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民俗名胜

聊城古生代

发布:2014-5-26 15:07:41  来源:冠县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古生代,地质年代的第三个代,代表符号为“Pz”。约开始于5亿7千万年前,结束于2亿3千万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6个纪。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无颌类、原始盾皮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早期,中国南北各地大都被海水淹没,为海相地层。古植物繁盛,泥盆纪有裸蕨植物,后来,石炭纪、二叠纪裸蕨植物特别繁盛,出露于地表部分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古生代形成的地层为古生界。 早古生代,鲁西地层区沉积了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当时聊城沉伏于海中。中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使鲁西地区上升为陆地,晚石炭世时,由于海西运动,本区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地壳以震荡运动为主,岩浆活动微弱,显示典型地台特征,于是又沉积了一套海陆交互相地层。二叠纪时,聊城成为陆地,寒冷性植物繁盛。 一、 寒武纪   寒武纪,开始于五亿七千万年前,结束于五亿年前。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常见三叶虫、低等腕足类、古杯动物,红藻、绿藻开始繁盛。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为寒武系。          早寒武世,鲁西地块首先沿沂沭海峡下沉,海侵方向由东南向西北超覆,为滨海陆屑滩砂砾岩相。时至馒头期—毛庄期,地壳继续下沉,海侵向西北扩大,鲁西地区与华北海连成一片。为潮上海湾泻湖环境,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混有相当数量的陆源碎屑。气候温热与干热相间,底栖类生物大量繁殖,以三叶虫为代表。 中寒武世,为潮上泻湖环境,沉积一套暗紫色粉砂质页岩。后来随着海侵扩大,演变为潮下带和水下浅滩,形成明显海进旋回的海绿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沉积。张夏期为华北地区海区海侵最为广泛时期,表明地块下沉。 晚寒武世,继续海侵,处于潮间至局限海高能环境,沉积了纸状页岩、疙瘩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 二、 奥陶纪 奥陶纪,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亿4千万年前。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古杯动物为主。 早奥陶世,早期,处于潮间—潮下高能及开阔海底能环境,以潮下高能带竹叶状白云岩、厚层细晶白云质灰岩为主。聊城境内奥陶系被新近系覆盖, 据钻孔揭示,聊城境内有纸坊庄组、东黄山组、北奄庄组、土峪组、五阳山组、阁庄组、八徒组等地层分布。前五组属下奥陶统,后两组为中奥陶统。中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使鲁西地区上升成陆,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干热温润气候交替出现。晚期,以开阔海底能含燧石条带细晶白云岩为主,构成明显海进沉积旋回,含有正常海的腕足类、棘皮、苔藓、头足类化石,当时有三叶虫、螺、灰质海绵等生物。由于怀远运动作用,地块被抬升成陆,继续接受海侵,陆源区完全准平原化,母岩进入化学风化阶段,地壳运动相对平静。 聊城东阿沿黄一带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奥陶系灰岩出露。 纸坊庄组,陈均远等(1975)命名,命名地点:新泰市汶南纸坊头。以黄灰色局部呈紫灰色中层残余竹叶白云岩、条带状细晶白云岩、灰色厚层白云岩为主,有的厚层含燧石结核或条带。主要有头足类:Yehlioceras,yehliense,Barnesoceras expansun,Ectenolites pencilim,Coreanoceras triangulare。纸坊庄组按岩性可明显分为两段,下段即原称的冶里组,其下部为黄灰色(局部为紫灰色)中层残余竹叶白云岩与条带状细晶白云岩的不等厚互层,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上段即原称亮甲山组,岩性稳定,主要由灰—灰褐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或条带的中细晶白云岩和白云岩组成,中下部夹有一层藻白云岩。白云岩的成因可分为准同生和后生两类,普遍含有自生黄铁矿晶粒。上段所含曰色,次为灰黑色和鬃灰色,呈结核状,大小不一,分布杂乱,有的呈断续之申珠状平行层面分布,共含量有自下而上逐渐增多之趋势。 东黄山组,陈均远等(1984)命名,命名地点:新泰市汶南东黄山。本组为黄灰色薄层微晶泥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和微晶灰岩。 北奄庄组,陈均远等(1975)命名,命名地点:新泰市汶南北安庄。本组为灰—深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中厚层云斑灰岩夹少量黄灰色薄层白云质泥质灰岩或白云岩。主要生物有头足类:Polydesmia zuezshanensis,P.poshanensis,P.canaliculate,Ordosoceras quasilineatum;三叶虫:Eoisotelus orientalis等。聊城境内保存不全。 土峪组,陈均远等(1984)命名,命名地点:淄博市淄川区土峪东山。本组为黄灰色薄—中厚层泥晶白云岩,局部有角砾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聊城境内偶有分布。 五阳山组,命名地点:淄博市淄山区八徒镇附近的五阳山。本组主要为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云斑灰岩和含燧石结核灰岩。主要生物有头足类,聊城境内偶有分布。其上与中奥陶统阁庄组,下与土峪组均为整合接触,厚度一般大于200m。主要生物有头足类:  Tofangoceras pauciannulatum, Dideroceras  wemnanense ,   Wennanoceras            sp .stereoplasmoceras pseudoseptatum ,Discoactinoceras wuyangshanense  ,  Bassleroceras  xintaiense  ,  Amenoceras resseri ,  A.richthofeni 阁庄组,是陈均远等(1975)命名的,命名地点在新泰市汶南果庄。该组主要为黄灰色中、薄层泥晶白云岩,局部有角砾状白云岩夹钙质页岩。其上与八陡组,下与下奥陶统五阳山组均为整合接触。聊城境内偶有分布。 八陡组,是陈均远等(1975)命名的,命名地点在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附近的五阳山北坡。该组主要为灰一深灰色厚层泥晶一细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厚24—238m。其下与阁庄组整合接触,上与上石炭统本溪组假整合接触。聊城境内偶有分布。主要生物有头足类:Gonioceras  badouense , G.centrale , G.alsrium,Badouceras pyriforme, Gorbyoceras planonvexum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