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节庆习俗
发布:2014-5-26 15:08:11 来源:冠县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是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上年腊月三十日开始,连续庆贺数日,向有正月十五前均为“过年”的说法。
除夕,俗称“年三十”。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打满1缸水,抱足3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除夕之日,还要祭祖先、祭天地。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各个供奉的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之忌。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做“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入夜,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看电视,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震耳欲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食之前,先上供。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包饺子时放入一枚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还有的包花生、枣、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得子,人丁兴旺。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初一,为春节的主日。是日,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饭后,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向街邻亲友拜年。在农村,从长辈起,先近支后远支,先本族后外族。当长辈的在家接待宾客,一群群的年青人来来往往,挨门拜年贺岁。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见面发财”或“新喜”,即使平日不睦,或有什么隔阂,也各自拱手互祝一顺百顺,吉祥如意。拜年一直到近中午时结束。
初二,早上吃饺子,饭后送“家堂”。送“家堂”一直送到林地(墓地),焚纸、烧香、鸣放鞭炮。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走亲戚,流传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的说法。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日盛,从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接连不断。
正月里禁忌很多。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名曰“年饭”,年饭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可好可差,但葱、芥、蒜、韭、辣椒这5样生拌凉菜必须要有,称之“五辛盘”。农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说是“一年啦,谁不算算”;妇女不能串门,即使同住一院,这5天也互不走动,叫“忌门”;不许扫地,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更不能倒土,传说,初一地上有元宝,扫地倒土把元宝倒掉不吉利;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厂矿多举行团拜、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从事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淡化,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时代色彩明显增强,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破五日 正月初五,统称“破五”。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走亲戚,也不能动刀尺做针线,不准用生米、生面下锅;过了这天就不再忌讳,故称作“破五”。这一天,临清一带常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磕头,接着把神祖牌位收存起来,鸣放三声“炮”后,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前去上坟。阳谷、莘县一带,则是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线缠住,放在床铺底下压起来,到初五这天才拿出来,谓之“破五日”,聊城、东阿一带,各家各户包饺子,把包饺子称作“捏五”。茌平一带还有送穷的习惯,称作“五穷”。这天,人们忌拜年,用放鞭炮的形式来“赶五穷”、“打五穷”,人们称之为“打穷气”。在城镇经商的家庭中,则把初五这天定为财神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小年”,也叫“灯节”。城镇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传统过3天,即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民间组织戏班演戏,举办龙灯会,并有玩旱船、秧歌、高跷、竹马、骑毛驴、舞狮、灯会等文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城镇沿街便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男女老幼争相观赏、品评,热闹异常,称为“闹元宵”。
在传统的文娱节目中,“龙灯”、“舞狮”最为精彩。
玩龙灯 龙灯的扎制颇见精巧,龙灯的舞动则需要10多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在紧锣密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腾空飞舞,狂热奔放,显现出翻江倒海磅礴之势,并有“打折”、“退皮”及“龙打滚”等惊险动作。有时,各路龙灯恰聚一处,数条巨龙汇集表演“抢龙珠”。只见五彩缤纷,玲踔奋舞,大有雷霆万钧、暴风骤雨之势。龙舞象征该年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聊城龙湾的龙灯舞曾多次进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玩狮子 亦称“舞狮”。其外貌和真狮相似,全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庞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狮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张一合。另一个引狮人,武士打扮,身穿密钮扣的唐代灯笼裤衫,红条束腰,青帕裹头,足登快靴,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既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跌扑等,模仿动作上也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等技巧,其动作活泼逼真、维妙维肖。
近年来,城镇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烟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热闹闹,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烟火,居街燃放,热闹非凡。闹元宵之俗,年盛一年。聊城、临清、高唐一带,农村元宵节插花树的风气盛行。其作法是:先用枣树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最后再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在希望当年棉花丰收。花姑节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据传,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至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传,这
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收;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民间称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是日早起,农村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屋内、院内、街门口和场院地面上,撒成囤形,称此为“粮仓”或“粮囤”,中间放少许麦、豆、谷等粮食,用砖块压住,称为“填仓”,意祈“五谷丰登”。屋内灰囤中压几枚硬币或纸币,称为“钱囤”;二月二打囤,以灰画地为安囤,在囤里面放鞭炮为涨囤,意为希望粮食多得囤中盛不下,以实现“大囤尖,小囤流”的美好愿望。因为二月二这天恰在惊蛰前后,各种毒虫开始活动。人们为了避免毒虫伤害,故用食油煎一些年糕,以此表示将毒虫熏死或熏跑;一般在这天用木棍敲敲房梁惊吓老鼠,也有敲铜锣或铜盆惊吓老鼠的。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恫吓老鼠不再出来糟踏粮食。是日,城乡居民家家炒蝎豆,也称作“炒蝎子爪”或“炒蝎子肚”。蝎子豆,一般是选用粒大饱满的黄豆,用盐水浸泡(此盐水中加入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经24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此豆香脆可口。炒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据说二月二这天,“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此俗历久不衰。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这天是龙的生日,于是家家把石磨的上盖支起来。是日,改善生活,吃饺子曰“吃龙耳”,吃馒头曰“吃龙蛋”,吃面条曰“吃龙须”,均取吉祥之意。 ’
此外,二月二这天,忌讳动针线和推磨。传说,这天动针线会戳瞎龙眼,这天推磨会压了龙头。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民间传说,寒食这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贞之士介子推被焚死绵山之日。人们不忍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俗语:“清明寒食紧挨着”,民间大都把这两个日子合为一个,一般叫“清明节”,农村则称“寒食”,但过节的时间却是在清明这天。
清明节 早上吃鸡蛋、单饼,喝麦仁、玉米仁或高梁米稀饭。此时正值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农村,这天则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犒赏其一年的辛劳,故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之说。
清明节 这天,在农村,家家户户均于凌晨折柳插于门框两边、窗上、梁上,,)床铺的席后面等地方,称“插柳”,旧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谚。农家老太太还有用柳条抽打墙壁、灶间、席后、床下、旮旯的风俗,一边抽打一边念道:“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枝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蛰”,认为插柳能Jr顷阳气,迎吉祥、避邪祟。同时又有勉励人们珍惜光阴之意。
清明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清明节为“鬼节”、“冥节”。旧时,境内居民均有上坟之风俗。是日,一般是下辈人带着供品,烧纸、香等,扛着铁铣,到自己的祖茔林地,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纸燃香,叩拜祭奠,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并于每座墓顶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表示子孙曾来上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以示对祖先的悼念。现农村中尚有“插柳”、“上坟”之风俗,但多不再从事烧纸、摆祭品等迷信活动。建国后,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民间习惯称作“五月单五”,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纪念日。相传,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里,意为让水中鱼吃粽子莫吃屈原身体。此俗流传至今。节日,城乡居民仍有吃粽子的习,顷,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是日,家家户户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或胸前戴有内装雄黄、艾叶等驱虫物的“香荷包”。此俗至今农村尚存。也有在节日前一天,把少许雄黄酒撒入公共水井中,家家户户都可以喝到含有雄黄浸过的水,据说亦能驱灾避邪。今已无此俗。
端午节正值麦收大忙之时,农村有看丈母之俗,称为“看夏麦”,并帮助岳丈家“忙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要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此俗少数农村至今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是日,日影长至终极,是一年之中白日最长的一天。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这天中午,家家爱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意为防暑降温,故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高唐人则喝凉粉,聊城人则喜惯喝绿豆面叶,以后若干天内,中午则大部分喝绿豆汤。
六月初一 俗称“过半年”、“小年下”。旧时,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境内至今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俗语。人们便在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晶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是日中午,农村家家户户包饺子,延续至今。
六月六 六月初六晒龙袍的习俗,由宋代沿袭至今。是日,俗称“晒衣节”。这一天,人们常把贵重衣物、书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整个夏秋不生虫,旧时寺庙中的和尚、僧、尼,也要把僧袍和经书搬出晾晒,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观看,以至形成庙会。这时,小麦打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面馍馍、包子等食品,供于庭院祭拜天地;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面粉炒熟,加糖水冲食,谓之“吃炒面”。
境内还有一种风俗,即这年六十六岁的老人,不论何时生人,都在六月六日过生日。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父母做寿,礼物是一块肥肉,故民间有“六十六,吃块肉”的说法。老人在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样倒坐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为祈望自己长命百岁。
阳谷、聊城、高唐一带盛产莲藕。六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故在六月六这天;人们还有赏荷的习惯,十里八乡的男女一齐拥到荷花盛开之处,观赏荷花的美姿,女青年故意指示男友下水摘荷赠送于己,以表爱情。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七夕,俗称“乞巧节”。相传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又称“情人节”、“双星节”,汉代《淮南子》一书中有“鸟鹊填河渡织女”的记载。民间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这天,喜鹊大部分见不到,都上天给牛朗织女搭鹊桥了。是日夜晚三更后,在葡萄架下还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旧时,七夕晚上,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一些好奇的少男少女专于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听牛郎织女久别欢会和就要分离而哭泣的喁喁情话,能听到隐隐泣声,则就算得到了智巧。还有一些情意绵绵的青年男女事前相约,这天晚上,也要到葡萄架下相会。昔日,境内也有此俗,七夕这天,父母对新出嫁的闺女,都要接回娘家。意为鉴于织女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为了保护女儿女婿的幸福生活,不可不防天地发觉他们长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施于强迫分开。今已无此风俗。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是祭祖的日子,俗称“鬼节”。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冥钞、冥衣、纸牛、纸马、盂兰盆之类,带上瓜果供品上坟祭祖;庵观寺院放焰口设盂兰盆会,传为目莲僧救母之日。此俗在境内已基本绝迹。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庆祝中秋节也有庆祝一年丰收的意思。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外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旧时农家有中秋之夜拜月、赏月之俗。当月亮刚刚升起时,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讲究的人家要挂上月光码子,上面印的是一个类似嫦娥奔月.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只小兔,然后摆上供品,有月饼、西瓜、苹果、梨、栗等果品,另外还要特别供上一把青豆,说是喂玉兔的。布置完毕,烧香叩拜,因月属阴,所以拜月者均是妇女。拜月时,老太太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拜后,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有庆团圆,全家欢乐之意。今拜月之俗,区内已无,但欢度中秋佳节之俗年盛一年。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等食品馈送亲友;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举行以吃月饼为主的家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九”。汉代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习惯,历代相沿,故也称此日为“菊花节”。旧时,文人学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乡间多不过此节。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寒衣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旧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上坟添土祭祖,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还用彩纸剪做些衣帽、纸箱、纸牛、纸马,一齐焚于墓前,另.有同族后代祭扫祠堂。已出嫁闺女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谓之添“御寒衣”。至今,区内农村居民仍有上坟祭祖遗俗。建国前,大户之家雇有长工、短工,是日,主人与之算清帐目放其回家,故称“散工日”或“结帐日”。建国后,居民多于是日改善生活,庆贺丰收。
冬至 冬至,意为寒冬已到,也称“数九”。是日,家家吃扁食(水饺)。相传,冬至吃扁食不冻耳朵。现农村仍有冬至吃扁食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境内居民多于是日晨喝“腊八粥”(此粥多以粘米、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传统习俗把腊八这天作为济贫的日子,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叫花子上门,则有求必应。和尚、尼姑也于是日纷纷到各村化缘,当地村民十分乐于施舍钱米。这天也是为女孩穿耳孔、戴耳环的日子。建国后,区内已无此俗。城乡居民喜于是日做腊八蒜,以备春节食用,即把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到时雪白的蒜办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俗为送灶王爷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时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善恶的神,人们将其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或“灶王爷”。他于每年的这天,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兰次,为此家家为他设祭饯行,谓之“祀灶”。旧时,家家户户多买些麦芽糖果、大枣等物品,还要用秫秸篾扎纸马、叠元宝,于是日晚间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把旧灶王爷揭下来,与纸马一起焚烧。尔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在区内祀灶之俗已除,买糖分食之俗仍然存在。
这天,除祀灶外,还有打扫卫生的习俗。全家人动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彻底清扫,以致锅碗瓢盆擦拭一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此俗始于周代,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除上述节日习俗外,伊斯兰教自有其节日习俗。其主要宗教节日有圣纪节、开斋节(尔德节、肉致节)和古尔邦节等3大节日。圣纪节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日而举行,故又称“圣忌节”。穆斯林习,顷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开斋节 按教义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期间,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之
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直到九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晚看到新月后第二天(教历十月一日)即为开斋节。这天,穆斯林沐浴更衣,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赛拉木”(问好的意思),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古尔邦节 开斋节后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宰牲”的意思。所以,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屠牛,一部分献给清真寺,其余用来赠送亲友或款待客人。
另外尚有“盖德尔夜”。教历九月二十七日夜,也称“坐夜”或“守夜”。这天夜里,穆斯林家家门口、院中挂灯约3小时,意为照着古人(去世的先人)回家来看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节庆习俗不断变化。城镇居民比较重视“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国家法定节日,农历节日除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较大传统节日外,过其他节日者较少。农村居民按古历过的传统节日在逐步减少,诸如“鬼节”、“乞巧节、”、“过半年”、“辞灶”等节日大多废止不过,庆祝国家规定节日的则愈来愈多。
除夕,俗称“年三十”。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打满1缸水,抱足3日柴。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除夕之日,还要祭祖先、祭天地。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各个供奉的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之忌。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做“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入夜,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看电视,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震耳欲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食之前,先上供。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包饺子时放入一枚铜钱(现为硬币),谁吃到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谁的福气大,来年发财。还有的包花生、枣、栗子,主要用意是祈求早得子,人丁兴旺。饭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磕头钱,即“压岁钱”。
初一,为春节的主日。是日,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饭后,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向街邻亲友拜年。在农村,从长辈起,先近支后远支,先本族后外族。当长辈的在家接待宾客,一群群的年青人来来往往,挨门拜年贺岁。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见面发财”或“新喜”,即使平日不睦,或有什么隔阂,也各自拱手互祝一顺百顺,吉祥如意。拜年一直到近中午时结束。
初二,早上吃饺子,饭后送“家堂”。送“家堂”一直送到林地(墓地),焚纸、烧香、鸣放鞭炮。是日,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走亲戚,流传有“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的说法。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日盛,从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接连不断。
正月里禁忌很多。主要有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初五之前的食品要在除夕之前做好,名曰“年饭”,年饭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可好可差,但葱、芥、蒜、韭、辣椒这5样生拌凉菜必须要有,称之“五辛盘”。农村中在除夕和元旦必吃生蒜,说是“一年啦,谁不算算”;妇女不能串门,即使同住一院,这5天也互不走动,叫“忌门”;不许扫地,扫地只能从外往里扫,更不能倒土,传说,初一地上有元宝,扫地倒土把元宝倒掉不吉利;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厂矿多举行团拜、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从事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已大大简化、淡化,多数家庭以看电视节目代替守岁,以走访致意表示拜年,时代色彩明显增强,但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破五日 正月初五,统称“破五”。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走亲戚,也不能动刀尺做针线,不准用生米、生面下锅;过了这天就不再忌讳,故称作“破五”。这一天,临清一带常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煮好饺子上供、烧纸、磕头,接着把神祖牌位收存起来,鸣放三声“炮”后,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前去上坟。阳谷、莘县一带,则是在除夕日把剪刀用布包好或用线缠住,放在床铺底下压起来,到初五这天才拿出来,谓之“破五日”,聊城、东阿一带,各家各户包饺子,把包饺子称作“捏五”。茌平一带还有送穷的习惯,称作“五穷”。这天,人们忌拜年,用放鞭炮的形式来“赶五穷”、“打五穷”,人们称之为“打穷气”。在城镇经商的家庭中,则把初五这天定为财神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小年”,也叫“灯节”。城镇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传统过3天,即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民间组织戏班演戏,举办龙灯会,并有玩旱船、秧歌、高跷、竹马、骑毛驴、舞狮、灯会等文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城镇沿街便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男女老幼争相观赏、品评,热闹异常,称为“闹元宵”。
在传统的文娱节目中,“龙灯”、“舞狮”最为精彩。
玩龙灯 龙灯的扎制颇见精巧,龙灯的舞动则需要10多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在紧锣密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腾空飞舞,狂热奔放,显现出翻江倒海磅礴之势,并有“打折”、“退皮”及“龙打滚”等惊险动作。有时,各路龙灯恰聚一处,数条巨龙汇集表演“抢龙珠”。只见五彩缤纷,玲踔奋舞,大有雷霆万钧、暴风骤雨之势。龙舞象征该年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聊城龙湾的龙灯舞曾多次进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玩狮子 亦称“舞狮”。其外貌和真狮相似,全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庞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狮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张一合。另一个引狮人,武士打扮,身穿密钮扣的唐代灯笼裤衫,红条束腰,青帕裹头,足登快靴,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既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跌扑等,模仿动作上也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等技巧,其动作活泼逼真、维妙维肖。
近年来,城镇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烟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热闹闹,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烟火,居街燃放,热闹非凡。闹元宵之俗,年盛一年。聊城、临清、高唐一带,农村元宵节插花树的风气盛行。其作法是:先用枣树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最后再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在希望当年棉花丰收。花姑节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据传,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收。“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至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传,这
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收;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民间称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是日早起,农村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屋内、院内、街门口和场院地面上,撒成囤形,称此为“粮仓”或“粮囤”,中间放少许麦、豆、谷等粮食,用砖块压住,称为“填仓”,意祈“五谷丰登”。屋内灰囤中压几枚硬币或纸币,称为“钱囤”;二月二打囤,以灰画地为安囤,在囤里面放鞭炮为涨囤,意为希望粮食多得囤中盛不下,以实现“大囤尖,小囤流”的美好愿望。因为二月二这天恰在惊蛰前后,各种毒虫开始活动。人们为了避免毒虫伤害,故用食油煎一些年糕,以此表示将毒虫熏死或熏跑;一般在这天用木棍敲敲房梁惊吓老鼠,也有敲铜锣或铜盆惊吓老鼠的。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恫吓老鼠不再出来糟踏粮食。是日,城乡居民家家炒蝎豆,也称作“炒蝎子爪”或“炒蝎子肚”。蝎子豆,一般是选用粒大饱满的黄豆,用盐水浸泡(此盐水中加入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经24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此豆香脆可口。炒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据说二月二这天,“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此俗历久不衰。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这天是龙的生日,于是家家把石磨的上盖支起来。是日,改善生活,吃饺子曰“吃龙耳”,吃馒头曰“吃龙蛋”,吃面条曰“吃龙须”,均取吉祥之意。 ’
此外,二月二这天,忌讳动针线和推磨。传说,这天动针线会戳瞎龙眼,这天推磨会压了龙头。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民间传说,寒食这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贞之士介子推被焚死绵山之日。人们不忍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俗语:“清明寒食紧挨着”,民间大都把这两个日子合为一个,一般叫“清明节”,农村则称“寒食”,但过节的时间却是在清明这天。
清明节 早上吃鸡蛋、单饼,喝麦仁、玉米仁或高梁米稀饭。此时正值仲春,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旧时富裕、悠闲者多于此日携酒食到野外游玩赏春,称为“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袭至今。农村,这天则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犒赏其一年的辛劳,故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之说。
清明节 这天,在农村,家家户户均于凌晨折柳插于门框两边、窗上、梁上,,)床铺的席后面等地方,称“插柳”,旧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谚。农家老太太还有用柳条抽打墙壁、灶间、席后、床下、旮旯的风俗,一边抽打一边念道:“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枝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蛰”,认为插柳能Jr顷阳气,迎吉祥、避邪祟。同时又有勉励人们珍惜光阴之意。
清明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清明节为“鬼节”、“冥节”。旧时,境内居民均有上坟之风俗。是日,一般是下辈人带着供品,烧纸、香等,扛着铁铣,到自己的祖茔林地,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纸燃香,叩拜祭奠,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并于每座墓顶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表示子孙曾来上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以示对祖先的悼念。现农村中尚有“插柳”、“上坟”之风俗,但多不再从事烧纸、摆祭品等迷信活动。建国后,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民间习惯称作“五月单五”,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纪念日。相传,这天人们包粽子投入江里,意为让水中鱼吃粽子莫吃屈原身体。此俗流传至今。节日,城乡居民仍有吃粽子的习,顷,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是日,家家户户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或胸前戴有内装雄黄、艾叶等驱虫物的“香荷包”。此俗至今农村尚存。也有在节日前一天,把少许雄黄酒撒入公共水井中,家家户户都可以喝到含有雄黄浸过的水,据说亦能驱灾避邪。今已无此俗。
端午节正值麦收大忙之时,农村有看丈母之俗,称为“看夏麦”,并帮助岳丈家“忙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要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此俗少数农村至今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是日,日影长至终极,是一年之中白日最长的一天。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这天中午,家家爱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意为防暑降温,故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这天,高唐人则喝凉粉,聊城人则喜惯喝绿豆面叶,以后若干天内,中午则大部分喝绿豆汤。
六月初一 俗称“过半年”、“小年下”。旧时,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境内至今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俗语。人们便在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晶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是日中午,农村家家户户包饺子,延续至今。
六月六 六月初六晒龙袍的习俗,由宋代沿袭至今。是日,俗称“晒衣节”。这一天,人们常把贵重衣物、书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整个夏秋不生虫,旧时寺庙中的和尚、僧、尼,也要把僧袍和经书搬出晾晒,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观看,以至形成庙会。这时,小麦打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面馍馍、包子等食品,供于庭院祭拜天地;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面粉炒熟,加糖水冲食,谓之“吃炒面”。
境内还有一种风俗,即这年六十六岁的老人,不论何时生人,都在六月六日过生日。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父母做寿,礼物是一块肥肉,故民间有“六十六,吃块肉”的说法。老人在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样倒坐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为祈望自己长命百岁。
阳谷、聊城、高唐一带盛产莲藕。六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故在六月六这天;人们还有赏荷的习惯,十里八乡的男女一齐拥到荷花盛开之处,观赏荷花的美姿,女青年故意指示男友下水摘荷赠送于己,以表爱情。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七夕,俗称“乞巧节”。相传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又称“情人节”、“双星节”,汉代《淮南子》一书中有“鸟鹊填河渡织女”的记载。民间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这天,喜鹊大部分见不到,都上天给牛朗织女搭鹊桥了。是日夜晚三更后,在葡萄架下还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旧时,七夕晚上,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一些好奇的少男少女专于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听牛郎织女久别欢会和就要分离而哭泣的喁喁情话,能听到隐隐泣声,则就算得到了智巧。还有一些情意绵绵的青年男女事前相约,这天晚上,也要到葡萄架下相会。昔日,境内也有此俗,七夕这天,父母对新出嫁的闺女,都要接回娘家。意为鉴于织女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为了保护女儿女婿的幸福生活,不可不防天地发觉他们长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施于强迫分开。今已无此风俗。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是祭祖的日子,俗称“鬼节”。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冥钞、冥衣、纸牛、纸马、盂兰盆之类,带上瓜果供品上坟祭祖;庵观寺院放焰口设盂兰盆会,传为目莲僧救母之日。此俗在境内已基本绝迹。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庆祝中秋节也有庆祝一年丰收的意思。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外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旧时农家有中秋之夜拜月、赏月之俗。当月亮刚刚升起时,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讲究的人家要挂上月光码子,上面印的是一个类似嫦娥奔月.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只小兔,然后摆上供品,有月饼、西瓜、苹果、梨、栗等果品,另外还要特别供上一把青豆,说是喂玉兔的。布置完毕,烧香叩拜,因月属阴,所以拜月者均是妇女。拜月时,老太太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拜后,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有庆团圆,全家欢乐之意。今拜月之俗,区内已无,但欢度中秋佳节之俗年盛一年。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等食品馈送亲友;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举行以吃月饼为主的家宴。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九”。汉代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习惯,历代相沿,故也称此日为“菊花节”。旧时,文人学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乡间多不过此节。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寒衣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旧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上坟添土祭祖,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还用彩纸剪做些衣帽、纸箱、纸牛、纸马,一齐焚于墓前,另.有同族后代祭扫祠堂。已出嫁闺女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谓之添“御寒衣”。至今,区内农村居民仍有上坟祭祖遗俗。建国前,大户之家雇有长工、短工,是日,主人与之算清帐目放其回家,故称“散工日”或“结帐日”。建国后,居民多于是日改善生活,庆贺丰收。
冬至 冬至,意为寒冬已到,也称“数九”。是日,家家吃扁食(水饺)。相传,冬至吃扁食不冻耳朵。现农村仍有冬至吃扁食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境内居民多于是日晨喝“腊八粥”(此粥多以粘米、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传统习俗把腊八这天作为济贫的日子,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叫花子上门,则有求必应。和尚、尼姑也于是日纷纷到各村化缘,当地村民十分乐于施舍钱米。这天也是为女孩穿耳孔、戴耳环的日子。建国后,区内已无此俗。城乡居民喜于是日做腊八蒜,以备春节食用,即把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到时雪白的蒜办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俗为送灶王爷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时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善恶的神,人们将其尊称为“东厨司令”、“灶君”、“灶王”或“灶王爷”。他于每年的这天,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兰次,为此家家为他设祭饯行,谓之“祀灶”。旧时,家家户户多买些麦芽糖果、大枣等物品,还要用秫秸篾扎纸马、叠元宝,于是日晚间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把旧灶王爷揭下来,与纸马一起焚烧。尔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在区内祀灶之俗已除,买糖分食之俗仍然存在。
这天,除祀灶外,还有打扫卫生的习俗。全家人动手,把家具等全部搬到院子里彻底清扫,以致锅碗瓢盆擦拭一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此俗始于周代,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除上述节日习俗外,伊斯兰教自有其节日习俗。其主要宗教节日有圣纪节、开斋节(尔德节、肉致节)和古尔邦节等3大节日。圣纪节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日而举行,故又称“圣忌节”。穆斯林习,顷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开斋节 按教义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期间,穆斯林只能在日出之
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直到九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晚看到新月后第二天(教历十月一日)即为开斋节。这天,穆斯林沐浴更衣,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赛拉木”(问好的意思),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古尔邦节 开斋节后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宰牲”的意思。所以,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屠牛,一部分献给清真寺,其余用来赠送亲友或款待客人。
另外尚有“盖德尔夜”。教历九月二十七日夜,也称“坐夜”或“守夜”。这天夜里,穆斯林家家门口、院中挂灯约3小时,意为照着古人(去世的先人)回家来看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节庆习俗不断变化。城镇居民比较重视“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元旦等国家法定节日,农历节日除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较大传统节日外,过其他节日者较少。农村居民按古历过的传统节日在逐步减少,诸如“鬼节”、“乞巧节、”、“过半年”、“辞灶”等节日大多废止不过,庆祝国家规定节日的则愈来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