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冠县新闻

聊城的国医堂深耕基层 如何叫好又叫座

发布:2014-10-14 10:27:1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古香古色的装饰,典雅大方的布局,厚重的木质匾额……自去年以来,在聊城市一些社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中,散发着浓郁中医药文化气息的国医堂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了解,到明年底,我市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乡镇卫生院都将提供中医药服务,国医堂建设也将实现基本全覆盖。针灸、拔罐、推拿、刮痧,这些一度与基层百姓疏远的中医治疗技术,今后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特色鲜明、方便百姓的国医堂中医诊疗服务深耕基层。那么,它在我市推行的状况怎样?百姓的接受程度如何?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观现象——

  百姓看病方便实惠 国医堂人气很旺

  11日,记者走进东阿县铜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一楼大厅,淡淡的中药气味与浓浓的传统中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中药房、中医理疗、中药熏蒸、中医针灸等科室国医堂内一应俱全。在服务大厅,十几位老人正在排号接受体质辨识服务。“有病看病,无病养生,离家近,费用低,还能报销,这国医堂建得很好。”一位人评价说。

  在各治疗室,前来看病的患者也络绎不绝,他们多数都是辖区居民,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远道患者。

  “俺孩子吃零食吃多了,消化不好,肚里难受,我想让这里的老中医给孩子瞧瞧病。”东阿县陈集乡的张树敏对记者说,中医药治这种病效果好,不需要输液、打针,费用还低。

  “一包药最多十几块钱,很便宜,并且这里还能用新农合报销,老百姓看病既方便又实惠!”张树敏说着,向记者出示了一下他的农村合作医疗本。

  在该诊室坐诊的是秦秀凤老中医,虽然病号排成了队,但她仍“望闻问切”给每一位患者认真把脉,在详细了解病情之后再开药方,有的还要叮嘱一下患者饮食应注意的事项。

  记者注意到,该国医堂内的拔罐、穴位敷贴、针灸等服务价格都比较实惠,收费最高的隔物灸法为22元,收费最低的服务项目如烤电、穴位敷贴仅7元。

  据铜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国医堂是去年8月份由门诊综合楼改建而成,主要开展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耳压等中医药方法辩证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等八大服务项目。

  由于服务项目比较“接地气”,人气自然也高起来。一年来,该国医堂的门诊人次达到了4.3万人次,门诊数量和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目前国医堂运行良好。

  “简、便、廉、验”(诊断简单、治疗方便、治疗费用廉价、治疗有效)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部分,中医药在老百姓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多年以来,由于中医药收费过低,不少基层卫生机构重西轻中,出现中医药人员开西药的现象。过去农民的小病往往依靠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现在却普遍使用输液等西医治疗手段,而这也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因素之一。

  为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2013年,国家及省分别下发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同时,我国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首次将中医药服务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我市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国医堂;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有优惠——

  中医药纳入新农合 报销比例能达90%

  “近年来,我市将发展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打造国医堂服务品牌作为工作切入点,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原聊城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郭秀伟表示,国医堂就是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各个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形成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以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提供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的相对独立区域。国医堂的中医药服务集治疗、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通过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方法治疗预防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缓解症状,增加疗效。同时,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慢性病进行康复保健治疗。

  所谓“治未病”,主要是指国医堂将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使城乡居民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为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我市专门出台了《聊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实施方案》和《聊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标准》。

  根据该方案,从2013年起,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医堂建设。到2015年底全市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完成国医堂建设并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基本覆盖。而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市已建成国医堂36家,另有29家正在规划建设中。

  为规范国医堂建设,市卫生计生委从国医堂科室设置、国医堂人员配备、中医药方法的运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中药房建设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要求。

  据了解,为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我市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将中医机构列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西医综合医院同等待遇。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

  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我市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饮片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的支付范围,并提高了报销比例。

  对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药费扣除非统筹费用和起付线后按比例补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为80%,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费用上浮10个百分点,中药饮片和省卫生厅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费用的补偿比例上浮10个百分点。

  目前,参合农民在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已提高到80%,基本药物、中医药饮片、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结报比例达到90%,切实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在广大农村得到了充分发挥。

  此外,国家对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还有一些补偿激励措施,如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和中草药在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可顺加25%作价,加强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倾斜,有效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的顺利发展。

  说瓶颈——

  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 中医认可度有待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防病治病、保健养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看中医,但相对于西医的广泛接受度来说,中医在群众中的接受度、认可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访中,不少市民和患者表示,除了治疗费用外,患者最看中的还是疗效问题。“只要疗效好,我还是愿意看中医,毕竟服用中药费用少,副作用还小。”一名受访者说,老百姓到医院看中医,一般都是冲着老中医或名中医去的,如果基层医疗机构有好的中医大夫,大家肯定会选择在家门口看病。

  “发展基层中医药难题不少,其中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是最大的发展瓶颈。”聊城市卫计委中医科科长郭秀伟坦承,多年来,由于中、西医发展不平衡,全国都存在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我市的人才缺口也比较大,在个别乡镇卫生院甚至没有中医科和中医大夫。

  为了弥补人才这块短板,努力让基层中医药服务在百姓当中叫好又叫座,我市在中医药人才建设方面已实施了多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分阶段、分批次对中医临床人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进行培训。

  今年,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遴选284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和141名中药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由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选择带教老师。

  去年,我市组织全市各县级中医医院对747名村医进行了培训,使乡村医生能够掌握10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至少10个中医临床常用处方、认识10个中医养生保健常用穴位。

  同时,我市还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下乡支援基层工作,要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安排中医人员有序到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短缺问题。各县(市、区)通过加大基层中医药人员招聘力度,聘用经验丰富的基层老中医坐诊、基层老中医带徒等方式,有效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的比例。

  “目前,我市已有山东名中医药专家5名,市级名中医药专家38名,基层名中医20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医德好、业务精、威信高的名中医队伍。”郭秀伟说,尽管培养一个中医周期比较长,但目前我市已经有了好的开端。随着中医药人才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传统中医药的回归,老百姓也会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记者 岳耀军 通讯员 田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