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冠县信息港 > 新闻频道 > 冠县新闻

聊城曲艺文化艺术周新作迭出 高水平让专家“没想到”

发布:2015-11-17 8:55:3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6岁的张晟铭和搭档张金起表演相声

参赛选手王萌表演琴书《偷年糕》

  本报讯 14日,聊城市举办的曲艺文化艺术周迎来一次高潮。

  当天上午和下午,在山东博奥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会议大厅,分别举办了优秀传统节目展演决赛和“谁不说咱家乡好”新作大赛决赛。20多个曲艺节目精彩纷呈,引来与会专家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聊城社会发展新成果和社会新风尚,提升聊城曲艺在全国的影响力,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联联合举办了此次聊城市曲艺文化艺术周。

  此前,在11月7日的古城区,已经进行过“谁不说咱家乡好”曲艺新作大赛和优秀传统节目展演的初赛,60多个节目参加角逐,最终22个精彩节目入围决赛。

  记者注意到,决赛的参赛者既有七旬老人,也有6岁娃娃,表演形式更是涵盖了快书、快板、相声、坠子、大鼓、琴书等。演出现场,有聊城人表演的这些节目水平还真不低,让评委们一度难以取舍。

  尤其是14日下午举行的“谁不说咱家乡好”曲艺新作大赛,可谓历年来聊城曲艺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聊城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贾振鑫表示,这次的新作大赛就是要鼓励原创,以曲艺的形式展现聊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成就,展现各行业的新人、新事。

  在14日的决赛现场来了不少“重量级”评委: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曲协北方鼓曲艺术委员会主任、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籍薇,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厉夫波,全国曲艺小剧场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李立山;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王文水作为评委现场打分,并在比赛结束后与参赛者举行了研讨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相关新闻

  “小地方”弄出了“大动静”

  聊城曲艺水平之高让专家连呼“没想到”

  山东素有“书山曲海”之称,而山东许多曲种的发源地就在聊城。

  此次聊城举办的曲艺文化艺术周,其实也是对聊城近年来曲艺发展的一次“大检阅”。在14日举行的优秀传统节目展演和“谁不说咱家乡好”新作大赛决赛现场,谈到这个问题时,几位“重量级”的曲艺大家表达了两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

  “没想到聊城会举办曲艺文化周”

  无论是接受记者专访时,还是在比赛结束后的研讨会上,相声表演艺术家李立山都表示,此前从来没想到聊城能举办曲艺文化周。

  “这样的一种文化周的形式,涵盖了曲艺新作大赛、优秀传统节目展演、名家新秀曲艺作品研讨会、名家新秀曲艺惠民演出、名家讲座进校园等多种活动,包括快书、快板、相声、八角鼓、坠子、大鼓、琴书、小品等多种曲艺形式。别说是在这样一个规模的城市,即便在很多大城市也很少见。”李立山说,曲艺文化周的成功举行,可以说是在一个“小地方”弄出了一个“大动静”,确实体现出聊城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

  “就以这次的新作大赛为例,12个节目中就包括了琴书、快板、快书、相声、木板大鼓等多种表演形式,这很难得。”李立山说,而且很多节目,确实水平非常高。

  在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籍薇看来,此次聊城举办的曲艺文化周给她带来的一个深刻感受是,很多作品非常接地气,就是聊城人说聊城事,能引起百姓的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聊城曲艺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没想到”

  “没想到聊城曲艺传承得这么好”

  在14日的演出现场,来自东阿的6岁娃张晟铭和聊城曲艺名家张金起搭档表演的一段相声,让籍薇和李立山等评委连声叫好。在评委们看来,这个孩子虽然小,但口齿清楚伶俐,的确是个好苗子。

  不止是他,表演单口相声《我爸爸》的王涵睿和表演快板《师父难》的吴磊、王万松等人也都是孩子。这些不断出现的小演员让评委们连声感叹,聊城的曲艺传承真是后继有人。

  “这些新人新作,对于曲艺发展来说,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厉夫波表示。

  “曲艺传承和发展,其实就是要靠这些孩子了。”李立山说,聊城的这些孩子水平都不低,很好地继承了传统艺术,让聊城的曲艺文化得以延续,这很让人欣慰。

  在曲艺名家们看来,聊城曲艺传承得好,还在于新人新作辈出,尤其是新作大赛,讲的都是新段子,让他们觉得曲艺发展未来可期。

  一个现实

  聊城曲艺发展环境依然比较脆弱

  在14日下午举行的新作大赛中,来自高唐老年大学夕阳红艺术团的3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太太演唱的山东琴书《夸聊城》,以其专业的表演和精湛的功底赢得高分。

  其中的一位老太太相东方告诉聊城晚报记者,她们这支队伍组建了很长时间,作品也是几经打磨,如今的演出场次也非常多。“我们经常下乡演出,老百姓们喜欢看,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

  不过,相东方也谈到,虽然如今的演出场次非常多,但大都是义务演出,很少有商演。“包括购买乐器、车旅费等,我们的各项费用都要自掏腰包。大家更多的还是凭着一股热情在互相鼓励着往前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参赛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聊城曲艺发展环境依然比较脆弱,这就导致很多曲艺爱好者缺乏专业指导和更多的登台机会。“如今政府在文化方面越来越重视,搭建了更多的文化平台。”其中一位参赛者表示,希望在曲艺发展方面能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推动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记者 赵宗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推广链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

Copyright © 2003-2009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