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冠县新闻

聊城:一个奶牛养殖小区的曲折发展之路

发布:2015-1-16 16:35:40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后十里营村是东昌府区最大的奶牛养殖专业村。

  该村养殖奶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今年65岁的肖登山是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顺应时势,30家养殖散户把奶牛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旺旺奶牛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的奶牛还是各家自己照料,但饲料统一配送,疫苗统一接种,同一个大厅挤奶,统一与奶企签订合同,这样的合作社好处不少。

  尽管过去几年,奶牛养殖行情跌宕起伏,也有散户退出,但凭着辛勤劳作,合作社一直正常运作。

  2014年秋天,奶牛养殖户感觉到这一次真的是“运动来了”。

  1989年

  地点:后十里营村

  人物:今年65岁的肖登山

  事件:花2700元买回第一头奶牛

  2008年

  背景: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

  人物:30户养殖户

  事件:把各自的奶牛集中到一起,开始规模化

  养殖规模:奶牛一度达到400多头

  2014年秋

  现象:奶站收奶就不像以前顺利了

  人物:奶牛养殖户

  感受:这次真的是“运动来了”

  现在

  养殖户锐减

  合作社成员

  只剩10户

  奶牛数量锐减

  仅存七八十头奶牛

  产奶量锐减

  以前一天两吨多

  现在只有七八百斤

  七年前 奶牛专业村顺势建起养殖小区

  在后十里营村众多养殖户心里,这几年加入合作社,进行小区化奶牛养殖,其实好处不少。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很多人意识到,散户养殖劣势太多,饲料五花八门,疫苗管理也跟不上。

  有鉴于此,也就是在那一年,30户养殖户把各自的奶牛集中到一起,开始了规模化养殖。当时,奶牛一度达到400多头。

  牛还是自己的,因为这样照料得周到。不过,饲料是合作社统一配送的,疫苗和配种精液同样如此。

  不仅如此,合作社建立起奶站,有了专门的挤奶大厅,每天一早一晚,家家户户赶着自己的牛,顺着由铁栏杆围成的通道依次进入挤奶大厅。

  那时的壮观场面,至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合作社先后与几家大型乳企签订了合同,每天的牛奶都能卖得出去。这也是很多养殖户愿意加入合作社的重要原因。

  “当时就是想着加入合作社牛奶好卖,不愁销路,没想到这两年,合作社也解决不了销路问题了。”养殖户肖朝岭说,前两年,因为口蹄疫等问题,部分养殖户退出了合作社,但剩下的这些养殖户坚持了下来,并且生意还不错。

  时间转至2014年秋天,奶牛养殖小区开始有了变化。

  现如今 两头牛卖不出当初一头牛的钱

  在许多村民眼里,这一次的“奶剩”事件被称为“运动来了”。

  “奶站慢慢地不怎么收奶了,奶卖不出去,没办法只能减少饲料,或者卖牛。”养殖户肖伟说。

  前一段时间卖过几头奶牛的肖伟,如今剩下12头奶牛,其中8头还能产奶,但饲料已经减少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

  其实不只她一家,如今合作社剩下的10户养殖户,都在陆续卖掉几头牛之后,减少了一半的饲料喂养量。

  减少饲料的“效果”很明显,以前合作社一天有两吨多的产奶量,现在只有七八百斤。

  “再这样下去,还得卖牛,不然真没办法了,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头牛一天要喂二三十元钱的饲料,现在奶卖不出去,干赔。”养殖户肖登峰说。

  此前,肖登峰有12头奶牛,从2014年9月份开始,陆续卖出4头,如今,剩下的8头也减少了饲料。

  让肖登峰感到庆幸的是,他有两头牛卖得早,价格还算合适。而最近卖出的两头奶牛,价格要低得多。

  “两头奶牛一共卖了两万二千元。在正常的时候,这差不多是一头壮年奶牛的价格。”肖登峰说。

  找出路 村里第一个养奶牛人转行养羊

  奶牛价格已经很低,可另一问题又让人头疼:即便如此,收牛的也很少来了。

  “以前的时候,需要处理牛了,给收牛的打个电话,一会儿就来,现在打好几个电话,人家也不来。”喂了七八年奶牛的养殖户肖朝岭说。

  肖朝岭如今只剩下两头奶牛,而且还都怀了孕,这样一来,不产奶了,省了他不少事情。

  不过,奶牛养在那里,就得有专人照顾,在不挣钱的情况下,这让很多村民觉得特别尴尬。

  “以前在这个小区养牛的一共30家,其中有几家是外村的,如今因为离家远,又不挣钱,他们陆续卖牛离开了,仅剩的一家外村养殖户,还是我们村的亲戚。”肖朝岭说,不仅是外村的,很多本村养殖户也把牛卖掉出门打工了,“好歹一天还能挣百十块钱。”

  在后十里营村,奶牛养殖户的一个象征是肖登山。今年65岁的他,从1989年开始养奶牛,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多时养过20多头奶牛,现在大小只剩下了5头。

  1989年农历八月廿三,肖登山花2700元买回了本村第一头奶牛。“当时牛奶主要送给城区的居民,一斤五毛五,新鲜的牛奶很受市民欢迎。”肖登山说。

  留在肖登山记忆里的场景依然鲜活,但现在一个颇耐人寻味的事实是,他已经把养殖的主要精力转到了养羊上。

  有危机 小区化奶牛养殖模式面临洗牌

  1月12日下午,同样是在这家合作社,映入眼帘的场景是,仅存的七八十头奶牛,大都卧在地上。

  挤奶大厅关着门,养殖户说,已经有很长时间大家不在这里集中挤奶了。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殖户表示,从2014年秋开始,奶站收奶就不像以前那么顺利了,而今收奶量更是大大减少。

  他们看新闻了解到,我国去年和外国签订了合作协议,众多外国品牌的牛奶和奶粉进入中国,对国产牛奶造成了冲击。不仅如此,如今全球奶业都呈低迷状态。

  现在奶牛养殖合作社每天产出的七八百斤牛奶,养殖户只能自己想办法到市场上摆摊售卖,耗费不少人力物力,挣钱也不多。

  “如果情况再不改变,只好把牛全部卖掉了。”肖朝岭说,一直以来,合作社的牛奶质量是有保证的,这一点他们很有信心,现在大家就是希望国家能出台切实有效的保护政策,让这一行业继续下去。

  不过,对于小区养殖这一模式,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多年从事奶牛养殖,目前在聊城经营着一家牧场的蔡先生表示,从目前中国的奶业发展趋势来看,大型奶企与牧场的直接合作将是主流,奶企对养殖场的各项标准要求也在不断加大。以往散户养殖和小区养殖的模式,因为受制于卫生及安全多种条件的限制,将面临整体洗牌。对于小区养殖来说,把奶牛高度集中,改善养殖场各项环境要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已是必然。

  (记者 赵宗锋 孙克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