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冠县新闻 » 正文

“看到大家脱贫,我感到最幸福”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18/12/16 9:52:00     阅览:365人次
□ 本报记者 齐 静

  “村民富不富,先看党支部;集体强不强,全在‘领头羊’。”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后,冠县孔里庄村的村民,最感激的人就是村支书王道祥。
  1976年12月,王道祥参军离开孔里庄村。退役后,他“下海”经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聊城安家多年。有不菲收入的王道祥本可以过起清闲日子,却因为一个电话,回到了阔别38年的孔里庄村。当时,冠县不拘一格“挑”人才,探索从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党员中,挑选人员到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解决部分村“两委”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王道祥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孔里庄村组织涣散、经济落后,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村委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就是没起色。“别人的家乡发展都是一日千里,咱们的家乡就该这样落后下去么?”镇领导推心置腹地劝说,让年过半百的王道祥有些坐不住了。
  “当时孔里庄村没有集体收入,还负债6万多元,村‘两委’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亲戚朋友都劝我远离这个‘烫手山芋’。但我觉得自己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积累了经验和能力,有信心带领父老乡亲甩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王道祥说。
  2014年5月初,王道祥走马上任。经过一段时间,他才发现工作难度超乎他的想象。利益纠纷、家族矛盾、村民怨气交织,工作经常受到掣肘。
  “不能退缩,否则回来就没意义;也不能硬来,硬来只会适得其反。”王道祥认为,村里积累的问题需要疏解,但是发展经济才是提升乡亲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的根本途径。
  王道祥积极联络各方资源,兴办集体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村里的古井、古树、古石进行保护,确定旅游村的发展定位及“村在水中,家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目标。结合旅游村庄建设,村里积极发展适合采摘、游玩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流转土地750亩,全力打造熏衣草庄园、大棚蔬菜采摘园等。几年下来,孔里庄村的固定资产增加到360多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7年,孔里庄村被评为“山东省文明乡村”“山东省最美绿色乡村”。王道祥也被评为“山东省扶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
  王道祥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就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我就是奔着为乡亲干事才当村支书的。看到大家脱贫了,我感到最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发布信息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guanxian.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