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花边杂烩

《小戏骨·红楼梦》火爆网络,我却无法停止担忧之心…

发布:2017-10-13 16:55:36  来源:冠县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演员首先得思考,让想法表现在脸上,剩下的则是这个媒体客观本质的工作。”

——查尔斯·杜林

又是一个“多事之秋”,鹿晗公布恋情掀起了一阵关于“小鲜肉”转型的讨论,是啊,也该转型了,毕竟十岁的“小鲜肉”都来霸屏了。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下简称《小戏骨·红楼梦》)10月1日16点登陆湖南卫视首播,晚上20点在腾讯视频同步更新,目前会员已能看全集。

虽然只有9集,每集25分钟,但是却反响强烈。豆瓣给出了9.3的高分,腾讯平台非会员虽只能观看一集,但播放量已达1.4亿。观众们也都感叹“从哪儿找的这么好看又会演戏的小演员们?”,并表示小戏骨们可以甩某些流量演员几条街了。但是由于《红楼梦》文本的特殊性,也引发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小编一口气刷完了9集,说实话,前两集还是有些出戏,但还是被小戏骨(就此称呼剧中的小演员们吧)们的表演折服了。小编这里用“表演”而不用“演技”二字,因为在我看来,他们不是在创作作品,而是在临摹作品。

接下来,小编就从小戏骨个体发展角度、艺术创作角度、社会意义角度来和大家探讨下。

提前体察成人世界?过早被成人世界影响?

“小戏骨们哪儿来的?”这些小演员们大部分已经不是“新人”了,或者说“小戏骨”翻拍经典已经早不是新鲜事了。《小戏骨·红楼梦》由“潘礼平团队”执导,说《小戏骨·红楼梦》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潘礼平团队”。 “潘礼平团队”的品牌栏目就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小戏骨》,此栏目在全国首创“小孩演大剧”、“演经典、学经典”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节目在2015年12月12日首播。

2016年,湖南广播电视台“潘礼平团队”打造的《小戏骨》系列之《白蛇传》开播,一经播出便引发轰动,两天内微博视频转发量破七千万。《小戏骨》现已翻拍了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黄婉秋主演的《刘三姐》、李谷一主演的湖南花鼓戏《补锅》、王玉珍主演的《洪湖赤卫队》、田华主演的《白毛女》和赵雅芝主演的《白蛇传》等作品。那为什么这次《小戏骨·红楼梦》的话题尤其热烈呢?

小编翻阅了2016年潘礼平在接受北青报关于《小戏骨白蛇传》采访时的报道。我发现这次《小戏骨·红楼梦》被质疑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连潘礼平本人在之前也表示“不会改编《红楼梦》”。

2016年潘礼平接受北青报采访报道截图

那此次之举,是否打脸呢?其实不然,主创团队在立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我们所见,当初的《小戏骨白蛇传》删除了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亲情和友情。这次《小戏骨·红楼梦》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主线,削弱了宝黛钗的爱情线,剔除了秦可卿等相关故事。主创表示,“为的是让孩子们看得见穷人、并看得起穷人。”

我只能说,初衷是好的。如果要谈价值观,从目前展示来看,我们看到的还是贾府上下对刘姥姥“穷人”行为的“笑话”。这里的笑话没有恶意,因为她们是发自肺腑的吃惊和好奇。但是穷人很多,开朗的刘姥姥却很少。如果剧中小戏骨们和剧外小观众们,都是用这种方式来“笑话”和“施舍”他们眼中的“穷人”,大部分“穷人”是否能接受?可能更多的是《春风十里不如你》里自卑的小玉吧。而且,早早培养一种“阶级感”也并非好事。

刘姥姥和巧儿??

Wi-Fi环境下观看哦~~

对于文本思想性复杂的《红楼梦》,除了上文导演提到的有意输出的价值观,他们会怎样理解这部作品?他们是否已经具备辨别是非、识别戏剧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能力呢?小戏骨们呈现出如此好的表演,一方面和主创团队的专业指导分不开,一方面也和小戏骨的努力分不开。在拍摄《小戏骨白蛇传》时,潘礼平表示会让小演员们反复观看《白蛇传》视频,然后模仿,做到角色和演员的合一。

导演潘礼平曾夸赞,“小林黛玉差点走火入魔”。

看着宝钗帮宝玉作诗时,黛玉吃醋的样子;元春省亲离府时哭得揪心的样子;刘姥姥从妓院接回巧儿时心疼的样子……在感叹小戏骨们表演精湛的同时,我却陷入了担忧,他们是否过早接触了成人世界的恩怨?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好的演绎经历,也有助于孩子体察成人世界,但是这个度在哪里。这份经历对于孩子的自然成长是好是坏,还真是说不准。

临摹?创作?

 “小孩演大剧”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反差萌”能够制造话题性、增加观赏性。但是在这种创新的形式下,却是重复的内容。“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其中没有哪一个形象重复着另一个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凭它独有的生命而生产着”,别林斯基如是说。但《小戏骨·红楼梦》,不论是“致敬经典”的初衷设定、还是最终呈现的高还原性,我们看到的基本是一个复制品。

我们没法责难主创,因为情节是截取的,演员平均年龄也只有十岁,演员们无法体会到这部作品的精髓,所以只能临摹经典的表演。

因此,225分钟的容量,群戏的内容,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标签化的人物。最让我出戏的是在第一集中,黛玉初到贾府,和几位夫人、姐妹请安的场景。贾府的每个人都要靠着慢动作眨眼睛这一标志性动作来展示友好,甚至是眨相同的频次。哪里该掉眼泪了、哪里该提手绢了、哪里该说哪句词了,小戏骨们的表演像是情景再现,看下来感觉这部戏是我自己导的。致敬经典没有错,但呈现的就是一群小孩儿演了一部大人的戏,完全没有小孩儿的影子。那么此时,“小孩儿出演”的意义也就剩增加话题性了,艺术价值让位于了市场噱头。

宝玉黛玉初相见??

Wi-Fi环境下观看哦~~

“风格即人”,艺术创作中千变万化的个人风格就是不同创作者自身的反映。这是无法从模仿中复制出来的。从这方面来说,小戏骨们的表演只是一种教学模仿,并不是一次戏剧创作。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次教学模仿会怎样影响他们对“演技”的理解?一部成功作品会引领一股跟风潮流,那么接下来是不是会有一批“临摹”的作品出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创造是在旧的经验之上的再综合,在艺术创作中,不论是IP改编,还是经典翻拍,继承和创新都是艺术发展的康庄大道,而单纯机械的模仿势必会将自己逼进艺术的死胡同,没有出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创新带来的惊喜感,在这次翻拍中,我没有体会到。

主创?媒体?大众? 

我们谈论这部作品,谈论的不只是小戏骨翻拍对于孩子的影响,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而是要由此探寻这种创新的模式应该如何良性发展。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是却有很多潜在的隐患。

想必我们每个人在小学期间都参加过“分角色朗读”,我们都会走进角色体会角色深意。韩国的《熔炉》《素媛》《七号房的礼物》等一些揭露人性丑恶的现实主义作品,主角也都是孩子。孩子们提早参与创作没有错,重要的是用什么方式帮他们理解故事、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在高曝光度下给予他们什么保护。

“限童令”正在大刀阔斧地整治着综艺节目,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爸爸去哪儿》。除了过度消费明星子女的“罪名”,第四季因为融入了“星爸”和“素人萌娃”而惹来更大麻烦,湖南卫视因炒“董力阿拉蕾父女CP”引发观众一片质疑。据对节目相关人员了解,《爸爸去哪儿5》被迫有意减少了邓伦和小山竹的镜头。

而反观《小戏骨·红楼梦》,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萌娃剧照、花絮资料,小演员个人资料也都被挖出……官宣媒体有意引导、民间媒体自主跟风。对小戏骨们的炒作和过度消费,我们是否该未雨绸缪,思考小戏骨们的作品还能活跃多久?

宝钗帮黛玉作诗??

Wi-Fi环境下观看哦~

一部作品大热之后会给文娱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主创虽然一再表示“小戏骨不会刻意打造童星产业链,我们重点做好片子,影响中国小孩,我们会根据片子的需要,不断应合适的演员,不会为了培养童星去量身打造,社会效应排在首位,着重节目质量,着重社会的效应”,但是事态发展又岂能控制?

作品立意阶段,选材角度、作品传递出来什么精神;制作过程中,主创怎么引导小演员、戏后又如何对其进行疏导;在作品面世后,应如何引导孩子正视这部作品、如何引导大众话题导向……聚焦这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文/孙丽颖】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主编的影视业垂直媒体。我们对行业感兴趣,对新闻有动力,对思想光芒趋之若鹜,对审美高地心向往之。覆盖微信公号,微博,新浪看点,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网易自媒体,搜狐自媒体等十大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为网络收录,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及不符合规定,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删稿请发至E-mail: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