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冠县新闻

聊城回族抗日英雄金方昌

发布:2014-9-5 15:10:51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金方昌

山西代县的金方昌烈士纪念碑

金方昌烈士当年就是被捆绑在这棵树上,受尽严刑拷打

  被打断一只胳膊,挖掉一只眼睛,他手蘸着眼睛里流出的鲜血在牢房的墙壁上写道: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在奔赴刑场的路上,他大声疾呼:“日本强盗,狗汉奸,抗日人民是杀不完的!”

  这是一位抗日英雄,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他视死如归。这一年是1940年,他,金方昌,一位只有19岁的聊城回族青年,牺牲在山西省代县北城门外的刑场上。

  2014年9月4日,初秋的天气碧空万里。记者在聊城傅斯年陈列馆要采访一个人,他叫林虎。

  虽然,金方昌已牺牲74年,但近日坐在记者面前的林虎,在谈到伯父金方昌的事迹时,眼睛里有泪光闪烁。

  他14岁离家

  自幼受到新思想教育

  在济南投身于学生运动

  林虎介绍说,1921年6月,四伯父金方昌出生在聊城古城内步云阁街上的一个普通回族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有六个男孩,金方昌排行老四。

  金方昌的父亲在古城开了一家书局,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先进思想的书籍摆上书架。作为书局帮工的金方昌,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他喜欢读这些书籍。也正是这样,新思想的种子在他心里扎根。

  当时的金方昌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嫉恶如仇,甚至爱打抱不平,家里人都称呼他“四磙子”。这样的性格注定不会平庸地生活在沉闷的环境里,他准备出去闯闯。14岁那年,金方昌跟随三哥金默生来到济南。本来,金默生在济南就投身于学生运动,因此,金方昌在济南很快也参加了学生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11月,金方昌就要报名当兵。他说:“我年轻也能办大事,当兵杀敌,为人民报仇雪恨,不比流亡好吗?”最后,他与哥哥金默生一起来到山西临汾。在临汾山西民族革命大学第二分校第二中队学习时,他与学员们抄了阎锡山部队高级参议张慕陶的家,烧了张慕陶的文件,并将张慕陶痛打了一顿。金方昌还加入了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一名先锋队队员。

  他17岁入党

  在抗日最前线工作

  被群众称为“小金同志”

  1938年,17岁的金方昌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位受先进思想影响的青年真正成长为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入党后,金方昌向党组织强烈要求到抗日最前线工作。

  1938年民族革命大学毕业后,金方昌被派往晋察冀边区,分配到山西代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后来,金方昌又被派往代县城南赵家湾任区委书记。虽然,金方昌只有17岁,但他已经成为成熟的抗日战士。他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建立“武装模范队”,并兼任政委,向群众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党的政策,帮助群众种地、挑水。当地群众并没有把他当做领导,都亲切地称呼他“小金同志”。

  林虎告诉记者,1940年2月,身为代县城南赵家湾区委书记的金方昌兼任中共代县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当时,金方昌的工作地点就在大西庄村外一个山崖上的窑洞里。白天帮助群众劳动,晚上带领民兵到县城附近割电线,埋地雷,袭扰敌人,与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林虎说,伯父金方昌对敌人来说就是肉中刺,甚至,为了抓住金方昌,敌人的悬赏达到五千元。

  他19岁牺牲

  严刑拷打不屈不挠

  视死如归英勇就义

  1940年秋末,日军对代县根据地进行“扫荡”,代县县委指示,必须在敌人封锁通往根据地的各个山口前把公粮赶运到山里。接到通知后,金方昌和战友在大西村开会研究工作。

  不幸的是,早被敌人收买的汉奸探知金方昌在大西村的消息后,连忙将消息上报给驻代县的日军和伪军。2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村子。金方昌用手枪击毙了两个敌人,并且边打边撤退。子弹用完后,他将随身携带的文件和枪埋在了路边沟里。大西村周围沟壑纵横,金方昌沿着沟底奔跑。但是,很快就被敌人的马队追上。这一天是11月22日。

  大西村村中央是一座太子庙,庙里有两颗柏树。敌人把金方昌绑在柏树上,对他进行严刑拷打。

  “枪藏到哪里去了?八路军在干什么?”

  “枪留着打日本汉奸,八路军在抗日。”

  这些简单的唇枪舌战夹杂着严刑拷打,一边是穷凶极恶,一边是大义凛然。

  林虎介绍说,在太子庙里,敌人对金方昌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拷打。随后,金方昌被押到代县城里日军驻代县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部后院有水牢,敌人把金方昌投入水牢。汉奸警备队长郞豹武引诱金方昌自首,遭到金方昌严辞拒绝。

  金方昌在当年11月27日被带到日本特务机关进行审讯,并被施以酷刑。敌人把他按倒在铺满石子的地板上,用木杠子猛压他赤裸的双腿,石子上沾满了鲜血,直至其昏迷。更为残酷的是,敌人打断了他一只胳膊,并用尖刀把他的左眼挖掉。

  坐在记者面前的林虎说到这里,眼睛里已经充满泪水。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继续向记者讲述伯父金方昌感人的英雄故事。

  林虎说,伯父金方昌回到牢房后,用手指蘸着从左眼里流出的鲜血,在牢狱的墙上写下了“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的悲壮言语。

  1940年12月3日,代县县城大集。木笼拉着金方昌和战友们行走在大街上。“日本强盗,狗汉奸,抗日人民是杀不完的”,“父老乡亲们,日伪的日子不会长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我们抗日救国一定会胜利!”这是金方昌最后的呐喊。当日,金方昌牺牲在代县城北门的刑场上,年仅19岁。

  他的名字

  为纪念金方昌

  大西村改名“方昌村”

  近日,接受采访时,林虎说,金方昌牺牲后的当天晚上,代县县委组织了一支抢尸队来到刑场,但并未发现金方昌的遗体。后来才知道,曾经与金方昌一起工作过的赵家湾区区政府的联络员张德成,冒着生命危险将金方昌的遗体偷偷抢运出来,掩埋在雁门关下的一个小山坡上。也正是张德成的义举,才让金方昌烈士的遗体得以安葬。

  代县人民对金方昌很有感情,他们与山东“小金”情同手足。在金方昌就义的第二天,两份万言控诉书贴在代县伪县政府和日本宪兵队门口。年仅19岁的金方昌牺牲后,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金方昌烈士,并将他生活战斗过的大西庄改名为“方昌村”,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同时授予金方昌烈士为“模范共产党员”。并且,代县县委在方昌村召开追悼大会,沉痛追悼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金方昌。

  1986年,聂荣臻元帅为金方昌烈士纪念碑题字——抗日民族英雄金方昌烈士永垂不朽!

  ■延伸阅读

  将“金”姓改为“林”姓

  金家人为躲避迫害隐姓埋名

  作为金方昌烈士的侄子,林虎曾经在2009年和2010年亲自赶到代县。大西村、太子庙、日军警备司令部水牢、雁门关以及大西村周围的沟沟壑壑。他依稀看到的是伯父金方昌当年的足迹。那个曾经与敌人拼杀,那个曾经在沟壑里奔跑的伯父,让林虎的泪水一次次决堤。

  金方昌烈士只留下一张照片

  金方昌出生在聊城古城里步云阁街上的回族家庭,自幼读书,1935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中学学习,初中毕业后,也就是14岁那年,他跟随胞兄金默生来到济南,从此投身于学生运动。

  17岁,他到抗日前线工作。19岁被日伪军抓捕,受尽严刑拷打。1940年12月3日,金方昌英勇就义。

  19岁的生命历程并不长,但是,金方昌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活得精彩,活得惊天动地。遗憾的是,在金方昌去世后,竟然没有找到他的一张照片。

  没有烈士的遗照,这是一家人难以搁置下的一件心事。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林虎的母亲找到了金方昌的初中老师。幸运的是,在初中毕业的档案上,保留着金方昌的照片。

  “伯父只留下这么一张照片,很珍贵!”林虎手持金方昌的照片说。这张照片上金方昌面庞稚嫩,显然还是一个孩子。金方昌留给世间的除了感人的英雄事迹,就是这张唯一能让人瞻仰的照片。

  金家人为躲避迫害隐姓埋名

  林虎说,金方昌牺牲后,在延安工作的金默生最早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但是,聊城还是敌占区,为了不让生活在聊城的家人受到迫害,金默生给家人来信,告诉家人马上隐姓埋名。

  接到信后,家人随即将“金”姓改为“林”姓,这也是作为金方昌侄子的林虎为什么姓“林”的原因。林虎说,父辈有六个弟兄,除了在上海、武汉等地工作的,在聊城生活的父亲金耀昌和叔叔金尔昌分别改成了“林耕”和“林毅”。

  侄子每年都到陵园祭奠金方昌

  林虎说,伯父金方昌牺牲时只有19岁,没有留下后代。因此,作为侄子的林虎每年都要到伯父的坟墓前祭奠。

  林虎介绍,代县于1946年7月解放,该年建起了代县烈士陵园,陵园中树立着高大的金方昌烈士纪念碑,每年的12月3日,都会有很多群众自发前来吊唁。更令林虎感动的是,太子庙正门上不是匾额,而是悬挂着金方昌的事迹。当林虎走到大街上采访老人时,很多老人依然记得那个曾经的“小金”,并且说:“小金是山东人,好样的!”

  1954年,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邯郸落成,金方昌烈士的遗体由代县雁门关移往该陵园安葬。在烈士纪念堂,陈列着烈士的遗像和战斗中用过的一副绑腿,并陈列着烈士在监狱里写的绝命诗及遗书的抄本。

  睹物思人,林虎在这里找到了伯父金方昌的影子,在伯父的影子里,他感受到的是一位英烈伯父给他的一次次震撼,以至于他每每提到伯父金方昌时都眼含热泪。

  (记者 于新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