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聊城盲童:家长心声——希望孩子能高兴地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15日是国际盲人节,当天上午,在聊城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学楼一楼的视障教学区,平静如常。
10时40分,第三节课下课铃敲响,学生们走出教室,有的需要借助墙壁旁边的无障碍扶手行走,有的则要轻松得多。
楼门一侧饮水机里的水,保持恒温50℃,既不凉,也不会烫伤孩子,这里很快聚集了不少人。
5周岁的小虎(化名)从一年级教室走出来,父亲邢先生立刻迎上去,他们避开众人,去一旁玩耍。
10月8日刚进入这所学校的小虎,还没完全适应这个环境,所以邢先生准备在这里再多陪他两天。
对于年幼的小虎来说,这个新环境里有小伙伴,相当不错。当然,对于未来,他不可能想太多。
那么,作为视力有障碍的这些孩子,他们的现在到底如何?他们的未来在哪?
◎父子
只要孩子以后,能照顾自己就好
34岁的邢先生,对于儿子,要求并不多。
在儿子出生前,他曾经在冠县老家做轴承生意。5年前,儿子出生,先天视障,遗传自母亲。
儿子对强光有微弱的反应,这一度让全家人充满希望。为了儿子的病,一家人曾三赴北京,但结论残酷,邢先生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实。
母子二人难以生活自理,邢先生便放弃了原有的生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
小虎的母亲,如今做按摩师,邢先生几年间做过水果生意,夫妻二人就这样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一周前,他把儿子送到了这所学校。如今,小家伙基本熟悉了楼道内的扶手,一下课就沿着楼道转来转去,邢先生在一旁看着他,有时笑着和他说两句话。
“和儿子同龄的孩子,现在都去上学了,儿子没了小伙伴,很失落。我把他送到这里,觉得还不错,儿子也觉得好。”邢先生说,他来之后发现,这所学校设施比较完备,还没什么花费,感觉很满意。
小虎的班里,目前一共两个学生,除了他,还有一位小朋友。据老师说,未来还会来两个。
与普通孩子人满为患的教学班不同,在这里,六七个人的班级,就算大班了。
尽管班小,但教学内容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课文全部是盲文。
对于小虎的现状,邢先生很满意,对于孩子的未来,他说也不会期望太多,“只要孩子在这里高高兴兴地,以后能照顾自己,长大了能养家糊口就可以了。”
在邢先生的内心里,小虎的未来,能和母亲一样做按摩师,其实也不错。
◎他们
兄弟俩想做按摩师,女同学更喜欢唱歌
与邢先生的期待相同,17岁的哥哥大贾和15岁的弟弟小贾也想当按摩师,所以上按摩课时,他们学得都很认真。
7年前,他们兄弟二人从河北大名县同时走进这所学校,如今已经跨入八年级。
他们也是先天性视障患者,同样遗传自母亲。与小虎相比,他们更不容易的地方在于,父亲因为小儿麻痹症,右腿也有残疾。
在老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推着病腿的打工收入来维持。
7年间,按照学校的规定,兄弟俩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住几天,有时还能帮家里干点活儿。
在学校,他们则觉得要更为方便: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自己整理内务,吃完早饭打扫教室,然后开始一天的课程。
虽然学校的封闭性管理让他们难以走出校门接触外面的世界,但在这里,简单而方便的生活能减少父母的担心。
除了餐费,学校不收任何费用,还免费发各项生活用品。而即便是餐费,兄弟俩加在一起,每个月的花费一共才30元钱,也就是说,他们每天每人花费,不过5毛钱。
班主任郭德锋说,对兄弟二人的情况,兄弟俩念着这份来自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的情谊,接受采访时,说各方面都好,长大了想做按摩师,既能照顾自己,还能方便他人。
郭德锋说,对盲人来说,出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摩师,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另一种是学音乐,不过因为需要天分,这一部分的学生比重很小。
所以,同为八年级的女生小雪(化名)就是那一小部分有天赋的。
低视力患者小雪高高的个子,长得很漂亮,歌唱得也好,在2012年举行的山东省残疾人歌手大赛中,凭借一首《感恩一切》,她曾经获得第六名。此外,她会拉二胡,钢琴也会一点。
在当天10点50分开始的一节音乐课上,记者看到,小雪和同学们站成一排,跟着学校聘请的聊大老师练发音,唱得十分认真。
◎老师
不求桃李满天下,但求孩子有未来
特教老师郭德锋从业十多年,如今心态平和,细致认真。
用他的话说,干老师这一行,尤其是当特教老师,必须要有爱心,要有耐心。
虽然当初学的是特教专业,主修盲文,但十多年前他开始入门时,先接触的是聋哑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他最大的期待是,能有学生冲他喊一声“老师好”。
“当时还年轻,觉得做特教老师,还真是很寂寞的,因为学生可能很喜欢你,但他们无法用语言来告诉你。”郭德锋说,后来,他开始教视障学生,让他印象深的是第一堂课,学生们起立喊老师好,他心里的一根弦,立刻被触动了。
如今的郭德锋,身兼一年级和八年级的语文课,在他看来,更难带的是一年级。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求学要求或者说关爱程度提高了,我记得以前,十几岁了才往这里送的情况有的是,现在你来看,到了孩子的入学年龄,甚至更小的时候,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了这里,让他们学知识,学习自立能力。”郭德锋笑着说,“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很多一年级的小孩,还比较贪玩,有时上课几分钟,学生们就闹着累了,一休息就要几十分钟。”
尽管如此,郭德锋说,他和学校的其他老师还是愿意倾注更多耐心的。如今,他每隔11天,要和其他两名老师值一次班,每次值班要历时24小时,除了白天正常上课,早晨要喊孩子们起床,晚上要照顾他们睡下。
“我们现在不想和其他的老师比桃李满天下,或者比有多少学生上了清华北大,因为没法比。”郭德锋说,“我的学生,很多都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但只要他们未来能自立,能照顾好自己,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外面
他们期待有一天,无障碍设施更齐备
为学生们的安全着想,学校实行封闭管理,除了不时前来慰问的社会各界和志愿者,孩子们与外人接触不多。
在不少老师看来,孩子们现在不能去外面,很大的原因是,外面的无障碍设施还不齐备。
郭德锋有过这样的经历:又一次他在一个路边指着一段盲道问旁边的一位老先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先生看了看说,这下面应该是下水道吧。
因为做特教老师,郭德锋也就对马路边的无障碍设施特别关注,让他忧心的是,很多盲道半途中断,很多盲道被车辆挡路,很多地方还压根没有盲道……
特校的老师们有时去外地交流学习,会感慨于大城市在这方面的相对齐整。在他们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意识的提升,在政府的加大投入下,或许对于盲人孩子们来说,如今的诸多不便会有改观。
郭德锋说,这些年,学校其实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好心人士对残疾人孩子的关爱,尤其是近几年,通过媒体呼吁,很多好心人向学校捐献了旧挂历等,对学校帮助非常大。
在八年级的教室后面,记者就看到了一大摞旧挂历。郭德锋说,这是孩子们的作业本。今年学校刚迁到新址,以前好心人捐助的旧挂历也快用完了,在年终的时候,希望还能有好心人把用完的旧挂历捐出来帮帮孩子。
(记者 赵宗锋 于新贵)
相关文章
- 聊城出现GH21开头假币
- 聊城古城因水三迁 因水兴盛
- 破开壁垒闯市场——冠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探路商业运作纪实
- 王伟平来冠县调研
- 冠县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少先队建队65周年
- 张士新来冠县调研
- 套种循环 立体养殖 冠县开启循环农业模式
- 水城非遗技艺惊艳中国非博会
- 聊城曝光一批非法行医案例
- 聊城的国医堂深耕基层 如何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