居梦”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半月谈阅读排行
- 清代杰出地理学家叶圭绶在冠县力促典籍《续山东考古录》成书
- 冠县公布事业单位笔试时间!
- 感谢聊城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
- “三资”清理和土地托管协同推进 冠县两方略打造“三不农民”
- 警钟长鸣!冠县去年发生的这起车祸,醉酒司机被终生禁驾!
- 冠县人民政府重要公告,请相互转告!_警报
- 冠县穆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羊肉非法添加克伦特罗 不合格
- ETC被禁用? 冠县男子点开“官方短信”后一万五没了
- 山东冠县 设施农业助力樱桃产业强村富民|冠县|大棚|钢架结构_新浪...
- 聊城市冠县斜店乡: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 冠县:“两步走”打造“三不农民”
- 国家出手!冠县家长这笔费用可全额退!_小赵
- 冠县总工会《山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圆满...
- 冠县万名货车司机有了“靠山”_货运
- 冠县味道·福星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